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官家似乎没想过管他们。
他们不做乱,赵官家就当他们不存在,他们一旦作乱,各地的官府就会清缴。
“城内那处花楼的事情,府上跟你说了吗?”
何欢可不打算帮赵官家去解决这个事情,转移话题问。
冯庄头点头道:“二郎昨日就派人来传话了,庄子上的人已经派出去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入城了。”
何欢迟疑了一下,道:“府上没说怎么做吗?”
他跟何藓只是商量了定计,但具体怎么操作,何藓不让他管,所以他也不知道,现在遇到冯庄头,当然得问问。
他参与谋划的事情,他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和结尾,而不是惹一身麻烦。
冯庄头愣了愣道:“二郎说咱们的人只负责救出那些被卖到花楼里的孩子,剩下的由钱塘县处理。”
何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何氏的人只救孩子,不干涉其他的。
剩下的交给钱塘县去做,有了麻烦也跟何氏无关。
何藓应该是去找过前身的那位舅父,跟前身的舅父通过气。
有前身舅父扫清首尾,何氏不会惹上太多的麻烦。
至于说不惹上任何麻烦,那不太可能。
只要是人,只要做事,都会留下痕迹。
只要留下痕迹,就容易被人抓住。
所以何氏肯定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有人帮忙扫清首尾,麻烦会少很多,尤其是那些大麻烦。
“此事要不了多久就会传的满城皆知,到时候势必会有好事者来此,你让庄子上的人都盯紧点。”
何欢提醒。
冯庄头点头道:“这个您放心,奴已经吩咐过了。”
说完这话,冯庄头一脸感慨的看着何欢。
何欢不解的看向冯庄头。
冯庄头赞叹道:“您现在有几分主君指挥千军万马时的感觉了……”
何欢呵呵一笑,没说话。
何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没见过,冯庄头说他像何灌,那就像吧。
“你们府上的人将稚子们照顾的很好,贫僧在此谢过了。”
慧远和尚去房子里看过孩子们以后,回到打谷场边上道谢。
冯庄头笑着摆摆手道:“大师说笑了,这是我何氏应该做的,大师不必道谢。”
慧远和尚也没有客套,而是认真的施礼道:“往后那些稚子就劳烦贵府照顾了。”
冯庄头直呼应该的。
看过了那些孩子们,确定了孩子们不会再遭到二次伤害,慧远和尚也放心了,当即也不拖泥带水,叫上李修缘就准备返回灵隐寺,拿上东西回台州。
何欢跟着他们一起回到了灵隐寺。
得到消息的觉明早早的就守在了寺门口,陪着笑脸将何欢迎了进去。
也是在这个时候,何欢发现,慧远和尚这个人呐,不迂腐,他居然借着这个机会将从觉明手里借的钱给还了,拿回了自家的压物。
虽然觉明不太乐意收回慧远和尚的钱,但有他镇着,觉明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一切收拾妥当以后,慧远和尚带着李修缘就正式上路了。
驾车的汉子回随同慧远和尚和李修缘一起上路,同行的还有四个何氏的家丁,都带着家伙事。
此外,他们手里还有何藓通过关系出具的相应文书。
一路上他们可以住驿馆,享受官员的待遇。
至于说会不会被刁难,亦或者被告刁状,那存粹是想多了。
大家都这么干,谁告谁啊?
秘书处许仕林出具的文书,你法海想刁难,你活腻味了吗?
“大兄!”
可能是感受到了离别的气氛,在将慧远和尚和李修缘送出临安地界的时候,李修缘高呼一声,流着泪一头扎紧了何欢怀里。
何欢抱着他,笑着安慰道:“想大兄了就来看大兄,一路上的花费大兄出。”
“嗯!”
李修缘重重的点头。
他身旁的阿福乐呵呵的道:“郎君说笑了,我们李氏虽然是小门小户,但这往返临安和台州的钱还是出得起的。”
可能是日子有盼头了,所以阿福的话也多了,人也活泛了。
即便是像是闷葫芦一样的阿禄,在他的逼迫下也变得活泛了许多,还知道阿福跟人说话的时候,给人赔笑脸。
“你李氏可不是小门小户!”
何欢对阿福说了一句,随后便不再搭理阿福,而是继续对李修缘道:“要是被人欺负了,就给大兄写信,大兄过去给你撑腰。”
“嗯嗯!”
