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李世民:李隆基乃李家麒麟子也!

神龙元年的神龙政变,称帝十五年的武氏终究还是没能抵得过大势。

武氏在位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办法清除异己。

甚至是想要把李家皇室宗亲全部都给杀了,以免留下什么祸患。

并且,还给李显等人改了姓。

为的就是消除李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可惜,最后还是没能成功。

或许,武氏也看出来了,她除非是把朝中那些心中稍微还有一点儿想念李唐的大臣都给杀了。

不然,这样的隐患就一直存在。

然而,武氏也知道,自己真的要是把这些人都给杀了,到时候必定会适得其反。

像是黑齿常之、狄仁杰等人,一个一个,那都是名将、能臣。

若是把这些人杀了。

那反抗的声音会越来越大。

武氏重用狄仁杰的最大可能,也就是借助狄仁杰来稳住李家。

同时,还能让狄仁杰治理好帝国,稳住她的皇权。

一生都在玩弄权术的武氏,不可能会看不到、想不到这一点。

所以,神龙元年的政变,可能也是武氏预料到的。

她年龄大了。

力不从心。

也知道自己会老死。

也看出来,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心中可能还是有着李唐。

当然,也可能真的力不从心。

不然也不会在看到李义府的儿子也是张柬之的人的时候,会非常惊讶了。

总之,神龙政变,这江山还是回到了李家的手中。

就是这李显太草包了一些。

神龙二年,武三思彻底掌权,还杀了王同蛟,当年,扶持他登基为帝的大功臣,就这么死在了武三思的手中。

而李显竟然还继续信任武三思,把张柬之等人给赶出了朝堂。

就好像,武氏带来的影响,带来的阴影,依然存在,并没有消除。

这江山,依然还是武家的。

若是仅此也就罢了。

关键是,有一个处士韦月将上书揭告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直接当着李显的面弹劾。

李显却当即下令,要杀了韦月将。

当初,看这一段史评的时候。

陈平安也是一阵牙酸。

有人都当着你的面,说武三思给你带了两顶绿帽子了。

你不直接杀了武三思解恨。

却要叫嚣着,杀了那个告发的人?

有病吧?

还是说,李显有那个什么情结?

搞不懂。

陈平安写到这里,甚至是大书特书。

不喜欢一个人。

哪怕是非常小的一件事,都能够给他无限扩大。

李显在陈平安的心中,那就是一个没了脊梁骨的无能之辈!

烂泥扶不上墙。

比阿斗还不如呢!

好在。

李家还是有清醒的人。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太子李重俊并非是韦皇后所生,故此备受欺辱。

最后实在是忍不了。

在神龙三年七月,发动清君侧,杀死了武三思。

结果,这一战,李重俊还是败了。

不仅失败了。

还因此损失了一位名将李多祚。

若是可能,此人本应该为大唐戍守边关,抵御突厥、吐蕃等番邦。

可最后却死在了这宫廷之争。

当真是可惜。

而且,李显还不觉得太子李重俊做对了。

就因为对方发动清君侧,吓到了他,所以就觉得太子是想要逼宫,是想要夺了他的皇位。

最后,还把太子等人的首级拿来,祭奠武三思。

感觉这李显和武三思是真爱。

自己的儿子李重俊是意外一样。

看的人有一点儿迷。

不知道,李世民看到李显杀了自己的儿子,以祭奠武三思这个武家的人,会作何感想?

有这么一个无能的孙子,估计也很无奈吧?

景龙二年,没什么好写的。

也就一个安乐公主恃宠而骄,出入则公卿伏地叩头。

景龙三年。

也没什么好写的。

关键就在这景龙四年。

因为这一年,李隆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年,韦皇后又是潜通了好几个男人,然后因为弹劾韦皇后的人越来越多,而宗楚客更是当着李显的面杀了告密者。

见到这一幕的李显怕了。

他也意识到,继续下去,自己的小命不保。

可惜,他以前十分懦弱,什么都听韦皇后的,而且,张柬之等从龙之功的大臣,都被他给转手卖了,已经失去了人心。

后来,自己的儿子都看不下去,直接杀了武三思。

他却那自己的儿子给武三思祭奠。

这种种行径,直接完全地失去了人心。

所以,就算是李显已经意识到韦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他的小命也收到了威胁。

却也醒悟的晚了一些。

景龙四年六月。

李显暴毙。

这位李唐的皇帝,几乎是懦弱了一生。

最后还被自己的亲人给联合起来,毒死了。

当真是悲哀啊。

之后,韦皇后扶持李重茂登基为帝,是为少帝。

而韦皇后学着武氏,开始尊称太后,然后临朝称制。

可惜,天命在唐。

李隆基悄悄地发展,隐忍多年。

熬死了武氏。

又熬死了李显。

岂能容忍韦氏继续祸乱朝纲,败坏李家的江山?

