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到是长孙无忌前来觐见,便直接宣召。
自从知道长孙无忌在他死后做的那些事情以后,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的态度也就有一些晦明晦暗了。
老狐狸长孙无忌也感觉出来,却并没有任何怨言,更没有什么动作。
自己失宠,很有可能是陈平安说了一些什么。
可是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这些年来也是兢兢业业,并未做错过什么。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他外戚的身份了。
长孙无忌对陈平安向李世民说了一些什么,导致他失宠有一些疑惑。
可如今陈平安圣宠正浓,府上还都是秦王府当年的亲卫,根本就不可能做什么。
所以,长孙无忌选择了隐忍。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外戚又如何?
他对自己的才能还是很自信,并且,还有着长孙皇后稳坐后宫之主。
太子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
有这一层身份,陈平安的那些言语,对他影响不是很大。
长孙无忌抱拳躬身施礼道:“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一脸严肃地挥了挥手,沉声问道,“辅机,可有甚要紧事?”
长孙无忌从袖笼里直接掏出一封奏章递给了李世民。
“边关急报,吐蕃大相禄东赞带队,整整三千人带着礼物往长安而来,边关不好拦截,只得派兵一路护送然后加急禀告!”
李世民一边看奏章一边皱着眉头问道:“吐蕃这是想要获得我们的支持,有意对吐谷浑下手吧?”
对于吐蕃这个番邦,在当初的沙盘推演上,大部分臣子的意思就是拉拢。
可从陈平安写出的史册来看,吐蕃这个番邦野心不小。
大唐几次西征吐蕃。
这并非是大唐好战,而是吐蕃攻打大唐边境都城,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陈平安说过,这就是大唐贞观年嫁了一位公主的原因。
汉朝时期,王昭君出塞,看起来是为了两国交好,为了平息战火。
实际上,这是助长了外敌的嚣张气焰。
在他们看来,中原之帝王把女子嫁给了他,那便是他的荣耀。
他通过中原公主的身份,来提高自身的统治。
而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给吐蕃带去了不少工匠,更为关键的是中原的文化,这其中囊括的实在是太多了,礼仪、礼节、礼教等。
吐蕃得到了这一次的文化和技术的补给,才会更为强大,然后有一统西域的趋势。
要不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吐蕃的气候条件比较差,远远比不上北地草原。
可能,吐蕃将会成为中原的第二个强大的敌人。
如今,要不是有所求的话,吐蕃占据地利,国力也不弱,根本求不到大唐来!
长孙无忌显然是早有准备,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
“陛下,微臣来之前翻阅了周边的情报,未曾听到吐蕃周边有战事将起的消息,倒是吐蕃去年刚刚新的赞普上位了,不知是不是新君对大唐示好。”
李世民是知道历史的,所以也就知道突厥这一次想要做什么。
随即冷哼一声,说道:“哼,狼子野心,向我们示好?”
“这都三年过去了,若是示好,早就应该派遣使臣,前来上贡。”
“不过是觊觎大唐的神兵利器罢了。”
要不是今年年初才取得了北伐的胜利,李世民都想要来一个三军定天山了,只不过,若是再起战事,不仅国力、军力吃紧,周边国家也会紧张,如若逼迫得太狠,恐怕会抱团对抗大唐。
长孙无忌有一些意外,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世民对吐蕃的怨念会这么大。
不过,又一想,当初沙盘推演的时候,陈平安好像也是如此。
说过吐蕃乃是狼子野心。
长孙无忌低着头,微微蹙眉。
陈平安对陛下的影响已经这么深了吗?
长孙无忌当即建言道:“陛下,臣以为,吐蕃可能是真心想要朝拜陛下,如今陛下为‘天可汗’,他吐蕃若是还不识时务,岂不是容易引起其他番邦不满?”
“更会引起我大唐的不满,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陛下,如今吐蕃派来了使臣,还带来了不少的贡品,我们若是直接拒绝了他们的朝贡,岂不是伸手打笑脸人?”
“这会让其他的番邦该如何看我大唐,又该如何看到陛下这位‘天可汗’呢?”
“大唐为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不应该先失了礼节。”
这一年才能到来的万邦来朝实际上并不是外交上的胜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唐无敌的国力、军力让周边的国家害怕了,但同时大唐包容的态度,让周边国家觉着似乎可以谈谈。
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却点了点头,说道:“嗯,辅机之言,却也不错,我等天朝上国,岂能先失去了礼节,以至于落人口实?”
“既然如此,那就好生招待吧。”
“不过,你们且记住,大唐的任何手工艺,都不得外传!”
