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壕沟决战(1)

在贾鲁河边和官军决战,是李自成做出的决策,李岩现在所指出的不能战的理由,每一条都是在打他的脸,同时也是在降低他的领导权威。特别是最后一句,如果他李自成能听从李岩的建议,派骑兵袭击小袁营,也许就不会有今晚进退两难的险境了。

任何一个领导听了李岩这番话,心里都不会痛快。

牛金星目光斜睨,嘴角浮现一丝外人难以察觉的冷笑,心说:李岩啊李岩,你究竟是聪明呢还是愚笨?居然当面揭闯帅的短,你真以为闯帅不会生气吗?

“那今日又为何能战?”虽然虚弱,但刘宗敏的目光却依然犀利,他直勾勾地盯着李岩,艰难的说道:“官军火器依然占据优势,有贾鲁河之胜,士气必然也高涨,相等兵力下,我闯营又有几分取胜的机会?”

李岩沉默了一下,向李自成抱拳道:“并非是因为今日能战,实乃是因为今日必须战!西攻东守取胜的机会……微乎其微。”

晚间见面之时,李岩只所以没有直说,乃是因为闯营还有伏击之策,如果伏击成功,形势自然逆转,不需要他再献策,现在伏击失败,他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听到此,李自成眉头皱得更深,牛金星察言观色,立刻问道:“李公子,你何以认为西攻东守的胜机微乎其微?如果牛某记得不错,几个时辰前你可还说,我闯营突破小袁营的壕沟不成问题。”

李岩点头:“是,在下现在也依然认为,我军突破袁时中的壕沟不是问题,毕竟壕沟太长,袁时中不可能处处重兵防守,只要一处突破,我义军就可以抢到胜机。问题是,几十里的壕沟不可能瞬间填平,只能选择性的填平几段,我闯营兵马加家眷,一共将近十万人,要想通过壕沟撤退到安全地带,需要相当的时间。以朱家太子的狡诈,一定会选择半渡而击,令我首尾不能相顾,渡过壕沟的将士急于逃跑,没过壕沟的士兵没有战心,只想着退过壕沟,到时等待我闯营的必然是一场大溃败……”

众将微微变色,大帐寂静,只有刘宗敏的咳嗽声。

牛金星捻着胡须,有点不甘心的追问道:“如果我军能快速突破,不给朱家太子半渡而击的机会呢?”

“难。”

李岩摇头:“袁时中的壕沟宽两丈,深两丈,堪比护城河,就算小袁营的士兵再不经战,依靠这么宽的壕沟,依然可以抵挡一阵,更何况,小袁营里除了小袁营的士兵,很有可能还会有朱家太子的兵。虽不会多,但应该都是精锐。”

“嗯?”

李自成脸色一变:“你何以这么认为?”

众将也都是吃惊,如果小袁营里官军,那战力恐怕就完全不同了。

事到如今,李岩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将下午他试图劝降朱成炬,结果被擒获,然后见到前商丘知县梁以樟和侯恂的二公子侯方域的事情讲诉了一遍。

“梁以樟?他还活着?”

不等李岩说完,牛金星就吃惊。

刘宗敏用力抓着椅子的扶手,大骂道:“狗官!”

李自成脸色沉沉,他算是彻底明白,小袁营为什么会突然叛变了,原来是早就和官府勾结上了。然后又有点微怒,下午的事情,李岩为什么现在才说?

牛金星沉思了一下,自言自语的说道:“就算梁以樟在小袁营,也并不能说明其营中有官军,中牟在我后方,从中牟、尉氏、新郑,这一片的区域一直都在我闯营的控制之中,若有官军兵马经过,我军岂能不知?对了,这本就是李公子您的职责,李公子您可没有这方面的任何报告……”

略带讥笑的看向李岩。

李岩点头,坦然承认道:“我事先确实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情报,也没有发现官军的踪迹,不过这并不能证明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像朱家太子的官军悄悄潜过通许县一样,事先和事中,我也没有收到任何的情报。”

“哦,这样啊……”牛金星轻轻哦了一声,恍然中带着一些轻蔑。

李岩不理会他对自己失职的嘲讽,向李自成拱手:“闯帅,探查情报,属下有重大的失误,属下不会,也不能逃避责任,但属下坚持认为,东守西攻胜机渺茫。我闯营唯一的胜机在东攻!”

