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临也知道学校的发展史,前世中考失误,本来父母打算让复读一年。
那会他也不了解金华中学好不好,不过家里距离东临城区更近,自然认为一中和二中最好。
分数下来却不够,差了十分左右,也不想花冤枉钱找关系进去。
十五六岁比较叛逆,想着离家远也比较自由,也管不到。
加上爷爷拍板说读金华挺好的,好歹也算个重点学校,因此他就来到这上学了。
可上了高中以后,没人管他,每天通宵上网,迷恋于网络游戏。
成绩慢慢的一落千丈,还好学的是文科,记忆力比较好。
等他高三醒悟了,开始认真学的时候,前面挖的坑太大了,数学和英语很不提不上来。
最终考了一所三本,报了个市场营销专业混起了日子。
大学毕业当了几年销售,后来工作变化去了一家医药企业,因为经常要接触一些外国客户,大学考的四级不够用。
就自己自学花费时间,英语达到了六级水平,这也是现在他英语不担心的原因。
言归正传,看着张主任的样子,左临也只好说道:身位学校的一份子,我想不仅是我,大家都想着有机会为校争光。
以后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张主任听得有些感动,他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就任职于金华中学,因为家就在本地,也没想过去其他学校。
如今十几年过去,四十多岁的他陪伴着学校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边的同事也换了许多。
一开始他只是个普通教师,之前想着怎么当上优秀教师,当上班主任评职称之类的。
这么多年过去,他现在是高二年级的主任,也不用给学生上课了。
从金华最光荣的时代走过,来到现在,每一届的优秀学生他都有所耳闻,而每一次有各种各样的竞赛之类的,都是他负责带队。
他只想看着学校的学生能够站上领奖台,这样金华的名气起来了,教育资源也就能倾斜过来。
左临看着张主任的模样,此时此刻内心有一句话充斥在脑海。
重振金华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说真的他也没太关注过金华的每年升学率之类的,但前世高考过后去学校填写志愿的时候,大概知道他们这一届的数据。
一个年级本科率不到30%,其中重点大学更是不到10%,金华最风光的时候本科率都是50%以上,重点大学录取率更是接近30%。
按照一个年级1000个学生来算,就是300个都能考上重点大学。
可现在低的离谱,越来越多的学生中考完宁愿复读一年也不愿意在金华就读,现在一个年级最多也就十二个班级,六七百人而已。
在学校贴吧上有幸看到过早年学长的帖子,一个年级二十个班级,上千学生。
差距太明显了,如今有一整栋教学楼上面只有四个班级,是学校单独划给高三重点班的。
跟高一和高二教学楼是分开的,高三其他班级单独一栋楼。
那些空置的教室被当做器材室,杂物室,有的常年锁着门。
记得左临刚上高一那会儿觉得学校跟自己上的初中差不多大,连学生宿舍楼只有两栋。
当时就觉得来错地方了,还不如复读一年回城里上学。
主任!
你的心情我也理解,放心吧!我会全力以赴的。
左临认真道。
张主任看着左临的态度,点头说道:没事,别紧张!
能得奖是好事,被淘汰了也不丢人,何况明天只是个初赛。
时候不早了,洗漱一下早点休息吧!
明天就看你们的了!
左临恩了一声,去到卫生间开始洗漱。
晚上躺在床上,两个男人没有说话,左临看着天花板在发呆。思考着人生。
前世默默无闻,在学校里认识的就是班级里的学生和老师。
这一世他原本想低调点,可万事不从心。
好吧!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大家相处,不装了。
我摊牌了!
老子是重生着。
左临内心想道了一句经典台词。
如今的他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网文带给他第一笔金,这笔收益目前很稳定。
奶茶店虽然小打小闹,但也算是一份产业。
如果有机会等到明年将积累的资金进行规划,投资一些互联网凭借他的目光和前世的记忆,很快就能积累起资本。
到时候买上几套房子和商铺,开一家网咖自己当老板,享受下收租的快乐。
要抓紧了啊!
睡觉…
一夜过去,第二天早上八点,很久没睡的如此舒服的左临起床,看向旁边张主任早已不见人影,估计早早起了。
洗漱完之后,打了个电话过去,得知就他一个人没起来,其他人已经在金华中学旁边的早餐店吃早饭了。
得!
赶紧去吧!
步行走了七八分钟,来到了一家胡辣汤早餐店。
张主任一行人已经正在吃早饭了,看见左临进来吴梦涵挥手打招呼道:这里!左临。
左临走过去,坐到了她旁边,对面就是李敏同学,两个老师单独一桌。
早上好啊!吴同学,李同学!
左临问候道。
早!
李敏咬了一口水煎包回了句。
你吃什么?这家店的胡辣汤水煎包挺好吃的,要不要试试?
吴梦涵问道。
老板!
一碗豆腐脑,两块钱水煎包。
左临看了一眼墙面上的菜单喊道。
好嘞!小伙子。
门口的老板应道。
我喜欢早上吃豆腐脑,要是有油条更好了,可是这家不卖。
左临觉得有点可惜。
哦!