李隆基联合了刘幽求,拉拢了一切可以拉拢的人,来了一场真正的清君侧。

韦氏一家上上下下,全部被杀。

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全都伏诛。

而这时候,已经被贬的李旦还在,是为相王。

李隆基为了让自己得位之正,为了彰显自己的有勇有谋、心胸宽广,并没有直接登基为帝,而是去迎接了相王李旦,扶持他登基为帝。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废了少帝李重茂,也可以从相王李旦的手中接过皇位。

若是李旦不配合?

呵呵。

朝廷上上下下都是李隆基的人。

此人又是一位善于笼络人心的亲王。

李旦这位也同样一直被打压的人,如何能够玩儿的过李隆基?

此人可是在很早就装作平庸之辈,演着路人角色。

那些喜欢弄权的武三思、韦皇后、太平公主等,都小瞧了这位呢。

这一次的史册,最后的笔墨重点,也就在这位大唐的中兴之主李隆基身上了。

景龙四年的一场政变,算是真正彻底结束了武氏之余患。

李旦的那些个武家的女婿都被杀了。

而韦皇后的娘家人也都是一个不留,该杀的人,一个都没放过。

宗楚客还乔装打扮,骑着驴子出城,结果也被发现,直接杀了。

还有那上官婉儿。

刘幽求还为其求情。

结果,李隆基直接下令,杀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位中兴之主杀伐之果断。

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这一场政变的成果扩大化。

不然,像是李显那样,明明已经政变成功,有着忠心之臣辅佐,当清算武氏之族的所有人。

却选择了给自己挖坑,竟然放过了武三思,还把此人当做是心腹。

李隆基估计也是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才会如此坚定,对于韦皇后一系的人,一个不留。

陈平安写好了史册。

等到了二天下午,进入皇宫,交给了李世民。

中秋之后。

午后的阳光也不那么的烤人了。

陈平安进入皇宫。

得到了单独觐见的待遇。

把史册递给了李世民。

五年的时间。

大唐这五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而这五年的史册,已经可以编撰为一本厚厚的书籍,因为大事件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这很多大事件,几乎都和陈平安有关,和将作监有关。

相对来说。

陈平安递上来的五年之史册,就显得单薄了一些。

李世民却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览。

看到李显被韦皇后等人毒死了,直接眉头一皱,差一点儿就要气上心头了。

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

最后,看到了陈平安以简洁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景龙四年的政变。

陈平安以前所说的那位大唐中兴之主,终于出手了。

仅仅是从陈平安所写的史册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位临淄王的城府。

特别是诛诸韦,废少帝,立睿宗。

看的是让李世民赏心悦目,扬眉吐气。

嘴角的笑意都控制不住了。

“好!”

“好一个诛诸韦,废少帝,立睿宗!”

“此乃李家麒麟儿!”

李世民高兴不已。

甚至是觉得李隆基才是那个最像他的。

口中也是称赞不已。

还抖着史册,对陈平安道:“不愧是你口中的中兴之主,李隆基可为李家麒麟子。”

“这一手诛诸韦,废少帝,立睿宗,做的非常不错,有着朕的风范。”

陈平安心下吐槽道:陛下哟,你可别高兴的这么早。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啊!

你要是看了李隆基晚年的所作所为,估计会回来把自己这些话给捡起来,吞回去吧?

