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朕摊牌了

李世民看着陈平安的神色,就微微蹙眉,对方的表现,似乎有了一层疏远。

他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让陈平安认为他是一个乱杀无辜的人。

可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也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这把刀,必须举起来。

挥了挥手。

让起居郎离开了大殿

同时,也让郭安关上了殿门。

“你想怎么看待朕,朕都无话可说。”

“武氏所做那些事情,放在任何一位帝王身上,恐怕都容不下她。”

“朕问心无愧!”

陈平安抱拳道:“陛下,臣……。”

李世民眼看着陈平安似乎有什么言语,便又连忙解释了一下。

“陈卿,你既然来自于千年之前,对于那段历史,必定也更为熟悉吧?”

“世人肯定也多有言语吧?”

“武氏掌权之后,做的那些事情,若是真的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朕也就不说什么了。”

“可是,你看看武氏是如何做的?”

“她以小人手段,笼络了一些大臣,并且欺瞒李治,最终掌权。”

“登基为帝之后,又以酷吏祸乱朝纲,败坏风气。”

“这样的人。”

“就值得你来同情吗?”

陈平安愣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问出这一句话来。

总有一点儿别扭感觉。

大唐的帝王,千古一帝李世民,问他,武氏值不值得他同情?

这不应该是他自己问自己才对吗?

这句话,从一个帝王口中说出,总有一种不现实的魔幻感。

可又一想。

自己一开始,就在李世民面前摊牌,自爆穿越者身份了。

这三年来,也是在李世民耳边吹了不少风。

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什么邸报引导舆论,什么市场经济、货币价值、商业发展、内销转外销、工业革命等等。

几乎是把千年之后的大部分知识,一股脑地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要是还不能参悟一些道理,学会一点儿皮毛,那他就不是李世民了。

违和感的后面,好像又很合理。

陈平安的脑海里面,就好像是一场风暴,思绪混乱,想着李世民怎么问出同情之词。

却又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同情武氏一家。

然后,又想到了非常经典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一辆火车驶来,即将进入岔道,而你,掌握着火车进入岔道的路径,而这时候,一条岔道上有一个人,一条岔道上有五个人。

你将会如何选择?

是让火车驶向那一个人,救下五个人,还是让火车驶向那五个人,救下一个人?

好像,大部分都会选择救五个人。

这就是著名的列车困境问题,如今也是一样,是牺牲‘武氏’,让李世民出一口气,也能把不稳定因素,提前给清除掉,从而促成天下太平。

还是说,为已经死去的‘武氏’讨一个公道?

那这个公道又该怎么讨?

说李世民不仁,仅仅是因为他的史册,就举起手中的屠刀,乱杀无辜?

那罪魁祸首不就是他陈平安吗?

最该死的那个人,不就是他陈平安吗?

而且,‘武氏’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真的就值得他同情,值得他去为‘武氏’讨回一个公道吗?

李世民的这个值不值得,倒是真的把陈平安给问住了。

是啊。

值不值呢?

‘武氏’在历史上所做的那些事情,真的不值得同情。

可是,这个‘武氏’好像也还没做出那些事情来吧?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陈平安又想到了,前世还有一个词,叫做‘圣母’,自己现在这状态,好像就有一点儿圣母吧?

‘武氏’就算是还没有做出那事情来,不还是因为自己的到来,产生了岔路了吗?

这个‘武氏’就不是‘武氏’了吗?

她诛杀李氏诸王的时候,也没见谁要为李氏那些诸王等,甚至是无辜之人,讨回一个公道吧?

至于李隆基……?

呵呵。

此人也是奔着皇位去的。

陈平安发现自己的纠结也是没什么道理的。

古往今来,都是成王败寇。

你想要为‘武氏’讨回一个公道,可若是你在‘武氏’一朝,怕是直接就被酷吏给干死了,她会为你讨回一个公道吗?

至于这公道……。

就真的是公道吗?

‘武氏’诛杀了李氏诸王。

李世民诛杀了‘武氏’一家。

这叫做冤冤相报。

最多,也就是自己的手中好像是沾染了鲜血。

陈平安抬起了头。

李世民就这么安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陛下,臣只是以为,陛下因一时之气而动刀,有失冷静。”

“昔始皇帝,奋六世余烈,文治武功,垂范千古。然因为暴政不断,未在天下一统之后,施以仁政、安抚民心,故此二世而亡,当以史为鉴,以鉴为镜,方能承前启后,兴我大唐。”

“夫哀而不鉴,乃大患之源也。哀者,痛定思痛,情深意切,然若无鉴心,则痛难久持,哀易成怨。怨之所生,害于家国,乱于人心。故曰:‘哀而不鉴,是谓大惑。’”

“陛下,臣之所以写史册,只为利于陛下可当鉴古知今,察今思古,以古鉴今,方能避祸趋福,安邦定国。”

