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全新的生活
“嗯!”云谣点点头,将脑袋靠在陶源肩膀上。
来到这个世界后,她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陶源了。对于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
中午,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四方桌,八个人刚好,云谣坐在陶源身边,黄玉瑶姐妹坐一条板凳。林观雾姐妹坐一条长凳,李婉儿和赵灵儿坐一起。
云谣看着眼前的六个漂亮女孩子相处融洽,开心幸福的样子,心里总感觉怪怪的。
毕竟她从小就被灌输一夫一妻的思想,现在虽然被迫接受了现实,可还是会有些膈应。
六个女孩子却对云谣的到来十分欢迎,叫姐姐叫的相当热情,丝毫没有因为多出来一个情敌而不高兴。
吃过午饭,陶源带着云谣在附近逛一逛,熟悉桃花源的环境,并大致介绍桃花源的情况。
“这里是我给孩子上课的学堂,摄像头就安装在这里。”陶源指着学堂介绍道。
“原来你之前拍的视频就是这里啊!”云谣惊讶说道。
“以后你也来给孩子们上课吧,教他们艺术,我对艺术一窍不通,只能按照书上内容给他们讲,他们也学不会。”
云谣虽然是美术生,但音乐知识也懂一些,还会一点舞蹈,确实比陶源厉害多了。
给云谣安排讲课,就相当于给她找了一份事情做,不至于在桃花源中整日无所事事。
更何况云谣本就是一个小学老师,而且还很喜欢教学工作,这么安排挺合理的。
....
“桃花源中心在水潭,那边是落河村,距离不是很远,走几分钟就到了,黄玉瑶姐妹就是落河村村长的女儿。那边有三个村落,李家村、林家村、赵家村。桃花源主要的人口都集中在那三个村里。”
看完学堂,陶源又带着云谣穿过桃花林的小路,来到落河村外。一条蜿蜒河流穿过,一片片交错的田地,犹如一幅画。
云谣觉得水潭边的桃林就已经非常美了,没想到其他地方也一点不差,看着眼前如画一般的美景,云谣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好漂亮了啊!”
陶源眺望前方,道:“桃花源一千多年来都是这样子,男耕女织,过着最原始的生活。虽然不如外界那样有丰富的物资,但是他们每天都过的很快乐。他们生活简简单单,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来自社会的压力。”
云谣转过头看着他的脸,笑道:“这不正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种生活。”陶源摇摇头,随后苦笑道,“不过我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这辈子都要在这里面生活了。”
云谣挽着他的手臂,轻轻将脑袋靠在他肩膀上,柔声说道:“我觉得,最平淡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
陶源带着云谣大致了解了一下桃花源的情况,随后带着在家里转了转。本来每个老婆一间房,云谣来了,在后院一层挑一间空房间住下就好了,可是云谣却没有挑,选择和陶源一起住陶源的房间。
因为在她认为,自己是陶源的老婆,就应该和陶源睡一个房间,要是她也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挑一个房间,那她就和其他女孩子一般,只能等着被陶源宠幸了,地位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第二天,陶源前去通知各村的孩子前来上课,又将自己外界妻子云谣跟着自己来桃花源定居的事情告知。
外界进来一个女人,如果是没有结婚的,他门可能还有点兴趣,但已经是陶源的妻子,他们倒是并不怎么关心了。
云谣则跟着六个小妹妹熟悉家里的环境,家里有几亩地,都在哪里,分到的山林在哪,养鱼的水塘、种菜的大棚在哪,一番下来也熟悉了很多。
桃花源里的女孩子心思没那么多,都很单纯善良,真心把云谣当成了大姐,云谣问她们问题,她们也知无不答,一股脑都告诉她。
云谣感觉,她们虽然相比外界的女孩子,几乎什么也不懂,却也不用考虑太多东西,不会攀比,每天开心快乐地生活,还带着几分孩童时代的天真,也是一种幸福。
慢慢的,她感觉和她们一起跟着陶源生活,也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她之前之所以忍受不了和别的女人一起分享陶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忍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它会无形中给人很大的压力。
但是在桃花源,没人在意这一点,没有人会对她指指点点,她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不过,就在这天晚上,她才体会到这种生活的尴尬。
当陶源和云谣都洗完澡,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黄玉娇突然敲门走了进来,红着脸钻进了被子里,抱着陶源就亲,只是像小猫咪一样想被陶源安抚,她想干嘛,自然不言而喻。
对于这种情况,陶源早就习惯,可是云谣哪里见过这种仗势?这可是当着她的面啊,比看小电影还刺激。
“夫君,娇儿想要~”黄玉娇在陶源耳边小声说道。
陶源有些尴尬地看向身边的云谣。
其实他也很想要,因为出桃花源的这两个月,他都在照顾云谣,而云谣也不能过夫妻生活,生完孩子以后也要休息好几个月,所以陶源憋得慌。
但是当着云谣的面,他哪里好意思。
“姐姐,是否愿意一起?”正当陶源和云谣都尴尬的时候,黄玉娇却突然天真地问云谣。
云谣顿时感觉好气又好笑。
因为她不能同房,所以,干脆转过身背对着他们继续睡。
陶源正准备哄云谣几句,可是黄玉娇不断在向他索吻,还在他身上乱蹭,又见云谣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生气,便干脆不管那么多了,抱紧黄玉娇亲吻起来......
云谣只能捂住自己的耳朵,闭上眼睛不看,心里却在滴血,毕竟是看着自己喜欢的男人在和其他女人亲热,即便知道以后她也会这样,但还是有点难受。
满足之后,黄玉娇留在了房间,和他们一起睡觉。因为太困,她很快就抱着陶源的手臂睡着了。
睡在另一边的云谣,在黑夜中瞪大眼睛近距离看着陶源,陶源用自己的手臂当枕头,将云谣往自己的身上靠过来,虽然没说话,但是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一夜,云谣又一防线被打破了。
......