李自成沉思着没有说话,椅子里的刘宗敏却强撑着坐直了身子,沙哑着问:“胜机在哪?”

“在勇气,在决战之心!”

李岩的声音忽然激昂了起来:“昔日,秦军势大,各路诸侯不敢进军,项羽却力排众议,独自率领楚军渡过漳河。炊具砸破,战船凿沉,士兵只带三天的粮食,以示此战无还心。在项羽激励下,楚军九战九胜,大败四十万秦军,靠的就是有死无生,拼死杀敌的勇气!现在我义军的处境比当年的项羽更加险峻,对面的官军却没有四十万,不过区区地七万,和我闯营兵力大致相同,我闯营又有何惧怕?”

“我义军不怕败,败了还可以再重起,朱家太子却怕死了,他苦心经营,整顿京营,好不容易才凑了这么一点的兵马,一旦败了,立刻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兵败开封,丢失中原的责任,即便他是朱家太子,恐怕也是担当不起来的。到时,那些反对他出京的大臣、被他整饬过的勋贵,必然会群起攻之。更不用说松锦大败,关外的建虏虎视眈眈,他要考虑的、面对的,比我义军要多的多,只要我义军表现出强大的战力和决死的勇气,朱家太子必然会退军!”

太子朱慈烺曾经在给李岩的信中提到过大明的心腹之患乃是关外的建虏,李岩身为汉家子弟,应该御敌于外,而不是兄弟阋墙。由此李岩知道太子最担心的是关外的建虏。

“再者,京营之兵都是新兵,最倚仗的就是火器,我义军可多使用盾牌,或者利用咱们老营的马车,上立门板或者伐木成排,改造成盾车,用以遮挡官军的鸟铳,三到四人推行,将士们藏身其后,如此,官军的鸟铳就失去了威力,待到两军阵前交锋,我军奋勇而进,必可击败官军!”

李岩声音清楚而有力,闯营众将听的连连点头,原本低沉的心情渐渐被鼓动了起来,刘宗敏更是猛拍扶手,大声的叫好,于是更多人赞同明天和朱家太子决战,而不是东守西攻。

于是李自成下达命令,明日和官军决战。

众将散去,急急去准备。刘宗敏也被抬走。

帐中只剩下李自成和牛金星两人。

李自成独眼无情:“你以为如何?”

牛金星躬身拱手:“李公子见识高明,全力猛攻的确是是额闯营唯一的生路,不过有一点属下不赞成。李公子说,我闯营不怕败,狗太子才怕败,这一点怕有商榷之处,如果是四方野战,闯营当然不怕败,败了可以跑,跑了可以卷土重来,这事闯营也不是做过一次两次了。但今日不行,前有壕沟,后有追兵,一点退路都没有,一旦败了,闯营可就全军覆没,这些老兄弟恐怕就要到阴曹地府里面去相见了……”

一边说,一边观察李自成的眼角,见李自成面无表情,心知说中了李自成的心思,于是继续道:“所以,还是要备一条退路,以防万一。李公子说了项羽的破釜沉舟,但却不知道,项羽在渡过漳河、破釜沉舟的同时,却令范增在下游悄悄修建了一座桥梁,就算是巨鹿败了,他项羽也有退路……”

李自成不说话,但心中却已经有了定夺。

……

清晨。

东方刚刚现出鱼肚白,朱慈烺就醒了,他睡了连一个时辰都不到,大战在即,他心情沉重又忐忑,根本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坐在灯下,看中牟地形图,又看梁以樟刚刚送来的一封密信,思索着天亮之后的作战计划。

脚步急响,好像有人到了账外,但却被田守信打发走了。

“是谁?”朱慈烺道。

“董朝甫派探哨来报,说流贼正在砍伐其营寨周边的树木……”田守信回答。

“哦。”