“陛下英明睿智,开创贞观之治,四海升平,百姓安居。然其后世子孙,或有骄奢淫逸,或有昏聩无道,皆因不鉴前车之覆,不重祖宗之训。”

“最终才有了武氏之祸,以至于皇权旁落,国祚因此而断,酷吏当道,忠臣不得善终。”

“故吾辈当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明得失,知兴替,方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夫鉴者,乃洞察事物之本源,明辨是非之关键也。鉴古可以知今,鉴人可以知己。鉴者,如明镜高悬,洞察秋毫,方能洞察世事,明辨是非。故吾辈当鉴古知今,鉴人知己,以鉴为镜,方能照亮前路,引领未来。”

“哀而不鉴,则痛难久持;鉴而后兴,则家国安泰。吾辈当以史为鉴,以鉴为镜,铭记教训,方能兴我大唐,再创辉煌。”

“陛下若是只为图一时之痛快,出一口恶气,便举起屠刀。”

“从此之后,却不铭记教训,依然我行我素,不知储君之重要,皇位传承之稳固,必将还会出现另一位‘武氏’!”

李世民站起来了。

他抱拳,朝着陈平安微微施礼道:“陈卿,受教了。”

陈平安连忙躬身,说道:“陛下,使不得,当不得。”

李世民却直起身,笑了。

“哈哈哈。”

“如何使不得,如何当不得?”

“陈卿以赤子之心劝诫,朕若是左耳进、右耳出,辜负陈卿一片诚心实意,那才是最大的过错!”

“后人哀之而不鉴,朕若是只以为‘武氏’有野心、有手段,便要拔刀。”

“从今往后,就高枕无忧,那便还会出现‘武氏’、‘张氏’、‘刘氏’、‘吕氏’……!”

“亡大唐者,也并非是那‘武氏’,其根本原因,在于朕!”

说到这里。

李世民又坐了下来。

还招呼着陈平安也坐下来。

然后继续道:“朕行玄武门一事,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又因为朕未曾教导好李承乾,稳固太子之位,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太子谋反之事,最终,皇位只能传给年幼的李治。”

“而朕对于李治的教导,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甚至是可能都未曾悉心教导。”

“所以,李治在处理朝政之时,虽有手段,却还是不够。”

“以至于,他更相信‘武氏’。”

“因为武氏有谋略,有手段,可以给李治排忧解难,深得李治之心。”

“武氏此人,能够善于把控人心。”

“李治又是疏于教导,帝王心术比不上武氏,所以,也就慢慢地被武氏掌控。”

“这才酿成大祸。”

“故此,武氏之祸的源头,其实还是在朕之身,而非一个‘武氏’。”

李世民认认真真、情真意切地看着陈平安,问道:“陈卿,然否?”

陈平安回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还是陈平安觉得他乱杀无辜,从此之后,不愿意继续辅佐他。

又或者是,两人开始离心离德。

李世民想要继续看着史册,看着大唐之后的历史进程又是如何?

他也想要陈平安脑海里面装着的那些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及科学技术。

他不想因为一个‘武氏’之死,失去了对他最最重要的臣子。

历史上,武氏之祸,就让大唐国祚改了姓,如今,要是还因为这个‘武氏’,让他失去了一位重臣。

多少有一些得不偿失。

然而,这一口恶气,李世民又不得不出。

他咽不下。

所以,李世民还是先举起了刀,然后再想办法安抚陈平安。

好在,陈平安能明辨是非,知道他的心思,更没有同情‘武氏’。

在李世民看来,‘武氏’在史册上做出那些事情,而如今,他举起刀,便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他杀‘武氏’有错,那‘武氏’做的那些事情,就无错吗?

“陈卿,朕并非好杀之人。”

“今后也会好生地教导李承乾,让他成为一位合格的大唐储君。”

“并且,也会和他言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让他好生教导其子。”

陈平安还能说什么呢?

李世民的刀都已经收起来了。

‘武氏’一家的血迹都可能被清理好了。

这时代,死那么几个人。

也很正常。

李世民的一句值不值,也让陈平安想明白了。

他一开始的摊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

难道就因为这件事情,就不再去实施他的五年计划,去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从而不白来一趟?