李隆基的一个节度使制度,然后宠信安禄山,还有那般放浪形骸,好好一个开元盛世,变成了大唐帝国最后的辉煌,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衰败。

这样的皇帝,还能是李家的麒麟子?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中兴之主乃是千年之后的史学家所言,李隆基审时度势、隐忍为国、步步为营,确实可为一代雄主。”

“不过,这史册还长着呢。”

“李隆基为帝四十五载,算得上是大唐帝国在位时间比较久的帝王。”

“所以,往后还有四十余年的史册。”

“陛下可以慢慢地看。”

李世民微微蹙眉,看向陈平安。

他自然是听出来陈平安这话里有话。

若是李隆基当真是中兴之主,陈平安岂会说出这般话来,肯定是练练称赞,说李隆基也为千古一帝。

然而,陈平安却说,李隆基为帝四十五载,史册还长,要慢慢地看。

这意思也就是说,李隆基后来也败家了?

“陈卿之意,这李隆基也有过错?”

陈平安回道:“陛下,何不慢慢地把史册看完呢?”

哎。

我就是不说。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着急。

李世民确实感觉到心痒痒,有一点儿浑身难受。

特别想要知道,李隆基后来做了那些事情,犯了那些错。

不知道这些。

他感觉自己晚上都可能睡不着。

“陈卿,你就先告诉朕,李隆基后来犯了什么错?”

“这大唐帝国的江山国祚又如何了?”

陈平安见到李世民神情严肃,有一点儿急切,就回道:“陛下,李隆基犯了大部分男人都可能犯的错。”

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至于这大唐帝国的江山国祚,还会延续。”

犯了大部分的男人都会犯的错?

李世民愣了一下。

也就明白了。

呵!

又是女人?!

一想到这儿。

李世民的心就更痒了。

可是,看着陈平安那淡然的神色,又看了看手中的史册,最后还是泄气了。

算了。

不问了。

还是等到陈平安把后续的史册写出来吧。

看一看李隆基如何中兴大唐,看一看那个开元盛世,再看一看,李隆基又是如何犯了大部分男人都会犯的错。

其实,在史册上慢慢地看下去。

也更有味道一些。

“嗯。”

“朕不问了。”

“看了这么久的史册,从贞观二年,到这景龙四年。”

“看到了李治如何治理大唐,又是如何内圣外王,却又看到了武氏之祸,朝纲崩坏,如今,还看到了李显之懦弱,也看到了李隆基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也看的差不多了,知道的越多,压在心头的烦躁也就越多。”

“明知这不是以后的史册,却也清楚,这是你看到的那个大唐的真正史册。”

“是大唐,也不是大唐。”

“你所写的每一本史册,朕都留着呢。”

“它们都是教训!”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英明神武,既知道另一个未来,当思国祚之传承,本就不易,稍有不慎,影响深远。”

“臣相信,陛下看完这些史册之后,一定能够取长补短,可以扬长避短。”

“然臣窃以为,历代兴替,皆有其理。我大唐虽盛世繁华,亦当居安思危,不忘历史之教训,方能长治久安。”

“昔秦始皇一统六国,威震四海,然其暴政虐民,焚书坑儒,终致二世而亡。此教训在于,为政者当以民为本,不可滥用民力,更不可轻视文化之传承。陛下仁爱之心,惠及天下,然亦需时刻自省,勿使暴政之影,重现于我大唐。”

“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终成大业。其能成功,在于知人善任,广纳贤才。然其晚年,听信谗言,欲废太子,几乎动摇国本。此教训在于,用人需慎,听言需明。陛下英明神武,用人不疑,然亦需警惕小人谗言,以免误国误民。”

“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开凿运河,虽利在千秋,然其滥用民力,致使天下大乱。此教训在于,为政者当量力而行,不可贪图一时之功,而忘百年之基。”

“陛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然亦需体恤民情,不可过度征发,以免重蹈覆辙。此外,历代之衰亡,多因内乱所致。我大唐虽一统天下,然亦需防范内部之纷争。陛下当明辨是非,调和朝野,使百官一心,共谋国事。如此,则我大唐之基业,可传万世而不衰。”

李世民却有一些意外地看着陈平安,没有想到五年的时间。

陈平安也从那位直言问题之厉害的稚嫩,变成了现在谏言沉长,有着需要辞藻,听起来好似满口空谈一般的成熟稳重。

嗯,这真的不冲突。

毕竟,人都是会成长,也都会因为自身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陈平安以前所说过的话。

李世民都还记得呢。

“行了。”

“你怎么也学会了说这些漂亮话起来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朕还是喜欢看到你快口直言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