朱慈烺心中一动,抓了放在桌上的千里镜,长身而起,箭步出了营帐。

“殿下,你刚睡了一个时辰……甲胄,唐亮,快把殿下的甲胄取来~~”田守信劝不住,只能抱了一件披风,急急追上来。

站在营门的箭楼之上,披着风衣,迎着晨风,朱慈烺举着千里镜向流贼大营所在的方向望去。

但太远了,天色也还没有亮,除了星星点点的火光,再也看不到其他。

朱慈烺放下千里镜,思索流贼砍伐树木的用意,是构建工事呢,还是想要制作桥梁,直接铺架在壕沟之上,以便通过壕沟呢?不过方圆几十里之内并没有多少树木,中原久旱,饥民们吃草根树皮,很多树木被剥去树皮,早早地就枯死了,流贼就算是十万人马一起出动,一夜之间也砍伐不到多少的树木。

所以,朱慈烺不担心流贼砍树架桥,只担心流贼会有其他的用意。

“殿下。”

身后脚步声响,却是兵部右侍郎吴甡来了,连夜的急行军,连朱慈烺这样的年轻人都有点顶不住,吴甡却始终精力充沛,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快要六十岁的老头。

田守信伸出右手,将吴甡扶上来。

吴甡远望对面的流贼大营,肃然道:“看来闯贼知道我军的大炮快要到了,连天亮都等不得,就急于想要进攻了。”

现在跟随大军主力的只有十门青铜小炮和不到二十门的轻型佛郎机炮,神机营大部分的装备和火炮都还远远地落在后面,时间推移的越长,官军大炮到达的就越多,流贼军力本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如果再有大炮相助,就更不是官军的对手了。

这一点,闯营上下每一个人都明白,所以他们一刻也不能等。

“先生昨晚说,闯贼今晨会东攻,看起来真是如此。”朱慈烺道。

“东攻是闯贼的垂死一搏,战略上不足为虑,但战术我军还是要小心应对,毕竟闯营仍有七八万的人马,实力犹在。”吴甡道。

朱慈烺点头。

每一战都是生死,都要认真对待。

吴甡顿了顿,又道:“不过臣更担心的是小袁营。”

“你担心小袁营顶不住?”朱慈烺问。

吴甡点头:“能否全歼闯营,抓获闯贼,小袁营是关键,如果他们顶不住,围歼闯营的计划怕是难靖全功。只可惜除了马进忠和杨轩,咱们不能支援他们更多的兵马,不然严守壕沟,前后夹击,闯贼就算是长了翅膀,今日也休想飞出去。”

兵力不足,粮饷匮乏,或者说有战力的士兵不够多,是官军现在最大的困窘。不然可以实行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令李自成插翅难飞。

朱慈烺比任何人都希望一战歼灭闯营,抓获李自成,解除了大明王朝甲申之变的危机,也缓解北方流贼四起的乱局,然后就可以抽出全部的兵力和精力,应对关外的建虏了。但他心里却也清楚的知道,对小袁营的要求不能太高,毕竟他们流贼出身,战力不强,只要他们能按照计划,坚守半天时间,就算是他们立功了。

流贼之乱非一日而起,也非一日所能平定,在小冰河气候不改、旱灾蝗灾不断、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尚没有推广开来之前,想要一战平定北方的民变,是不现实的。

就算杀了李自成也不能。

其部下依然会继续流窜。

现在要做的就是限制。

今日就算不能彻底歼灭闯营,抓获李自成,也要令其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陕西的干旱贫瘠之地,两到三年之内不能再为害中原,等两到三年过去,危机缓和,再慢慢收拾他们也不迟。

想一想,朱慈烺取出袖中的那封密信交给吴甡。

吴甡看罢大惊:“殿下,梁以樟私放李岩,臣以为应该重罚!”

朱慈烺笑:“李岩可是拿侯方域做要挟,你就不怕你好友的儿子有个闪失?”

“大敌当前,臣心中没有私情,只有公义。”吴甡肃然道:“李岩曾是大明举人,不思报国,反而投靠流贼,为闯贼出谋划策,实乃是十恶不赦之罪,梁以樟不为国除恶,反而瞻前顾后,为私情而纵放,臣以为,此罪不可不罚!”

……

感谢大明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汪乔年”、长粉“金瀚仙宫道主”的打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