吴梦涵低头拿着勺子在碗里拨动出声道。
说起豆腐脑,南北方人还不一样,咱们北方人喜欢吃咸的,南方人喜欢吃甜口的。
左临随口说道。
豆腐脑还能吃甜的啊?吴梦涵不知道惊讶的问。
地域差异,很正常,估计你没去过南方,不太了解。
左临解释道。
那你去过很多地方了?对面的李敏插嘴道。
这…
我这辈子是没去过,但我上辈子去过,而且不仅是国内,我还出国了呢。
左临心想道。
嘴上还是解释道:都是网上看的,我都没出过省。
李敏听完投来一个鄙视的眼光,似乎觉得左临太恶趣味。
很正常啊!我也没出过省,咱们从小到大都是上学,假期顶多去市区玩一玩。
吴梦涵解围道。
那你以后最想去哪里玩啊?李敏问道。
海边吧!
等我暑假了,就去看一次海,长这么大还没看过海呢。
吴梦涵憧憬道。
也是,咱们西省内陆地区,距离大概上千公里,是该看看海。
左临说道。
那你大学不去沿海城市上吗?
李敏有点好奇。
算了吧!我的理想是广安交通大学或者理工大学,而且家里人也不想我出省读书。
吴梦涵解释道。
别的不说,广安的教育资源没的说,985,211好几所,高校也遍地扎堆。
隔壁几个省的生源都跑来我们省上高中了,就是为了上大学方便。
左临笑着说道。
哎!梦涵!像你们马上就要高考了,紧张吗?
李敏问道。她和左临都是高二的,马上也要升入高三了,一年后也要面临高考,这会儿跟前就有人经历高三这一切。
不紧张啊!一开始觉得有点,后来看周边同学都在复习,也就放松下来了。
不过咱们学校还好吧!起码周六不用补课,而且高三晚自习自愿上的。
吴梦涵说道。
左临也觉得挺好的,不过他知道这怕是最后一届这个待遇的了。
不出意外下半年等他升入高三,周六还要上课,晚自习也必须强制上三节。
而且一周一小考,两周一大考的生活,这还不算月考和联考之类的。
这是他前世经历过的,不过也是从后半学期才开始实行的,具体也不知道原因。
好像是因为其他学校这么做,金华感受到了压力,只能跟着效仿了。
让一让!
豆腐脑包子来喽!
老板招呼道。
左临看着早餐端上来也不说话了,开始努力干饭。
饭桌上也没人说话了,一顿早饭结束八点半进了一中校内。
来到一中的大礼堂,九点开始抽签分组。
礼堂门口排起了队,都是来参加比赛的学生,全市大大小小近百所高中,每个学校最少三个名额。
虽然有二中分流,但一中比赛场地也有两三百人。
门口先是登记个人信息,填写表格。
等进去了会按照十人一组分小组排号码。
轮到左临他们时候差不多九点半左右,估计十点结束。
左临分到了第五组,按照规定同校初赛不能在一个小组,吴梦涵被分到六组,李敏被分到十组。
进去后又是按照分组依次发放号码。
左临是五组七号选手,吴梦涵是六组一号选手,李敏是十组的九号选手。
领了号码以后,三个人出来礼堂。
门口的张主任和杨老师见出来了,就迎了上来。
十点半开始初赛,你们是哪一组?我看早上有没有比赛。
杨老师问道。
五组!
六组!
十组!
三人分别说道。
左临你准备一下,五组在三号教学楼二楼203教室。
梦涵你的六组十一点开始,在三楼306教室。
杨老师看着手中的名单说道。
初赛一共只有十个考场,一次只能安排十个小组比赛,早上第一轮,下午第二轮。
采用积分制,每个小组前三名直接进入半决赛,四五名下午还可以参加一场淘汰赛,后面的直接淘汰。
李敏见没说道她问道:我呢?老师!
我看看!
第十组十点半204教室。杨老师看着手中比赛考场名单说道。
这上面只有每个组的比赛时间和地点,是提前打印好的。
这都十点多了,马上就第一场了,我们赶紧去三号教学楼。
张主任看了眼手表说道。
快走吧!
等到了三号教学楼,左临要参加第一场,因为不得旁观,其他人只能呆在外面等待。
来到203教室门口,门口站了一位老师,应该是评委。
几号?
老师问道。
五组六号!
左临回答道。
号码贴在身前,前面签到。马上就要开始了,赶紧进去吧!
老师说道。
左临没说话掏出号码牌撕掉后面的贴纸贴在胸口位置走了进去。
讲台上还有一位老师,看着他走进来说道:签到!
左临看着桌子上放着一张签到表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教室里只有两排桌子,一共就十个位置,而且前后左右距离很远,显得空旷了许多。
自顾找了个位置做了下来,等待着比赛开始。
十点25左右,讲台上的评委老师看人齐了说道:先说一下规则。
诗词大赛初赛第一轮比拼飞花令。
按照数量排名,每一句积一分,书面作答。纸笔等会统一发放。
每个小组的题目是一样的,半个小时时间作答。
讲台上的男老师说道。
门口的那个老师也走进来拿着纸笔开始发给众人。
等到了十点半,评委老师在黑板上写到请以“水”字为关键字作答。
比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