李修缘再次重重的点头。
随后被慧远和尚叫上马车,依依不舍的往台州而去。
何欢目送着他们消失在了大道尽头,心中有些惆怅。
来大宋快一个月了,就结实了这么两个人,如今却走了。
往后这临安城的繁华,只有他一个人领略了。
想想也挺没意思的。
富贵这个东西,不跟人共享,亦或者在人面前炫耀炫耀,真的跟没富贵一样。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腰悬令牌,身背令旗的信使一晃而过。
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何欢还是一下子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应该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或者六百里加急。
“要热闹了!”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何欢敢肯定,临安城要热闹起来了。
果不其然,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回到临安城的时候,就听城内的人议论。
金人打过来了。
金国的越国王、都元帅完颜宗弼亲率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他统领,聂黎孛堇和李成为两翼,进军开封,一路由右副元帅完颜撒离喝统领,出河中,进军关中。
目前,开封两州被夺,关中三地被破。
开封和关中岌岌可危。
这两地从宋金议和拿回以后,已经过去两年了,大宋居然还没有彻底掌控。
这也是金人为何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这么快的原因。
不过,这两地没被金人夺去之前,金人攻城拔寨的时候,貌似也这么快。
如今,城内的百姓们都在议论,此前朝廷派去接收开封和关中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废物,同时也在议论,朝廷此次会派何人挂帅。
“我觉得是岳帅!”
“我觉得是韩帅!”
“应该是张帅才对!”
“张帅?比韩帅犹有不如,更别提岳帅了。”
“我家东主怎么了,怎么就比不上韩帅和岳帅了?”
“……”
何欢坐着马车一路前行,一路静静的听着。
百姓们口中的岳帅,说的是岳飞,韩帅说的是韩世忠,张帅说的是张俊。
而同为南宋中兴四将的刘光世却很少有人提及。
归根结底就是,刘光世此人治军不严,收留了不少土匪流寇,所以他麾下的人马是最多的,他也因此经常谎报人数,跟朝廷要军饷。
如果仅仅是这样,百姓们或许还会提他一两句。
可他不仅多吃多占,还不干事,朝廷让他去对敌,他就设法逃避,一副胆小如鼠的架势。
这让人觉得他有点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
所以百姓们才不待见他。
不过,他已经被罢了,如今只兼任着少师、万寿观使的闲职,平日里在府上声色犬马,好不快活。
但他的行为跟经常上书向赵官家请战的岳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被百姓们称之为没有志向,不思报国,不思北定中原。
“这才是聪明人啊。”
满临安城的人都觉得刘光世不行,但何欢却觉得刘光世才是四个人中间最聪明的。
他要是记得没错,刘光世是武勋家庭出身,祖上是党项人,仁宗朝的时候,宋夏关系紧张,大宋正直用人之际,很多党项人或者辽人看到机会,内附大宋,成为藩将。
刘氏一族就是那个时候内附大宋,成为大宋熟户,被赐姓刘的。
此后刘氏一族就扎根在西夏边陲的保安军中深耕,打过不少胜仗,立过不少功,也吃过很多败仗,受过很多责罚。
但一直能传承到现在,要说没有两把刷子,那不可能。
像是折、种、宗等等在大宋名声赫赫的将门,传承到现在都只能靠福荫过日子了,刘光世还能掌权,还能身居高位,怎么可能是百姓口中的那个废物。
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刘光世比其他人都聪明,早就看透了大宋的本质,开始借着大宋这棵大树,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其他人风光无限的时候,刘光世不羡慕,其他人名声赫赫的时候,刘光世不图那个虚名,其他人楼塌房倒、家破人亡的时候,刘光世也不上去踩一脚,就过自己的小日子。
他为啥能看到这一点,并且猜到这一点呢?
因为他也想过这样的日子。
“临安书院的山长被下狱了,长寿宫使那个老东西以及府上的所有人也被抓了,他的门生故旧们也没讨到好。
最重要的是,官家将你的权知石井镇抬了一品。”
刚回到府上,何欢就撞上了准备出府的何藓,何藓快速的说了起来。
何欢略微愣了一下,“也就是说,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何藓缓缓的点了一下头。
何欢大致猜到了赵官家为何放弃了兴师动众,反而用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了此事。
因为大宋马上要打仗了,赵官家已经没有闲心慢慢的处置此事了。
真要是让金人拿下了两淮,兵临临安,那他说不定就要步自己的父亲和兄长的后尘了,他哪还有心思再计较其他的。
一瞬间,何欢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他两次谋划,全都耗费了心血,结果两次谋划都没按照他希望的结果来,每一次都被外力破坏,每次都被破坏的面目全非。
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有点理解诸葛亮在五丈原时的那种心境了。
不过还好,赵官家最后选择了封口,而是没有大肆株连,这样一来何氏就安全了,他也不用再操心那天赵官家暗戳戳的来捅他一刀,打扰他平静的生活。
“那扬名的事?”
何欢问。
事关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操心。
何藓道:“照做,官家需要用一件事来吸引临安城内百姓的注意力。”
何欢松了一口气,点点头道:“那就好……”
赵官家需要用这件事来吸引临安城内百姓的注意力,避免百姓们产生慌乱,他需要扬名,封官领禄,双方都有好处,应该不会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