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我用杠杆来举鼎,穷想富 富想路

有一些内容,这些三十好几的工匠们学了也没啥用。

还会让他们更加迷糊。

力学的内容算得上是和他们的日常息息相关,比如杠杆原理、受力分析、液压、浮力、振动、碰撞……等。

“大家再看,我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是一项能够改变我们劳作方式的知识——杠杆原理。”

陈平安从一根普通的木棍开始讲起,他拿起木棍,一端轻轻放在地面上作为支点,另一端则放置了一块石头。

他解释道:“这便是杠杆,当我用手在木棍的另一端施加力量时,看似沉重的石头便能轻易地被抬起。这便是杠杆原理的奥秘所在——它允许我们用一个较小的力,通过合适的杠杆比例,来移动或举起一个较大的重量。”

接着,陈平安用更通俗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井边打水的辘轳、农夫耕田时使用的犁杖,甚至是孩童们玩耍的跷跷板,一一阐述杠杆原理的应用。

他强调,只要合理设计杠杆的长度和支点位置,就能极大地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有了这个杠杆原理,一个人甚至是可以做到和古籍记载的那般,来一个霸王举鼎。

工匠们听得入神,他们中有人开始尝试用木棍和石块模仿陈平安的演示,脸上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更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意识到,这项原理若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将对锻造、建筑、农业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平安见状,趁热打铁,又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不同形式的杠杆,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杠杆的长度和支点位置来达到最佳效果。

他还鼓励工匠们发挥创造力,将杠杆原理与其他机械原理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实用且高效的工具。

这就是力学。

大唐的高级工匠们其实在日常的创造中,也用到过力学相关知识。

但是他们无法去解释这种学问。

只是当做是先辈们的经验,还有一些,更甚至是某一些人的拿手绝活儿。

也就是说,有一些可以用力学来解释的手艺,成为他吃饭的本事。

真要是论起来,中原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若是都能够很好地流传下去,思想还能再开放一些。

中原之地绝对会成为这个大陆的霸主。

可惜,这个世纪,中原有着辉煌的大唐王朝,其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都超过了西方,更是超过了美洲。

却因为天下大势的分分合合,最终还是没能屹立在这个大地上。

陈平安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百姓们的思维可以放开一些,也就是使知之。

而能让百姓们的民智慢慢地提升的方式,最好就是普及义务教育。

唯有得到了教育,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提升民智。

但是以大唐现在的国力,是没办法做到义务教育的,别说九年了,就是六年都不太可能。

李世民也说了,到现在为止,州学的学院都还只有一百多个。

还有很多州都没能建立州学,能够让学子们有一个大大的学院,学富五车的老师,良好的学习环境。

州学都没能普及,县学都还没能推广,谈及什么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平安也知道不可能。

他只能是先教这些工匠们,等到他们五十多岁了,那时候,县学也差不多能开始推广了。

这些个工匠说不定还能够出去,在那些个学院里面担任夫子。

以将作监现在的规模,每一年招进来的工匠也是越来越多,以后将作监成为了大唐最重要的官署。

那么,科举取士之中,必定是要另外再设一科——工科。

这么一来。

将作监的工匠们绝对是非常吃香的一个官署。

年轻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发明创造,得到嘉奖,有机会得到官职或者是爵位。

相比较去地方上当一个县尉,然后当个一辈子。

那还不如在将作监这边参与发明创造,说不定,创造出来一个利国利民之物,到时候得到了嘉奖,博了个爵位呢?

等到了老了,精力不足了。

再去地方上的学院,担任老夫子,教导学子。

岂不是也能够和那些名士一样,有桃李满天下的机会?

爵位有了。

名誉也有了。

身份、地位也都有了。

绝对能够成为大部分的人的首选之路。

在陈平安来到大唐之前,又或者是说历史上,工匠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士农工商,这工匠的地位还不如商贾呢。

隋炀帝东征高丽的时候,在北海造船,可是损失了不少工匠,后来造龙舟也是。

而陈平安来了大唐,扩建了将作监。

完全就相当于是以身作则,让天下人重新认识了工匠,认识了工匠这一职业。

有人传言,陈平安乃是当代墨子。

甚至是长孙无忌等人都有一些怀疑,之所以查不到陈平安的来历。

就是因为他乃是墨家之后,当代的墨家巨子。

大唐立国之后。

墨家终究是忍不住了。

让陈平安为当代行走者。

代表墨家。

可是,七年过去了。

也没见到陈平安举荐第二个墨家之人,也没见到墨家子弟出仕。

倒也有一些奇怪。

对于陈平安的身份的猜测一直都有,到迄今为止,谣言越来越对,传闻越来越多,大家又都习以为常了。

……

开元二十九年,原本因罪要被处死的安禄山,被李隆基赦免了。

然而,这位竟然还能够继续当官,开始一路贿赂,最终得到了节度使之职。

可以说,命运的齿轮已经在加速了。

公元742年,李隆基改元天宝,从今之后就是天宝年。

而天宝三年,李隆基抢了寿王的王妃杨太真,是为杨贵妃。

天宝五年,宰相李林甫开始重用酷吏,在朝中铲除异己,同时,安禄山也在努力上进。

当李世民看到李隆基竟然抢了寿王的王妃的时候,就是眉头一皱。

上一次,对李隆基大为失望,还是一天杀了三个儿子。

如今,又抢了寿王的王妃。

若论薄情寡义,李隆基甚至是比李治还要无情。

李治还会宠爱太平公主,在废了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之后,也没有因为用完了武氏,就直接狡兔死、走狗烹。

