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陈平安讲述的一些制度和规则。
李世民也在慢慢地改进如今大唐的一些制度,比如加强刑罚和刑法的。
大唐律基本上已经是普及开来,做到了让百姓们有法可依的程度。
就是这每年的京察天下,那也是对贪官污吏的调查中,就有这一项。
要检查他们的判定一些普通的案子的卷宗,以及通过明察暗访,从当地的百姓们的口中了解地方官吏是否合格。
大理寺就相当于是千年之后的警司,从地方上的府衙不良人负责追缉等职责,而刑部负责审讯和定罪,算得上是一套比较合理的刑法机构了。
所以,保甲法的连坐之法并不需要弄出来。
毕竟,冤有头,债有主。
保甲法若是在某一个特殊时期用上,倒是可以很快让天下平定下来。
但是在这盛世大唐,在那宋神宗时期的大宋,根本就不太实用。
百姓们也会反对这种连坐之法。
除此之外,王安石还有一个就是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主要分为“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一种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的制度,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重新制定税数。
清丈田地,按照地势和土质的肥瘠分为五等,把清丈的结果公之于众。
这样一来,可以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
对无生产的田地(如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不征税。
确保一县税收总额不超过赋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这一点,和陈平安当初所讲述的摊丁入亩之法又有一些相似,却又不同。
李世民看完这个方田均税法就非常佩服王安石的智慧,真的有一种恨不得王安石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他好和对方继续探讨着治国理政之法。
陈平安有着陈平安的看法,王安石必然也有着王安石的看法。
陈平安乃是借鉴了这五千年的历史,以及自身所处的千年之后的那个时代。
人人都能够在网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这叫做集思广益。
而王安石不同,他对于治国理政的见解,那是真正的通过他所看到的,所能想到的,是来自于他自身的智慧。
“方田均税法和摊丁入亩法,谁更好一些呢?”李世民问道。
陈平安回道:“陛下,方田均税法是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解决当时各地田赋不均、税户隐田逃税的问题。”
“该法通过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不同等级,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其优点是增加了税源,通过清查隐田,使政府能够掌握更多的土地信息,从而增加税收来源。”
“其次,减轻了农民负担,通过均摊税负,使得原本负担过重的中小地主和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减负。”
“至于缺点则是实施难度大,清丈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
“还有受到地主反对,由于触及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方田均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阻挠和反对。”
“摊丁入亩是清朝雍正年间实行的一项赋税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是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从而废除人头税(丁税)。”
“该法通过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实现了税收负担的更加合理和公平。”
“此法的优点是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由于不再按人头征税,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不再需要承担沉重的丁税负担。”
“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摊丁入亩的实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劳动力的流动,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还简化了税制,将复杂的丁税和地税合并为一,简化了税收征管流程,提高了税收效率。”
“缺点是初期实施困难,由于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调整,摊丁入亩在初期实施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以及对地主阶级不利,虽然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但对地主阶级来说则意味着税负的增加,因此也遭到了一定的反对。”
历朝历代的臣子们都劝说皇帝要轻徭薄赋,在称赞皇帝的功绩的时候,也说这位帝王轻徭薄赋。
可是,到底是如何轻徭、如何薄赋,其意义何在,效果如何?
却又没有一个相关记载和说明。
制度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相当于是经过了历史的长河的不断洗练,最后造就了无数的制度。
在没有陈平安之前,李世民对于这些必然是不会有如此全面的了解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陈平安之后,他对于一个王朝到底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有了清醒的认知。
方田均税法也好,还是摊丁入亩也罢。
都有利弊。
但是不能因为有了利弊就不去实施,正是因为知道了利弊,才要想办法去完善这个制度,让弊端少一些,优点也就多一些。
“丈量田地虽然麻烦,但是只要是对大唐有利,麻烦一些又如何?”
“我若是不丈量田地,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今这大唐境内到底有多少田地?”
“这些年来,西南、东南、东北等地开荒大张旗鼓,大唐邸报上也一直在报道。”
“那些学子们甚至是到了营州、辽城等地,统计着开荒的良田亩数,以及秋收的成果。”
“根据这些,其实也能了解一个大概。”
“但是,赋税一直都是国之基石,这一点,你当初也说过吧。”
“不管是方田均税法也好,还是摊丁入亩也罢,总要先走一步,踏出这一步。”
“先给那些有良田的百姓们一个定心丸,完善田契地契的发放任务,确保有良田的百姓们手中都有着官府发放给他们的田契地契,证明这些良田永久都属于他们。”
“其次,那些开荒出来,却被有一些人给霸占了的田地,要收回来!”
“那些个隐田,也要给我吐出来!”
李世民自然是无法容忍这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欺压百姓,不给百姓一条活路。
他若是置之不理,到时候,陈平安所说的土地兼并之象,也肯定是越来越严重。
而官吏们也会变本加厉,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发家致富。
这些人,死不足惜。
李世民有这个魄力,也有这个威望。
所谓的地主·阶级的反抗,这些人的实力,和关外的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相比如何?
