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票之差,大逆转!

第103章 一票之差,大逆转!

聪明人,往往不会被固定思维所束缚。

被刘备拒绝的钟繇,选择与赈灾副使董重结伴南行。

在刘备钟繇出发的同时,一位正在九江行医的知名大夫,听闻庐江遭遇洪水后,果断带领弟子前往灾区。

践行医道,救死扶伤。

截止六月十一日晚,抵达京城的两千石官员,共有两百零六人。

东都朝堂,缘于执金吾这座瘟神离开,绷紧的气氛有所缓解。

经过确认,支持太皇太后与永汉天子的,多达一百零七名。

袁基知道这个数据是可靠的,若这些人敢临场变卦,基本上不用再在官场混了。

今晚,袁基再次与何进秘密会面。

“大将军确定不顾兄妹之情,支持太皇太后?”

何进嘿嘿一笑,反问道:“太傅能确保西园军重归吾手?”

袁基不认为莽夫何进能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何况对方是一把很好用的刀,用来对付宦官集团再合适不过。

“不止西园,还有北军,一并由大将军掌管,毕竟阉竖外臣掌握兵权,对朝堂和衷共济不利。”

何进摸了摸油光锃亮的大脸盘子,想了想,觉得袁基说的是实话。

“如此,击掌为誓!事成之后,共诛阉党!”

“啪!”

双掌相击,达成合作。

袁基拿到第一百零八票,留给何太后的最多只有九十八票。

哈,朝堂可不是妇人、孩子、教书匠,还有那个臭买鞋的,能玩得明白的。

唯一的遗憾,是明天的朝堂上,看不见臭卖鞋的失落表情,真是有点可惜呢!

回到袁府,年轻的太傅决定早睡早起。

明日,将是自己代表袁家,再次登上权力顶峰的荣耀时刻,必须保持最佳状态。

太师府,刘能正在汇报人头数目。

“太师,目前确定有九十五票,或许还会有几票。”

到了眼下,双方基本上都已经明牌了。

且按照事前讲好的规则,票多者胜出,即皇帝位。

从刘能的反馈来看,袁基至少得到百票以上。

不过,卢植没有任何惊慌,只是点点头,说道:“辛苦了!”

“太师折煞小的,万不敢当!”

刘能离开后,卢植犹在深思。

孽徒的想法做法往往出人意表,这回半遮半掩更是猜不透。

哪怕王允说起过刘备没有伊霍之心,只想当个幕后大将军,也不能令卢植放心。

当然,这不会影响明日支持何太后的计划。

袁基比袁隗身段更低,手段更多,也更有进取心。

如此年轻便在朝堂占据关键位置,是个危险的对手,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大意。

但,想起了更缺德的孽徒,太师不禁稍稍安心。

今后的东都,将是年轻一代的舞台了。

烛火燃尽,夜色如潮水涌来.......

睁开眼,又是全新的一天。

演示过太极拳二十四式,沐浴更衣,吃早饭。

太师出门,进宫上朝。

太皇太后、太后、两位天子、九常侍,以及近千名东都官员,不约而同向长乐宫汇聚。

今日,大汉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百官评选天子仪式,即将开始。

始作俑者,执金吾刘备已经抵达四世三公袁家的地盘,汝南郡。

即便轻装到不能再轻装,可连续三天的超级强行军,依然令所有人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在刘八牛的搀扶下,刘备艰难地翻身上马,用马鞭指向庐江。

“弟兄们,跟我走,今天的目标,渡过淮河!”

话音落,千马奔腾。

长乐宫大殿上,泾渭分明。

太傅系官员得意洋洋,太师系官员显得有些呼吸急促,频频叹息。

唱票验票进入尾声,光熹天子得九十五票,永汉天子得一百零五票。

尽管还有六票没开,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权力争夺,袁基压了卢植一头。

“光熹天子,光熹天子,永汉天子,光熹天子,永汉天子......”

九十八vs一百零七。

胜负即将分晓,一直克制的袁基忍不住看向太后、刘辩与卢植。

太后似乎心神不宁。

刘辩紧缩着眉头。

老太师卢植闭着双眼,好像不愿意见证,自己失败的悲惨时刻。

切,不过如此!

袁基挺了挺胸膛,显得更高更醒目。

一名宫卫急匆匆赶来。

“禀太皇太后,太后,陛下!夷北、夷南两郡郡守,正在宫门外,请求上殿投票。”

轰!

大殿之上,群议纷纷。

从来都没听过的郡名,夷北夷南郡守,是什么鬼?