车轱辘往前转,人要往前看。

陈平安选择了救五个人。

……

陈平安心理还是多少有一些不得劲儿,最后还是打算让自己忙起来,忙得昏天暗地,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也就不再纠结‘武氏’之死。

水泥工坊的工艺要进一步改进,用石灰石、石膏、黏土作为原材料,烧出来的水泥灰,质量一直都没有合格,但是每一次烧出来的水泥灰,质量也都在慢慢地提高。

造船工坊的船只,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工匠们也是加急加班,刨木头的刨木、打磨的打磨。

玻璃工坊正在改进琉璃镜,用上了合金金属,也就是加上了铁粉什么的,减少白银的含量,降低琉璃镜的成本。

还有,打造琉璃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琉璃杯也是高档产品,可以卖出一个很高的价格。

专门赚取有钱人的钱,再补贴到将作监这边。

这种模式已经成型了。

将作监的官吏们也学会了,还和一些商贾形成了长期合作。

当然,这些商贾之中,必定会有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商贾,其次就是王公贵族、勋贵们的商号了。

所以说,权贵权贵,有了权,自然也就有了富贵。

很多工厂的数据,还有各种项目进度,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得汇总陈平安这里,最终经过他分析、判断以后再转交给下面人执行。

这样一来,再好的身体,再好的精神气,如今也冒出了一圈淡淡地黑眼圈。

累一点,心理也好受一些。

……

东宫。

此时的李承乾,和以前那个一板一眼、沉默寡言的李承乾,有一些不一样了。

其实,在这之前的李承乾,也并非是完全缺失了父爱和母爱,没了亲情。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爱,那是自然没话说。

真正失去了宠爱,也是在李承乾瘸了之后,以及李泰、李恪的表现,形成了对比。

以至于李世民开始动摇起来,然后就有了想要废太子的心思。

有这个心思也就罢了。

关键是,还要说出来,然后传到了李承乾的耳中,作为当事人,李承乾自然也有说法了。

九岁的李承乾,或许只是想要得到李世民真正的认可,在几位太子少师的教导之下,要守规矩,要尊礼节,成了老大人的模样。

十二岁的李承乾,已经有了笑容,也活泼了一些。

李世民对他的夸赞多了。

又带着他处理政务,还会给他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好处。

什么叫做言传身教?

这才是真正的言传身教。

李世民也是通过陈平安所写的史册,明白了这一点,并且也及时采纳,并且做出了改正。

他不想‘武氏之祸’再一次上演,让李家的江山社稷,被一个女子给夺走了。

以至于,李家成为了天下笑柄。

李世民也是非常用心,只有把这一些道理,一些手段掰碎了、揉烂了,李承乾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每一个决定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会给整个大唐江山社稷带来一定的变化,是不能胡来的。

同时李世民也会和他说明白,若以后一旦他执掌了整个大唐,那么他的一个决定甚至会牵扯到千千万万人的衣食住行甚至生命安全,所以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李承乾也不愧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种,原本以为这年纪的小孩子根本接受不了这些东西,说这些,可能太过于深奥。

一个十二岁的孩童,又那里懂得这些?

但是,不要小瞧了古人,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人比较早熟。

在现代,可能还有一个说法,早熟的人通常都比较晚熟。

但是在大唐这样一个时代,早熟就是早熟,十二岁,已经是相当于千年之后的二十多岁了。

李世民十几岁的时候就结婚,十九岁的时候,坑了李渊一把,让他不得不举举旗造反呢。

而千年之后的十九岁,还是一个双眼透露着纯真和无邪的大一新生。

这是能比的吗?

十二岁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的教导之下,已经开始处理政务,并且懂得如何玩儿平衡之术了。

同时,李承乾原本就是个听话孩子,如今体会到来自于李世民的父爱以后,对于自己的父亲、母亲也越发的孝顺了。

毕竟在他看来,李世民还是宠爱自己的,他就是自己的靠山,是天下明主,也是他要学习的对象。

谁家父母不是望子成龙?

普通家庭尚且如此,何况是天下第一的皇家?

家风的说法,在唐朝也有,但是这个说法的推广力度并不大。

李世民也想要有一位合格的储君,将来可以继承自己的皇位。

却又担心,太子权柄过大,会威胁到他自己。

这种担忧就算是到了清朝,都是依然存在的,皇帝防备皇子,就好像是防备着敌人差不多。

有一种,既要又要的心思。

想要一位储君将来可以接下自己的皇位,并且能够守住这个皇位,不至于一个败家子坐在这皇位上,直接葬送了江山社稷。

却又要太子乖乖听话,还十分孝顺,不会被逼谋反。

可是,太子再孝顺,他终究是太子,是处于权力争斗旋涡里面的人。

太子想要挣脱,想要安安稳稳地接手皇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又不想有一个从龙之功,谁又不想趁此时机,加官进爵。

大臣们也是非常上进的啊。

还好陈平安出现了,不再是一本本经史子集,不再是坐在房间里咬文嚼字。

李世民开始把李承乾带在了身边,直接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让李承乾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作为一个帝王,你觉得只是以仁政治国,这个江山就会稳固,黎明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吗?”

父子两人喂着池塘里面的鲤鱼。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话,想了想,摇了摇头,回道:“父皇,孩儿记得您当初有言,要依法治国,才可安邦。”

“所以,只是仁政,不加以法度,那些盗贼、凶徒等横行霸道,依然会祸乱地方。”

显然,在李世民的培养下,李承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