“还是以前之国策,万事都需要对他们保密,谁要是泄露了,就休怪朕不客气了。”
“还有,吐蕃的使臣出关,也和其他番邦使臣一样,严加盘查。”
“若有一个工匠,被他们带走。”
“朕就要问问你们是不是收了他们的钱财贿赂了。”
长孙无忌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当即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陛下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
定然又是受到了陈平安的影响,不过,再一想,却也觉得有一些道理。
若是吐蕃偷学了炼焦和高炉炼铁法,回去就能够打造和大唐一样的百炼钢出来,到时候,大唐的神兵利器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效果。
须知道,这一次的北伐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很快取得胜利。
并且伤亡非常小,就是因为高炉炼铁法炼制出来的百炼钢的陌刀、盔甲等,质地都非常好。
这等技术,肯定是要严格保密,不能传出去的。
当即连忙抱拳道:“喏。”
等到长孙无忌离开了之后。
李世民又召见了杜如晦、房玄龄两人。
杜如晦的身体经过了孙思邈的调养,气色稍微好了一些,但是如今也已经卸任了尚书右仆射一职,加封莱国公,担任秘书监一闲职,却能入宫面圣,参与政事。
“房卿、杜卿,吐蕃递交国书要认我朝为宗主国,并缔交盟约,你们怎么看?”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已经听到了风声,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上报。
刚刚听闻长孙无忌前来觐见,就知道,应该是长孙无忌第一时间上报了此事。
也不知道,长孙无忌又是如何向陛下建言,而陛下又是如何决断?
不过,既然陛下又召见了他们,肯定也是想要听一听他们的看法。
那就实话实说呗。
“陛下,臣以为,吐蕃此举犹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吐蕃处于高山之上,路途遥远,属于易守难攻之地,且还有密宗立教。这等番邦,若是真心想要朝拜,于贞观年初,甚至是更早之前,就应该前来大唐,可是这些年来,吐蕃前来大唐的使臣也有,却没有如今这般规模之大,看起来是朝拜,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打探情报和试探我大唐之态度吧?”
“既然如此,臣以为,当将计就计,让吐蕃的使臣们看到大唐的繁荣昌盛和强大,也让他们血本无归!”
李世民这会儿真的笑了,杜如晦还是那个杜如晦,他的建言,比长孙无忌要好多了。
“甚好!”
房玄龄此时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对吐蕃的态度,也是在沙盘推演之后有所改变了。
当初,陈平安的一番话,那真的是点醒了很多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吐蕃也好、吐谷浑也罢,他们都是第二个突厥罢了。
中原的王朝强大无比,他们就俯首称臣。
中原的王朝懦弱无能,他们就兴兵入关,在中原烧杀抢掠。
中原之地,也有分分合合,也有战火纷争。
可是,性质不一样。
如今大唐想要长治久安,想要一个盛世,那就必须防止周边番邦们也随之学到了大唐的好手艺,从而壮大自己。
番邦的强大,只会形成外部的强大压力。
担心有一天,他们会入关侵略中原。
到时候,免不了,还是要有一战。
可是这时候的一战,必然无比艰难,因为番邦也学会了大唐的好手艺,可以打造出来神兵利器,甚至是更为强大。
唯有时刻防备,对一些能够强军强兵的工艺进行保密,绝不外传,也要防止中原的工匠们被他们带回去。
李世民开口道:“这两国之间相争,哪怕恨不得对方立马内乱不断、亡国灭族,但见了面照样也得称兄道弟。”
“就好似这商贾之间的利益之争一样,商贾之争是为了利,这两国之争何尝不是为了利?只不过一个是小利一个是大利而已!”
陈平安一直在给李世民上课。
而如今,李世民在给自己的臣子们上课。
“吐蕃这一次前来,所谋肯定不小,打探情报是一方面,恐怕,也有意想要和亲。”
“你们且想一想,吐蕃既然想从我大唐这儿得利,那不妨反过来猜到,松赞到底想要什么!”
这就是陈平安的换位思考法。
李世民也是学会之后,经常拿来用,效果也不错。
杜如晦和房玄龄倒是沉思了一番。
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一个问题。
吐蕃想要什么?
陛下好像已经说过了,他们也提到了一些。
吐蕃想要打探情报,想要看一看大唐的态度。
同时,也想要知道,大唐如今有多强大,又有多少兵力?
其次,很有可能就是和亲了。
李世民想象着陈平安当初的那些话语,接着继续说道:“你们有言,吐蕃之地处于高山,气候恶劣,比较贫瘠,比不上草原之地。”
“那么他们是不是想要一块好的地方?”
“其次,他们是不是想要寻求物资?”
“有了物资就可以养活更多的百姓,也可以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又或者是养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再然后,便是看一看大唐的态度,想要来一个合纵连横,攻打吐谷浑,占据那一片草场,壮大自身?”
