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义隆端坐在座椅之上,发出了冷笑。
“他知道他拒绝了什么吗?”
或许是因为愤怒。
啪!
大内义隆把手中的座椅一角都拍弯了。
“一万吨精金!”
“这可是一万吨精金啊!”
“要知道,大明的金元里,一元也就只有一克金元啊!”
也不怪大内义隆如此愤怒。
要知道,哪怕精金是瀛洲大陆的特产。
哪怕大内国把持与大明的贸易这么多年的贸易。
这个价码也足够让大内国,或者说大内义隆伤筋动骨了。
别的不说。
只说这一万吨精金,换算成大明的金元的话。
就能有一百亿金元之多。
这个数量,哪怕是放在大明帝国。
有些穷困的行省一年上交朝廷的收入,也就这个数字。
当然,这也不是这么简单能换算的。
而精金,又被成为修行之宝。
无论是修炼功法。
亦还是锤炼法宝。
又或是培育丹药。
精金都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
可以这么说。
正是精金在修行界中的硬通货,才导致了它成为大明帝国金元的核心。
只不过,同样一克精金与一元金元。
没有人会选择前者。
原因也很简单。
金元里面还拥有着大明帝国赋予它无形的东西。
这种东西不是一克精金能代表的。
也正是这东西。
让无数人能为之付出性命。
但是竟然被人拒绝了。
这个价码确实非常非常诱人。要不是大内义隆亲手给他了这个底价,我是真的想不到瀛洲的一个小小大内国,竟然这么有钱。
藤野俊龙内心也在吐槽。
他小看了瀛洲这些贵族万载的积累。
只不过他也对于这帮人的底线也有了重新的认知。
每年各大藩属国进京朝贡。
瀛洲必定是哭穷最厉害的几个。
每个大使必然是穿的又破又烂。
大明帝国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装穷,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他们装的这么厉害。
只不过对于大内义隆的暴怒。
藤野俊龙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等他发完了火之后,说出了清远子的条件。
“他要两倍的价格。”
大内义隆听到这里,笑得歇斯底里。
“这个魔道妖人是不是练左道妖法练的脑袋坏了,竟然说出这种话语。他知不知道,这个筹码,是我大内氏无数遍,含辛茹苦,披荆斩棘,才有的积累。”
藤野俊龙微微低头,并不答话。
大内义隆眼神冰冷,看着藤野俊龙。
“这个清远子既然如此不识趣,那么你回来和我说什么?”
大内义隆现如今的表现,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人前表现的明君模样。
反而是把自己的伪装全部卸下来了。
在他的心里,已经从之前的欣赏,变成了厌恶。
甚至他怀疑,是不是这位藤野俊龙在清远子面前被抓了把柄,导致他出卖了自己最后的底牌。
现在前来秘奏,也是怕事后败露,不得已而为之的。
如此一想,大内义隆又觉得刚刚藤野俊龙拒绝赏赐的样子哪是什么大义凛然,而是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敢领赏罢了。
想到这里,他的气势如凌冽寒冬一般。
呼!
突然,像是冷风吹来,藤野俊龙顿时打了个寒颤,只觉汗毛都竖了起来。
在这一刹那,真好似一瞬间隆冬降临。
在这一刻。
大内义隆终于展现出他的真正实力。
真神境!
作为大内国的国主。
曾经少年将军。
破阵擒敌。
年少时候,就血刃大内氏万载血仇。
这么多年来。
很多人嘲讽他,早就沉醉在莺歌燕舞之中,已经不负年少威风。
但是此一刻,却展现了他,绝世风采。
只不过他这样的绝世风采。
在藤野俊龙眼里,却是充满了不屑。
只有知道自己损失钱财了,才开始耍起了威风。怪不得光网上一些牙尖嘴利之辈评价大内义隆,看似中兴之君,实在无能之辈。一辈子的巅峰也就是年少时无知无畏闯出来的名头罢了,越年纪大,越在意小利,忘记大业。
只不过藤野俊龙心中如此思绪,表面却也一点都不展现出来。
只是诚惶诚恐。
待到大内义隆气势收了回去。
藤野俊龙转而补充道。
“清远子虽然说要两倍报酬,但是我也争取了一个条件。”
大内义隆面无表情,只是示意藤野俊龙继续说。
“他说能替我们出手一次。”
大内义隆听了,气极反笑。
“他以为他是谁?”
“出手一次?”
他站了起来,上前两步,紧紧的盯着藤野俊龙。
“我这个价位,可以去清虚天,请出大明帝国最好的杀手,来帮我卖一辈子的命!”
但是你不敢。
藤野俊龙在心里补充道。
瀛洲人这么多年来。
无论是在瀛洲大陆上打得如何血流成河,但是都会有一个惯例,那就是不让别人插手。
原因就是一个。
他们害怕别人分一杯羹。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了。
别的不说,就说大内国他们的先祖。
就是与隔海相望的高丽国皇室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而当年只是一来到瀛洲,住了一段时间,就再也不回去了。
所以,在很多大明帝国人眼中,所谓瀛洲战国,战争的烈度还不如有时候明国内部一些宗族之间冲突来的大。
原因就是在这里。
他们明白。
外来的老虎来了,发现这里肉多,可就不走了。
只不过这样的话语藤野俊龙也不会说出口。
他反而是直截了当的问了大内义隆一句话。
“国主大人,微臣想斗胆问一句话。”
大内义隆只是摆了摆手。
“问吧。”
藤野俊龙沉声道。
“请问国主,这里的报酬,是大内氏出的,还是大内国出的钱?”
大内义隆想也不想就回道:“当然是大内氏出的这笔钱。”
别说瀛洲,甚至大明帝国。
所有的执政者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私库。
比如大明帝国皇室有一个叫“内帑”,而这东西,还不是大明帝国自己发明出来的。
而是早在中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在那个辽阔帝国的古老官阶三公九卿中,就有一个职位叫做“少府”,就是专门管理皇家财富的。
要知道皇家仪典纷繁复杂,而庞大的宫廷开销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另外还有宗室弟子的修行开支,等等等等,这些庞大的花费都是需要皇家私库来承担的。
而与天底下所有国家的公共支出收入类似。
大部分国家的国库,都是收不抵支的。
哪怕是富比大明帝国。
每年朝堂议事的一大缘由就是如何充盈国库。
也正是因为此。
明天子等当权者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别从他们的私人钱库里拿钱。
也有促狭者对此如此评价。
如何做一个好的执政者。
就是努力从国库捞钱到内帑,少被那些执宰骗掉内帑的钱去充盈国库。
大内国也是如此。
所谓的国库,其实就是几大家族中饱私囊的工具罢了。
平日里无事发生的时候还好。
大家都一起慢慢吸血。
一旦真的遇到事情了。
就比如现在。
要出一大笔钱了。
这笔钱就要各个家族公摊了。
而说到这里。
大内义隆的火气又上升了。
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各个王公大臣已经定下了最终需要贿赂给伊予二名洲岛几位大佬的金额。
但是真正开始谈论谁出钱的时候。
都一个比一个会哭穷。
他们打得主意,大内义隆还不知道吗?
南胜天打来了。
他们可以把自己抓了供奉上去,以后还有官做。
可是自己,可却没有机会再当国主了。
于是这些筹码。
大内氏一族自己出了将近八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