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李世民的国字号造车坊

“崔卿所言不错,这蒸汽机车事关重大,自当成立一个专门的官署来进行研究。”

“至于让商贾们参与其中?”

“此事有待商定。”

李世民一句话,就让崔民干等人傻眼儿了。

啥意思?

陛下这是不想要卖许可证了?

那他们还怎么造出蒸汽机车呀?

岂不是赚不到这种惊艳世人的蒸汽机车的钱了吗?

王珪连忙谏言道:“陛下,臣以为,正因为此事事关重大,乃是利国利民之物,更应该万民参与其中。”

“就像是电灯一样,有了天下所有的工坊的参与,才发现了钨丝。”

“有了钨丝,才有了如今可以推广开来的电灯。”

“故此,这蒸汽机车也可以让天下有手艺的工厂参与其中,说不定,还能解决很多难题,造出更好更便捷的蒸汽机车。”

马周却在这时候躬身道:“陛下,臣以为,蒸汽机车制造成本非常大,而且,以后若是上了路,要是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蒸汽机车,也会造成道路的拥挤,甚至是还会出现一些意外。”

“故此,应该由朝廷成立一个单独的官署,对蒸汽机车进行研究和制造。”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以后在官道上行驶的蒸汽机车都是一个大小。”

“这样也能有利于朝廷对于蒸汽机车行驶之时的管理。”

马周不愧是马周。

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

其实,他本意也是想要支持李世民。

因为他相信李世民之所以突然不卖蒸汽机车的许可证,必然是有着其道理和原因的。

而且,李世民必然是和赵王陈平安一起商讨过的。

他选择相信李世民和陈平安两人的决策。

从这个点出发,想到了蒸汽机车的大小不一,以及以后在道路上行驶的时候会造成的意外。

毕竟,那可是非常大的蒸汽机车,一开始的速度也不慢。

这要是控制不好,撞到了人。

非死即伤啊!

故此,马周以此为由,支持李世民建立一个官署,专门研究蒸汽机车和制造蒸汽机车。

这个官署甚至是可以去管理人力车、三轮车、马车等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规则、规定、出现的意外情况等。

这些年来。

大唐长街上的人力车很多,城外的三轮车和马车也比较多。

现在蒸汽机车出来了。

以后城外的蒸汽机车也会很多。

这种蒸汽机车多了,行驶的时候,速度有比较快,两辆车相遇,躲避不及时,肯定会撞上的。

到时候,这个官署就可以出面负责处理这种意外事故了。

李世民双眼一亮。

马周说的不利于蒸汽机车的管理,还有大大小小的蒸汽机车。

陈平安确实是提到过,但是他没有想到马周没有参与其中,却还能想到这一点。

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大唐贤臣。

站在前面的陈平安也是一样,没有想到马周是第一个想到这一点的人。

既然马周站出来了。

他也就不能让马周独树难支。

“陛下,马尚书所言不错。”

“若是把蒸汽机车的许可证卖出去,到时候那些私人的工坊,为了能够把蒸汽机车卖出去,必然会按照买家的要求进行定制。”

“要么就是大了,要么就是非常小的,要么……形状奇特。”

“形状奇特倒也没什么。”

“可要是造出来非常大的蒸汽机,再造出来非常大的车厢,形成巨大的蒸汽机车。”

“这种蒸汽机车上路,很容易就压坏了路面,还有桥梁。”

“还有一点就是,蒸汽机车上路之后,速度比较快,两辆车相遇,甚至是多辆车相遇,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朝廷成立一个专门的官署,不仅要负责蒸汽机车的研发和售卖,还要负责蒸汽机车的事故处理。”

“比如,蒸汽机车坏在了半道上,要有人可以去维修,又比如,多辆蒸汽机车相撞,这个官署也要安排人去定损,以及调查是哪一辆车主责。”

“主责的车辆是要进行赔付的,不可能因为他的失误导致了多辆车相撞,把车撞坏了,却不赔偿。”

“一辆蒸汽机车的造价,也是几十万贯呢。”

陈平安站出来表示不卖。

王珪、崔民干等人是真的没办法了。

毕竟,这蒸汽机车是陈平安造出来的,自然也是他说了算。

再加上,陈平安如今的威望可不低,声望更不低。

他们的反对在其他人看来,那完全就是真的为了一己私利,想要蒸汽机车的制造许可证。

更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新奇的交通工具。

他们不了解。

也没办法在现在就想到能够完全反驳陈平安的观点的点。

只能是低着头,不说话了。

李世民坐在高台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就按照赵王所言去做,蒸汽机车才研发出来,想要量产和上路,还要一段时间。”

“而且,在正式上路之前,也要有一个规定。”

“不然,这么重的蒸汽机车真的压塌了桥梁,不仅损坏桥梁,让百姓们出行不利,还会造成意外,甚至是人员死亡。”

“先出规定,广而告之,再让蒸汽机车上路。”

“至于成立官署,就交给工部。”

诸位大臣们连忙躬身道:“喏!”

等到散了早朝。

想一想。

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工部这边今天算是长脸了。

“马公今日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让我等佩服啊!”工部侍郎亲自给马周泡茶。

马周回道:“我也是实话实说罢了。”

另一人连忙道:“马公之急智,我们是比不得的,当时,我们也是绞尽脑汁,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这些点啊。”

马周道:“谬赞了。”

然后就开始讨论正事儿了。

李世民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和制造蒸汽机车的官署,以后还要管理在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

现在把这个国策交给了工部。

那么,这个官署也就属于工部了。

工部如今的二级官署、地方官署也不少,再来一个特殊的官署,还要有研究和制造,就和一般的二级官署不同。

讨论了半天。

众人也没一个万全之策。

马周放下了茶杯,在众目之下,定声道:“这样吧,我去向赵王请教一二。”

其他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好呀,好呀!”