第二天早上,云谣醒来,发现黄玉娇已经出去了。
外面也传来女孩们的聊天说话以及洗漱干家务的声音,很有乡土气息。
她穿上衣服走出房间,看到几人在厨房和客厅来来回回,准备早饭。
“姐姐早!”黄玉娇看到她出来,第一时间甜甜笑着和她打招呼。
其他几个女孩子也都朝她笑着打招呼。
云谣笑着点了点头回应她。
这个陌生的地方,她还是有点不习惯。
她走出客厅,看着外面漫天的桃花,都还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走在干净的水潭边,她四处打量着,除了家里,其他地方真的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东西,证明它真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特别漂亮,她都想拿起画笔将这些风景画下来。
没多久,陶源也起床了,出房间没看到云谣,他第一时间问了其他人,得知云谣走出去了,怕云谣做什么过激的事情,忙赶紧去找云谣。
当他看到云谣穿着古裙在水潭边边走边瞧,脸上还带着几分好奇时,他才放下心来,放慢步子走向云瑶。
“怎么这么早起床了?不多睡一会儿?”陶源偷偷走到她身后,突然抱住了她。
云谣微微一惊,看到是陶源后,才放下心来,哼道:“去抱你的小娇妻啊,抱我干什么,我又不能满足你。”
陶源尴尬一笑,道:“别生气,等你身体养好了,我们天天那个......”
“谁要跟你那个~,老公,我发现你变了,脑子里整天就想着做这些龌龊事情,还当着我的面!完全不像我印象中的那个文雅男士。”云谣哼道。
她的话的内容比较冲,但是语气却很温柔,倒不是真的在生气。
陶源苦着脸说道:“哎,既然都这样了,总不能让她们都守活寡吧?我也是无奈啊。”
“我看你还挺享受的。昨晚对玉娇比以前你对我还......,还要疯狂。”云谣翻了个白眼,反讽道。
陶源笑道:“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就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老婆你放心,等你身体好了,我可以给你更舒服的体验。”
“我才不要!你不要脸!”云谣红着脸说道。
......
进来的时候,没有带衣服,陶源便将之前买来的短一点的裙子给她穿,她暂时还不习惯穿桃花源里的古群,裙摆太长了,走路都有点受限制。她已经习惯穿露小腿以及膝盖的裙子,方便。
之前陶源的那六个小娇妻也穿短裙,只不过是在家里穿,只敢穿给陶源看,白天出门必须穿裙摆到鞋面的长裙。而云谣穿着短裙子是要出门的,她的这种打扮在外界正常不过,可在桃花源却显得有点过于前卫了。
吃过早饭,陶源带着云谣去学堂上课,给孩子们介绍云谣这位新老师时,孩子们都有些吃惊,特别是看到云谣修长白皙的小腿时,都有点挪不开眼睛。
云谣和桃花源里的女孩子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不过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云谣第一节课,给孩子们教了一首歌,《长亭送别》,顺便给孩子们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孩子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个长得漂亮,唱歌又好听的新老师。
而陶源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
春天来临,陶源家的田地地也要重新分配,他家现在那么多人口,如果还是一亩水田,不好养活。
按照规定,田地是根据人口分配的,女孩子嫁人,田地也要跟着走,但是因为洛河村和其他村距离有点远,所以一般会找人置换,毕竟洛河村嫁出去和嫁进来的女孩都有。
在陶源协商下,他成功将家里的地都置换到了洛河村这边。开春后,就需要培训秧苗了,秧苗长到十几二十厘米高后在插进水田里。
陶源有点发愁,种水稻可是一个辛苦活,家里就他一个男劳力,以后肯定有的忙的。
在黄木家了解了一番之后才知道,陶源作为教书先生,家里的地是有人帮忙的,只不过是用闲暇时间帮忙而已。
陶源突然想到,外界为了提升种植水稻的效率和产量,发明了抛秧技术。
这种技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制作一种带着小洞的盘子,将秧苗培育在盘子上,等秧苗长大,就可以直接从盘子上拔下秧苗,仍在水田里。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拔秧苗的时候伤到根,因为种在泥里的秧苗一般都很紧实,而秧苗相对脆弱,不仅容易伤到根,偶尔连粗壮的茎都会拔断。种植在盘子上的秧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会伤到根。
于是,陶源连夜用木板制作了一块育苗盘子。第二天上午,他将四个村的青壮年男子都召集到归园塔前的广场上,将抛秧技术的作用和优势讲给他们听。
不过台下的村民却不愿意一试,李宏伟道:“先生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可家中人丁众多,若是失败了,来年可要饿肚子了。”
另一个老村民也道:“不错,不如先生先试种一年,若是收成更好,明年我们再学先生,用这种抛秧技术种田。”
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小声议论起来。
这时候,黄木大声说道:“老夫倒是愿意一试。陶先生乃是外界之人,他带来的技术,应该在外界已经成熟,我等为何不信呢?”
陶源道:“不如这样,你们一半秧苗用传统方法培育,一半用抛秧技术培育,等收割的时候,再看看是不是有效就行了。”
桃花源的居民,家里所储备的粮食一般可以抵两三年,不是粮食不够,而是稻谷保质期也就两三年而已。
每年多出来的粮食,一般会磨成粉做粉条,做糍粑,或者喂牲口。
所以,他们的试错的承受力还是有一些的。陶源虽然知道抛秧的原理,却没有亲自尝试过,因此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于是建议大家拿一半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