突如其来的变故,引起了太傅系人马的警觉。

袁基眉宇间,闪过一片阴影。

他上前问道:“太后,这夷北夷南郡守是何地何人?为何此前从未听闻?”

何太后脸色变得春风满面,故作惊讶道:“东夷入汉,太傅竟然不知?太师,不曾知会过袁卿么?”

卢植此刻才睁开双眼,向太后躬身施礼。

“太后明鉴!臣昨日便将设立东夷两郡批复的奏章,送达太傅府衙,接收签押均确认无误。”

实际上,雍州水师去年就拿下了东夷全岛,并设立了一南一北两处深水港作为基地,一直闷声发大财。

这回撞上评选天子这档子事,刘备便与恩师秘密谋划,临时任命了两位郡守。

秘密提交给何太后批复,卢植收到回复的公文盖印确认,将公文拖到最后一刻,才图穷匕见。

袁基心里怒气冲天。

老狐狸言之凿凿,不太可能公然撒谎,他立即看向太傅长史荀攸。

荀攸思索片刻,猛然记起,昨日下值前,太师府补送了一大批公文。

签收的吏员,曾漫不经心地禀报,近百份公文多为鸡毛蒜皮歌功颂德的无聊奏章,因而自己也没当回事。

看来,南北两夷立郡的公文就混在其间。

听过荀攸的解释,袁基恨恨地看了卢植一眼。

老匹夫,居然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真是枉读圣贤书!

算了,今日事关重大,暂不与你计较。

“太后,东夷两郡郡守迟来,按律不得上殿投票!”

卢植立即抓住漏洞,展开攻击。

“请教太傅,你这‘按律’是按的哪国哪家的律法?若本太师没记错,评选天子未有先例,除了评选规则并无相关律法阻止两郡郡守投票。”

袁基很上火,但卢植的话无懈可击,评选规则没有剥夺迟到者投票权的约定。

谁能想到会凭空增加两郡之地?

听见议论声渐增,杀猪队友何进上前提醒道:“太傅,速战速决!”

袁基立马清醒。

对呀,左右不过两票而已,即便全投给光熹天子,最后还是我们赢。

于是太傅施礼,退了回去。

何太后笑着说道:“请两位郡守上殿!”

很快,上殿的两夷郡守做出评选,不出所料,光熹天子升至一百票。

然而,宫卫再次上殿。

“禀太皇太后,太后,陛下!琼崖岛郡守、交趾南北两位郡守,东瀛总督携九州岛、四国岛、本西五位郡守,请求上殿评选天子。”

哗!

这对师徒居然不声不响,拿下了东夷、琼崖、交趾、九州、四国、本西等地,开疆拓土如此恐怖!

袁基、何进、董卓,包括太皇太后,齐齐变了脸色。

因为事情明摆着,这九人都是太师系的,一旦投票,光熹天子将获得一百零九票。

即便最后那一票不是,永汉天子也只有一百零八票。

一票之差,惜败!

但,袁基知道,没有什么惜不惜,刘备是故意而为。

那些海岛,拆几个郡都随他们自己定,谁能保证其他犄角旮旯,不会再冒出十个八个郡守?

之前没能阻止东夷两郡,现在自然没有道理阻止这九人投票。

输了!

更难受的是,对方计划的如此精确,简直太可怕了。

太师卢植从容上前,向太皇太后、何太后以及与天子刘辨,再次躬身行礼。

“三军将士远涉重洋,开疆拓土万里,千万民众归顺,实乃苍天庇佑皇汉!臣,为太皇太后贺!为太后贺!为陛下贺!”

嗡!

百官如梦初醒,纷纷上前恭贺三位至尊!

气急败坏的太皇太后董氏咬紧银牙,一甩衣袖,拉着刘协,不等仪式结束便怒气冲冲地走了。

何太后心里乐开花。

瞥了一眼佝偻着的背影,嘴角微翘地说道:“太师费心了,众卿亦劳苦功高,都平身吧!”

恭贺完毕,仪式照常进行。

不出意外,光熹天子刘辩,以多出一票的优势,成为这场评选的最终获胜者。

随即,卢植宣布:刘辩为大汉合法皇帝,何太后临朝,刘协由原渤海王改封为陈留王。

面色难看的袁基,默默望向南方。

大耳贼,吾等着你回来!

就在袁家家主暗下决心时,太师卢植,再一次惹怒了年轻的太傅。

欺人太甚!

卢老匹夫,吾忍你很久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