“对,是该向赵王请教,想来,赵王一定会有一个万全之策。”

“说不定,赵王就等着呢。”

众说纷纭。

不过,马周觉得这件事情,陈平安和陛下肯定是有商讨过。

马周这就起身,去了将作监。

陈平安也确实是在将作监这边,正在挑选着人手。

因为这个官署以后肯定是会成为交通部,成为一个真正的官署。

普通形的蒸汽机车技术,最后还是会下方,给那些人一点利益,参与其中。

不然,仅仅是一个官署去研发,一开始还可以,时间长了,怕是就没有那个动力了。

毕竟,在制造蒸汽机车的工坊上面则是官署,一个官署免不了会有一些灰色。

故此,陈平安不能让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只适合搞科研的人,去新成立的官署。

要让既掌握了技术,却又会来事儿的人,把这些人分出去。

不仅可以减轻将作监这边的明争暗斗,留下心思纯粹,一心都在科研之事业上的人,把那些一心想要上进的人,给分出去,去蒸汽机车官署。

也算是仁尽义至了。

“少监,马尚书来了。”

陈平安看着手中的名单,点了点头。

“嗯。”

到了会客厅。

见到了坐在那里的马周。

马周一见到陈平安走进来,就连忙起身,行叉手礼道:“见过赵王。”

陈平安坐在主位,说道:“不必多礼。”

等到马周坐下。

陈平安就让田季把他准备好了的书册,放在了马周身边的桌子上。

“你看看。”

“这个就是建立蒸汽机车的规划书,我把这个官署叫做交通部。”

马周一边看,陈平安一边简单的讲解。

“何谓交通部?”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管理交通的,这个职权就主要在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蒸汽机车等车辆。”

“我会把将作监这边已经掌握了如何制作蒸汽机车的少匠们分出来,安排在新的官署。”

“由他们负责制造,同时,还要招收一批工匠,形成流水线作业。”

“一个工坊只用生产一种零部件,最后组装起来。”

“你们要和这些工人签订一个长期的用工合同,除非他本人另谋他就。”

“又或者是这个人在工坊中表现很差。”

“轻易不得辞退这些招进入造车坊的工匠。”

在许可证出现之后。

也就不用担心这些工匠们学会了技术,然后被人买通,私自造车。

除非,那些人不想活了。

发现一个私自造车的,那都是抄家、人头落地。

马周看完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位横空出世的赵王陈平安。

“先生当真是天纵奇才,竟然能够想到这般建立官署,职责、分工都很明确。”

“让我等汗颜啊,我们商讨了半个时辰左右,却还是不得解。”

陈平安解释道:“术业有专攻,这蒸汽机车是我主张研发出来的,也对这些比较了解。”

“故此,也就能够想到很多你们想不到的点。”

马周却道:“先生,可不止这些呢。”

“造车坊这些,我们是想不到,可是这蒸汽机车上路的规则等,我们却也想不出。”

“在下最多也就是想到了一个蒸汽机车大小不一,不好管理。”

“先生却能够想到蒸汽机车会相撞的意外情况,还会想到蒸汽机车比较重,会压塌了桥梁等意外情况。”

陈平安只能端着茶杯喝茶,不接话了。

还能怎么说?

他又不能在马周面前自爆身份,给他一个更大的震撼。

马周也知道,陈平安这般天纵奇才是千年难得一遇,比不得。

得到了规划书。

事情也就好办了。

马周离开了将作监。

很快就开始选址。

定下了造车坊。

又建立了官署,调派了部分人手。

李世民和高士廉等人,又抽调了一些人,进入这个交通部。

用陈平安的话来说。

现在建立起来的造车坊就是国字号商贾。

这个造车坊的盈利,那都是国库的。

也就是说。

他拥有了一个真正可以赚取有钱人的钱的生意了。

不到一个月。

造车坊的工坊就建好了。

各种设备也开始从将作监这边运送过去,安置在了新建立的造车坊中。

将作监中,寒风中带着几分岁末的温情,月光如练,洒满了即将启程的马车与整装待发的将作监少匠们。

陈平安站于众人之前,手执酒杯,面向即将前往造车坊、致力于国家工业革新的少匠们,发表了以下慷慨激昂而又情深意长的践行演讲。

“诸位同僚,少匠英豪。”

“今夜,我们聚于此,非为寻常之宴,而是为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征程送行。”

“贞观之治,已历十一载,我大唐国力强盛,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然则,盛世之下,更需锐意进取,以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尔等将作监之少匠,乃我大唐工艺之精华,匠心之所在。”

“此番前往造车坊,非但肩负打造国之重器的重任,更是承载着陛下对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的深切期望。”

“车马之便,乃国家通途之基,民生运输之要,尔等所造之车,将驰骋于广袤的疆域,连接起万民之心,促进商贸往来,加强边防巩固,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我知尔等皆怀绝技,心怀天下,然前路虽光明,亦不乏艰难险阻。或许有技术之难,需集思广益,反复试验;或许有材料之困,需遍寻山川,精益求精。但请记住,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辈工匠,当以铁杵磨针之志,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我更愿尔等,在追求技艺之巅的同时,不忘工匠之本心。”

“匠心独运,不仅在于技艺之高超,更在于对每一件作品倾注的心血与情感。让每一辆车,都承载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

“今夜,我们举杯共祝,不仅为尔等即将开启的新篇章,更为我大唐之繁荣昌盛,为天下苍生的福祉安康。愿尔等归来之日,已是造车技艺独步天下之时,让四海之内,皆闻我大唐之声,见我大唐之威。”

“举杯!愿诸位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随着陈平安的话语落下,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