他连这些番邦都打败了。
自然也不怕这些关内的内贼。
故此,贞观十二年的十一月初。
也就是完成了秋收之后。
大唐的帝王李世民就提出了要清丈天下良田,确保田契地契发放到每一位户主的手中。
不为别的。
就是要清丈良田,不让那些有着良田的百姓,迟迟拿不到田契地契。
若是在贞观十五年前,还有百姓拿不到自己的田契地契。
那么,他就可以去州城的府衙举报,若是州城的府衙不受理,那就来长安城的京兆尹举报。
一旦调查取证,证明了县城、州城的官吏们不作为,甚至是拦截上报之人。
格杀勿论!
流放?
不可能的。
既然当了官,那就应该要为民做主。
既然当了大唐的官吏,就应该坚定地实施大唐的国策,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职责之外的事情,可以不做,职责之内的事情,必须要做。
不然,就是失职。
而要是没有按时完成清丈田地的,发放地契田契的官吏,这个失职之罪,可就大了。
若是李世民直接提出了摊丁入亩之法,或许还会有着很多大臣们反对。
甚至是还会引起世家大族们的反抗,他们必然会想办法阻止清丈田地之国策。
然而,李世民并未提出什么摊丁入亩的制度,他只是为了让百姓们拿到田契地契,以及把隐田给吐出来。
让那些人把隐田给吐出来,自然也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这一招,就和当年京察天下一样,查出来很多的流·氓,近乎是百万之众,没有登记造册,也就是没有户籍。
那么,又有多少隐田是没有缴纳赋税的呢?
故此,李世民要清丈田地,要让那些人把隐田给吐出来,房玄龄、魏徵、高士廉等人是非常支持的。
他们也觉得这些人霸占着良田,却不缴纳赋税,实在是太不把大唐朝廷当回事儿了。
赋税乃是大唐王朝之根基,不能让这些人给破坏了。
他们浴血奋战、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凭什么要让这些人享清福?
李世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均田令》,明确规定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必须统一,以防止大户地主多占土地,从而有效阻止土地兼并。
均田制的实施,使得广大农民能够拥有相对稳定的土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李世民还下令,土地承包者不得超出自己的承包范围,不得兼并他人的土地,违者严惩不贷。
为了确保均田令的有效执行,李世民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丈田地的工作。
由各地官府县丞、县尉、按察使、进士学士等组成的清丈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每一块土地进行详细的丈量和登记。
清丈过程中,李世民要求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同时,他还设立了举报机制,鼓励百姓积极检举揭发土地兼并行为,一经查实,必将严惩不贷。
在清丈田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土地兼并案件。
李世民毫不留情地予以查处,将被侵占的土地收回后分给缺田少地的贫户。
同时,他还通过减免赋税、提供农具种子等方式,帮助一些获得了田地的贫民们开荒耕种,以来年能有一个收成。
在这大唐,就算是因为陈平安的到来,推行了商业的发展。
但是对于万千大唐子民们来说,男耕女织依然是他们能够接受的生活。
农忙的时候就忙着耕种,不怎么忙的时候,再去周边的工厂。
总之,用大唐邸报上面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勤劳致富。
李世民的这一系列举措,也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基础。
当然,为了防止土地兼并问题的再次发生,李世民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他整顿治水机构,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
他鼓励垦荒拓殖,奖励那些积极开垦荒地的农民。
他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他还重视环保和绿化工作,制定了森林保护和消防条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王安石的变法之所以会失败。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快,一下子颁布出来那么多的法度。
官吏们怎么可能会一条一条的坚定地实施下去呢?
就像是陈平安当初建言,五年规划,给往后五年制定一个大一些的目标。
朝野上下都朝着那个目标而努力。
有了一个目标。
朝堂之上的官吏们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够赢得声誉,才有可能晋升。
地方的官吏也能明白,自己要做出一番什么样的功绩来,才能上达天听。
为自己的道路增加一些向上的机会。
现在也是一样。
贞观十五年,要完成清丈天下的任务,要让那些霸占良田,拥有着隐田的人,把良田吐出来,让更多的无地的百姓们,家中都有一张田契。
这是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小任务。
为的就是防止土地兼并,也防止偷税漏税,可以充盈国库。
国库有了更多的钱财,那么,也就能够再开设更多的工程,大力搞基建。
以前是州州通的官道,现在就可以县县通、村村通。
以前建立了州学,凡是十五岁以上的学子,都可以去州学求学,若是家中贫苦,还能得到朝廷的专款支持。
如今,也能在县城建立一座学院,推行县学,让十二岁以上的学子,到县学求学啊。
李世民看着地球仪,喃喃道:“内圣外王,不外乎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