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东南之码头,李隆基登基为帝,

要是没有穿越之前,陈平安肯定会百度一下。

可是这穿越之后,应该是被那青铜门改造了一下,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所以,只需要在脑海里面检索一下记忆,就能够找到当初看到的大陆地图。

根据汇总,还是可以勉强画出来这西方大陆的大致地图。

“陛下且看,这就是我们所在的大洲的地图,北地其实有这么大。”

李世民看着陈平安用炭笔画出来的一副地图,再一次大开眼界。

“北地竟然这么大?”

“都是草原吗?”

陈平安回道:“不全是,臣记忆中,草原应该有这么大,在往后,也就是这一个北海之后,则是一片广袤大地。”

“这个地方也有未曾教化之人,被称之为红毛人。”

“这个地方在千年之后,也形成了世界强国,属于五强之一。”

李世民觉得这里距离大唐比较近,倒是可以也探索一二。

“这地方,大唐的商贾们能不能去?”

陈平安再一次检索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关键词,罗刹,再顺着个词继续检索,想起来了维京,然后继续检索。

“陛下,现在恐怕还不行,第一个是路途遥远,若是这夏天还好,等到了深秋之后,北地就是苦寒之地,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那里的低温。”

“而北地的夏季时间比较短,往来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第二点,这时候的北地古国,在后来,被称之为罗刹,因为他们都是真正的野蛮人。”

“从来没有交易这个概念,只会抢夺。”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气,颇有一些可惜地说道:“好吧。”

陈平安又指着波斯,说道:“陛下,这就是以前绘制出来的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再往西,有着三个海,分别为里海、黑海、地中海。”

“往南,这边是天竺,还有这交趾之南之地,这一片就是我们所在的大陆的西方。”

“真要算起来,疆域面积非常大。”

李世民想到了什么。

立即起身,去打开箱子,然后拿出了地球仪。

对照着地球仪,看着这个地图。

发现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同,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在意这些,绘制地图的时候,肯定也会有一些误差。

再加上,陈平安当初制作的地图很小,上面自然画不了太多的内容。

而现在,陈平安则是在非常大的宣纸上面,画着亚欧大陆。

这时候,自然也就能够画下更多的内容了。

陈平安甚至是还画出了非洲大陆的地图,连接在一起,就是这宣纸还不够大。

他在画亚欧大陆的时候,比列比较大,所以非洲也就只能再用一张宣纸接上。

这个大殿,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李世民站在地图的下方,看着整个地图,久久无言。

过了一会儿。

才开口道:“交趾之南这地方,如何?”

陈平安再一次回忆了一下,通过对大唐现有的历史古籍,还有网上的一些帖子,以及相关的讨论等。

交趾始建于先秦时期,也就是赵佗为南越武王的时候,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就被划分在中原帝国的疆域之中。

秦朝灭亡之后,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也南征过一次,再往后,光武帝刘秀也南征过一次。

记忆中的内容不多,古籍记载的也不多。

至于这越南之地如何?

那自然是土地肥沃之地,咋说也是南方,还是靠海的地方。

若是能够用来作为向西航行的南方码头,绝对是非常适合且实用的。

“陛下英明。”

“交趾这地方,其实很适合作为南方码头,方便以后可以从交趾之南,前往西方大陆。”

“这海上航行的路程相对于陆地上来说,还是方便一些,从这里直接出海,顺着海岸线,就能够到达非洲大陆,又或者是从这里北上,到达麦加。”

这时候的西方,是伊斯兰教大力发展的时期。

这往后,拜占庭和波斯两个大国在不断交战,若是交易,也是以物资、武器为主。

相信他们肯定是非常喜欢粮食、武器这些货物的。

“陛下,千年之后,世界上的五大强国,其中有一帝国,被称之为武、器、贩、卖、者。”

“臣如若所记不差的话,往后拜占庭和波斯还会有大战,而我们要是从吐蕃、突厥、吐谷浑等地收购铁、铁器、兵器,制作长剑和盔甲,再贩卖个拜占庭和波斯。”

“相信他们肯定会非常喜欢,并且还会给出高价。”

李世民有一些疑惑道:“如此,等到他们哪一方打赢了,占据了更大的疆域,又提升了国力,会不会反过来攻打我大唐?”

陈平安想了想,这好像就是千年之后,一位科幻作家提出来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则。

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

陈平安便给李世民讲起来了黑暗森林法则,两个实力相当的帝国,若是在以前,你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你。

我们都会以为自己才是那个最强大的帝国,外部的威胁,只能是来自于周边的番邦。

而一旦两个强大的帝国,你知道了我的存在,我也知道了你的存在。

那么,两个帝国之间的猜疑链也就形成了。

拜占庭帝国可能也在猜疑大唐会不会出兵攻打自己,同理,大唐也会怀疑拜占庭会不会出兵。

这是必然存在的猜疑链。

可若是因为这一个猜疑链,就不去探索,就不去接触,等到大唐发展的速度更快,科技水平更高,具备了远航的能力以后,还是会前往西方。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西方也在发展,最后也会到达东方,见到中原的帝国。

陈平安又讲述了千年之后的明朝,西方那边就有了很多传、教、士,有一个人,写出了一本游记。

最后,一直到清朝末年,八、国、联、军的入侵,一炮红开了国门。

现在,拜占庭也好、波斯也好,想要出兵攻打大唐,是不太可能的。

大唐出兵也不太可能。

理由都是一样,战线太长,辎重运输非常难。

李世民听完黑暗森林法则,只觉得十分有趣,更佩服千年之后的人的智慧。

好一个黑暗森林法则!