“还有和亲,好获得大唐的馈赠?”
“也就是……公主的嫁妆!”
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自家没有别家有,不能买不能借的,那就只能抢咯。
李世民说的都在理,也很有这个可能。
不过,如今大唐强大了。
吐蕃那等贫瘠之地,真的会有这么大的野心,这么大的布局吗?
或许,对方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朝拜天可汗,以及和亲呢?
“故此,朕倒是觉得吐蕃主动派遣了使臣前来朝拜,便是存了狼子野心,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增强国力!而且是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增强国力!”
“吐蕃此番更有可能是想要在大唐寻找如何种地、冶铁、兴修水利的各种知识!”
“学习大唐是如何很快强大起来的,学习大唐又是如何治国理政的,学习大唐又是如何民富国强的。”
“只要是学会了,拿回去用,必然能够改善他们那贫瘠的先天之不足。”
李世民说出这些话来的时候,也是斩金截铁,不容置疑。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不过是结合了陈平安所写史册,再加上,这三年来,接受陈平安的那些信息的狂轰乱炸,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如今,吐蕃要是再一次和亲?
不可能。
大唐岂会把自家的公主嫁过去,过着贫苦的生活,跟着一起受苦受累。
结果,吐蕃得了好处之后,却不感恩,还要攻打陇右之地!
这岂不是养虎为患嘛。
李世民根本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会儿手都有点抖,不是激动的,是吓的!虽说他们对于大唐的将军很自信,对于大唐的军士也很自信,从不害怕任何敌人。
但是谁乐意用自己的养分滋养一个敌人出来啊?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仅仅是吐蕃派遣来使臣,其后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关键是,李世民这般态度,也是多少有一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可如今吐蕃这就是要这么干啊,这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交情,都是利益往来!
真要是如此,那还有睦邻友好之番邦吗?
大唐如今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真就要这么无端猜测对方一个朝拜是否还有阴谋?
是不是,有一些过了?
先是害怕,觉得养虎为患,可是然后却又觉得是不是过度猜疑,陛下的疑心病太重了。
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李世民毕竟是看到了史册,直到吐蕃后来的一系列动作。
更看到了后来的唐朝连番征战吐蕃,并不是想要开疆扩土,而是一直在防御。
贞观十二年,松州,吐蕃入寇,唐军奇袭取胜,吐蕃遣使谢罪。
龙朔二年,吐蕃进攻龟兹。
麟德二年,吐蕃占领了西域大部分地区。
咸亨元年,大非川,吐蕃入侵,唐军战败,丢失安西四镇。
这些战争,李世民记得清清楚楚呢!
杜如晦和房玄龄也就懂了,这一次,吐蕃的使臣来了,好生招待。
可若是他们想要和亲,那是不可能的了。
而他们若是想要得到炼焦、高炉炼铁法,更是不可能,若是他们暗中求取,又或者是暗探巡查,说不得,还要流血死人。
既然是朝拜,那就老老实实地朝拜吧!
李世民沉声道:“杜卿身体不适,此事,房卿一定要上心,吐蕃的使臣来了,好生招待便是,不要失去了天朝上国的礼节。”
“至于其他,吐蕃之使臣旦有什么异常举动,都需上报!”
“他们既然是来朝拜,那就要有朝拜之诚心!”
杜如晦和房玄龄抱拳道:“喏。”
之后。
李世民又是召见了高士廉、李勣两人。
也把他的意思说道了一番。
表明了态度。
最后,也就到了陈平安这里。
“陈卿,造船厂的事儿,筹备得如何?”
陈平安抱拳躬身道:“陛下,将作监已经找到了不少会造船的工匠,但是想要造出能出海的船只,还需要一些时间。”
“臣预估,明年中旬应该是可以开建一个小型造船厂,然后建造能够出海的海船。”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吐蕃派来了使臣,如今已经进入关中,不日就会到达长安。”
“朕记得,史册上,吐蕃先是和亲,后来又反攻大唐,双方多次交战。”
“你当初也说过,和亲看起来是维护了两国之间的情义,实际上,只有吐蕃一方得利吧?”
陈平安回道:“是的,吐蕃的松赞娶了大唐的公主,提升了自身的威望。”
“松赞此人也是一位贤德之君,可他毕竟是吐蕃的松赞,而不是大唐的臣子。”
“吐蕃因为松赞和禄东赞的治理而慢慢地强大起来,以至于在后来,有了反攻大唐的实力,先是占据了西域之地,然后攻打大唐边关,好入侵中原之地。”
“而吐蕃和大唐之间的争斗,一直持续到了唐朝末年,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