而李隆基呢,张柬之等人力举他为大唐太子,扶着他上位,登基为帝。

结果事后没多久,李隆基就利用武三思而罢了他们。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帝王而言,可能有一些无情了,手段低劣了一些。

如若是李治等人,可能觉得很正常。

毕竟,张柬之等人已经是功高盖主了。

皇帝对于这些功高盖主的大功臣,一般不会主动去打压他们,又或者是下罪于他们。

这样显得皇帝昏庸,不讲义气。

一般,皇帝会扶持一个奸臣,让他和这些大功臣们斗法。

等到奸臣把大功臣给斗下去之后。

皇帝再出面,问罪于奸臣,把他给杀了,来平民愤。

这样一来,就能够显得皇帝英明神武。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李隆基除掉张柬之等人的手段没什么错,就是这时间上太急了。

好在,这时候,经历了武周之后的很多人,都渴望大唐能安宁下来。

大家也都认了。

张柬之等人的死活,和大部分百姓们的安宁日子,是没有冲突的。

就是抢了寿王的王妃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无情,也实在是没眼看。

李世民直接把史册丢在了桌子上。

“李大亮在工部视察,北地修建长城的工程问题比较大,为了北地长城,朕已经安排了褚遂良去巡察了。”

“他倒是对这州州通的官道大为赞赏,说是百姓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了。”

“以前,从京师到冀州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如今能够省去六天的时间。”

“各地百姓都对这官道赞不绝口。”

陈平安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这官道更利于商贾,至于各地百姓,恐怕还没有便利到他们。”

李世民疑惑道:“为何?”

陈平安解释道:“陛下,现在的百姓们其实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前往其他州城,还需要路引。”

“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百姓们肯定是不太愿意出行的。”

“而往来最为频繁之人,应该就是行脚商了。”

“行脚商可位居第一,然后就是其他的商贾,再然后就是学子、官吏、官差、农工等。”

“百姓们出行,用双脚往来州城之间,可能需要好几天。”

“这么长的时间就会劝退很多百姓。”

李世民听完,也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你也说过,想要富、先修路,这路修好了,本就是最先方便那些行脚商。”

陈平安道:“陛下,其实,方便了行脚商,也算是方便了百姓。”

“等以后,这出行工具越来越多,甚至是有着可以带动十几人出行,几十里路,也就只需要十几文钱。”

“出行的人就会多起来,若是只需要几文钱,出行的人会更多。”

“而现在,行脚商们往来更为方便,他们就可以选择买卖保存期更短的货物。”

“百姓们也会赚点养家糊口的钱。”

“千年之后,每一次的节假日,官方还会报道这一次的旅游出行人数。”

“因为旅游出行的人数越多,也就代表着百姓们的日子更富裕。”

“毕竟,有了钱才能出行。”

八年的时间。

大唐十道的官道经过了拓宽、硬化、架桥之后,确实是方便了不少。

从京师到冀州这一条路,就方便了沿途经过的村落、县城、州城。

官道经过的村子,村民们出行也就方便很多。

特别是有一些地方,架了一座桥梁以后,百姓们出行也就不必要翻山越岭,选择从最窄的河道过河。

这种方便,自然也是一个方便。

唐朝时期的城市,尤其是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是政治权力的集中地。

城市内部布局往往以体现政治权力的官邸为中心,如“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模式,显示了城市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城市的行政等级也决定了其政治地位,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政治资源分配上存在差异。

相比之下,乡村在政治上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和基层治理的职能。

历代王朝为了加强统治,往往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将富强之士举家迁到都城及其他城市,这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政治中心地位,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政治不平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工商业聚集的地方和商品交易中心。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一些地方政治城市如扬州、成都等,依靠经济实力有效提升了自身影响力乃至政治地位。

乡村经济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

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

而且,州城居民包括官员、商人、手工业者等多种职业群体,形成了相对复杂的社会结构。

州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更为多样化和现代化。

同时,乡村社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民为主。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较为传统和保守。

城乡之间的社会结构差异也导致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平衡。

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陆路交通发达,大运河的开通也为商品贸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然而,这些交通和通讯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相对较差。

州城是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设施。城市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乡村地区的教育和文化资源相对匮乏,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所以,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差异化的存在,从古代延续至今。

只不过,千年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促使着城镇化发展,乡村人口大迁徙。

陈平安觉得这种大迁徙其实也一直都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