好一个猜疑链。

“这个黑暗森林法则倒是让朕耳目一新,十分有趣,却也是真理。”

“我大唐商队到了拜占庭,对方必然已经知道大唐的存在,这时候已经打草惊蛇,再谈什么以后出不出兵,也是枉然。”

“再加上,我大唐出兵艰难,对方必然也是一样!”

“更何况,我大唐如今兵强马壮,也不必过于担忧,多多通商,扩大外销,才是最佳选择。”

“是也不是?”

李世民背着手,从地中海之西一直看到了大唐。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则是摇摇头,淡然道:“你我之间,就不必如此了,要是没有你给朕画出了这一副地图,给朕做了个地球仪。”

“还规划好了路线,让商贾们找到了拜占庭,带回了西方子民。”

“或许,大唐朝野上下,还一直以为,大唐是这个大地上唯一的天朝上国呢!”

“天可汗……徒有虚名!”

历史上,李世民或许很看重‘天可汗’这个称号,还会无比自豪。

可是,现在的李世民并不觉得‘天可汗’是什么无上荣耀了。

大唐之疆域也就那么点儿大。

北地、西地都有着广袤的大地,还有着其他的帝国存在,甚至是有着拜占庭、波斯这样的大国。

所谓的天可汗,那不过是打败了一个小小的突厥罢了。

算得了什么呢?

陈平安也就不拍马屁了,李世民似乎还是喜欢他的直言直语。

“陛下,现阶段,西征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既然开始向大唐的子民们科普西方之国,科普这个大地有多大。”

“也算是睁眼看世界。”

“其实,以后,也可以把封地往这些地方分封,一来,可以缓解中原之地土地兼并的隐患,二来,还能给大唐镇守边关,甚至是开疆扩土。”

“第三点,让西南、东南之地开发出来,以这富足之地,养着大唐的边军。”

“第四点,大唐也可以慢慢地把军事重地,向西南发展。”

“招收突厥勇士,让他们在这些地方为大唐打头阵,可以从这里接触西方。”

这样一来,大唐以后往西航行,也就不必再专门绕过马六甲海峡。

也就会更方便一些。

也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事业。

陈平安还为李世民讲述了千年之后的中原,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在马六甲海峡遇到的那些危险。

有了交趾之南这个码头,完全就不必在意马六甲海峡上暗藏的危险。

李世民听完,也就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后面发展的方向,也就可以做一个调整了。

贞观六年,在总结了贞观元年至贞观五年的五年规划的成果,又要制定贞观六年至贞观十年这五年的规划。

有了陈平安的建言,李世民也打算向东南、西南的岭南发展。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北之地乃是荒凉苦寒之地,根本就没有发展的必要。

不如大力发展岭南之地,在这里开垦荒地,多多迁移百姓,开发这些地方。

人多了。

地多了。

深山老林也就少了。

陈平安还有一个建言,为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黄河泥沙俱下,以至于河床被抬高。

可以在陇右道等地耕种树木,比如柳树、杨树、松树等耐干旱的树木。

千年之后,为了防风固沙,还在西北、东北之地种出来万亩防护林呢。

只是现在腾不出手来,还无法做到给钱,招工,培育树苗,种植防护林。

“你说,过几天,大唐邸报上,报道出来拜占庭帝国,还有这大唐疆域图,百姓们会是什么反应?”李世民有一些好奇。

任谁在知道了这个大地的真实面貌之后,恐怕都不会那么的淡然了。

陈平安想了想,回道:“陛下,臣以为百姓们可能先是不相信,甚至是惊诧。”

“等到了解了之后,可能也就理所当然了。”

“就好比这一次的浑天说之争,最后,百姓们在理解了浑天说的原理之后,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支持浑天说。”

“而既然已经能够接受浑天说,自然也就能够接受拜占庭这种西方的帝国。”

李世民点了点头。

……

李旦:我爷爷是皇帝,我爸爸是皇帝,我妈妈是皇帝,我哥哥是皇帝,我侄儿是皇帝,我儿子还是皇帝,哦,对了,我也是皇帝,还当了两次。

武则天死后,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

但是张柬之等人没能快速地巩固神龙政变的成果,以至于出现了韦氏弄权,武三思只手遮天的情况。

差一点儿让他们发动的神龙政变失去原本的保唐效果,被武氏给篡权了。

好在,李家还是有血性的人。

武三思最终还是死于李家子之手。

中宗死了。

睿宗被李隆基推举之后登基为帝。

景云元年,李隆基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

也是这一年。

大唐割让了黄河九曲之地给吐蕃,结果,吐蕃得到了土地,壮大了自己,还是继续攻打大唐。

上一次的史册也就写到了这里。

李世民看完,也比较在意,大唐又是如何抵御吐蕃的。

而景云二年,年初的时候,突厥向大唐头像,成为了大唐的附属国。

然后就是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之争。

至于抵御吐蕃的战争,根本就没有打响。

毕竟,这一年,朝廷争斗不断,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在争权,皇帝李旦就是一个老好人。

也是历史上少有,真的不想当皇帝的人。

登基之后,就听太平公主的,啥事儿都是听之任之,而到了景云二年,有着宋璟和姚元之等大臣维护太子李隆基,李旦就开始打算让太子李隆基监国。

朝堂之上的权柄之争还在加剧,自然也就顾不上边关了。

至于这公元712年,有着好几个年号,好在那帖子写的也算是详细了。

因为这一年,李隆基登基为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