番外 起名

寒春二月,半夜三更,杨太后坐在垂拱殿中批阅奏章。

清华的小黄门站在下首,正一五一十地同她回禀今日小皇帝的作息。

“……回得宫中之后,先背了书,复又读了一个半时辰的《秦魏词格律》,抄出来半页纸……”

杨太后原本只是半边耳朵听着,手中动作并未停歇,此时却忽然抬起头,讶然问道:“《秦魏词格律》?”

小黄门恭敬道:“正是,原还让搬了《全秦诗》过去,好似看了没多久,就放在一边了,只盯着那《秦魏词格律》,本该要就寝,最后足过了半刻时辰才歇下的。”

听得他这样说,杨太后便有些坐不住了。

若是《全秦诗》倒是不怕,多为正经之言,可那《秦魏词格律》当中不少秾词妙语,有些误人。

赵昉并未成人,好容易进的宫中给医官们调养了这些日子,终于渐渐康健起来,还不到成亲的年岁,最好多守几年童子关。

要是他一心想那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上心国事倒是其次,最要紧是一旦亏空了身体,哪里去给她再寻一个儿子出来?

杨太后越想越怕,也顾不得大半夜的,连忙着人把轮值的医官唤了过来,要调阅小皇帝的脉案。

那医官睡得正好,忽然被人拍醒要寻脉案,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天子出了什么大事,直到站在阶下,听得杨太后问话,方才渐渐回魂,松气道:“陛下这一旬都无什么事,只是有些燥气,想是这春日里头地龙烧得多了,又有火盆,难免干热,出了四月就好。”

因杨太后又问阳气,那医官便道:“倒不曾见得有亏空乏匮之态……”

纵然得了医官再三保证,她依旧不太放心,又把崔用臣召了过来。

崔用臣伺候了这一两载,已是把这一位太后的脾气摸得透透的,她虽是问得语焉不详,他却一口就回道:“清华殿中的宫人年纪都不小了,陛下身边伺候的除却一个老宫人,其余都是黄门,日夜同进同出,全按寻常轮值,并未见得有什么不妥,也未见得陛下多问起谁……”

他通禀了一回赵昉作息,最后问道:“不知太后从哪一处听得的消息?”

杨太后便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又道:“陛下从前并不爱看着等小儿小女的诗词,却不知道是否近日有什么旁的事情?”

崔用臣仔细想了片刻,道:“前一日下午习武的时候,张小公子好似同陛下私底下说了一会话……”

杨太后虽然一直想让儿子同侄子打好交情,可不知为何,赵昉总是与杨度说不到一处,倒是同张璧十分投缘。因他特来求了,眼下太皇太后虽然早入了土,这一位张家小公子依旧时常进出大内。

听得是张璧,那一个毛都没长齐的,更何况张家虽然挑不出半点好处,却是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好女色的,杨太后终于放下了心,只是犹有些奇怪,便道:“你且去瞧一瞧陛下抄的乃是什么词句,拿来我看了,再行应对。”

崔用臣口中应是,果然出得门去,不多时便从偏殿回得来。

杨太后见他手中亲自托着盘,那盘上还盖着一幅黄绸,面上神色很是奇怪,一颗心已是高高地悬了起来,连忙问道:“怎的了?”

崔用臣一手托着盘,一手把那黄绸揭开,也不敢多说,只小心道:“臣将陛下所写誊抄了一遍,请太后一观。”

他越是不说,杨太后就越是惊慌,忙把那上头的纸页拿了起来,凑到蜡烛下头。

只匆匆扫了一眼,她的表情就变得同崔用臣一样奇怪起来。

那纸页何止一张,捏着足有三四张,张张上头字迹都很是工整,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用小楷密密麻麻抄着词句。

当先一句便是“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当中还特用朱笔圈出了“清游”、“林道”、“清悠”等字句,再看后头其余摘抄词句,前头一张纸还罢,后头被圈得出来的只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辞藻堆叠,华丽秾艳。

等到翻到最后一页纸,那上头显然抄是自前头再一轮细筛出来的字词,却都在前头冠上了一个“顾”字,变为了“顾清游”、“顾林道”、“顾清悠”、“顾清”等等。

那“顾清”上头还特地被画了一个大大的叉,一旁用朱笔备注道:避母讳,不取。

杨太后忙了一天的朝政,此时乍然见得如此文字,竟是反应不过来,不由自主地问道:“这是什么?”

这一次崔用臣回得极快,即刻道:“好似说顾官人家中待要有喜,正等出生,还未有名字……上回柳翰林无意中提了一句,昨日又遇得张小公子说,已是给那一个尚未出生的起了小名,仿佛名字还很是难得的好听,生的是男子也能叫、生的是女子也能叫,陛下就上了心……”

他说到此处,还回吞了一句话——不但上了心,还特地把男女名字都起了,以示自己比张小公子靠谱。

杨太后恍然大悟,惊道:“怎的这样快?!我记得仿佛是三月……”

她猛然一醒,转头看一边的万年历,这才发觉竟是早已二月了。

再看那纸上文字,杨太后面上便止不住地嫌弃起来,心中暗道:这小儿,什么眼光!虽是皇帝,毕竟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怎能把名字起得如此浅薄,看上去实在六福不沾!

一面想着,她伸手已是把一旁的朱笔取了过来,在上头删删画画,删到后头,已是一个名字也不剩,然则自己要想,即便是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便对崔用臣道:“你且去把《广韵》取来。”

杨太后倒是生育过,只是皇家血脉,哪里轮得到她取名,今次得了这一个机会,倒是越发来劲,一人对着高高的一摞官修《广韵》翻到半夜,抄抄圈圈的,又要看寓意,又要读起来顺口、好记,还要要半通不通地学民间算五行,最后给几个黄门三催四请,才不得不回去睡了,临睡前还不忘多在口中品砸几回,在几个自以为好名字当中徘徊不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