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臣真的是不知道陈孜颜是真傻还是装傻,可皇上话都说出来了,自己还能怎么样。
赵廷臣到了丞相府就去了郡夫人那里请安。本来还想问问郡夫人那封信的事,可现在自己真的是没有心情,谁知道信里写的是多诛心的话。
“明日就是元宵了,朕预祝各位元宵节快乐。”
在应和声中,今天的早朝就这么结束了。不过明天的诸位大臣快不快乐不知道,反正现在的诸多大臣不太快乐。
原因无他,在宫里呆了两天的李书恩,就这么升职了,皇上给出的理由是他提出了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而现在皇上为了给这个方法以后的实施打基础,现在要他们尽可能去找一些有才能有美名想入仕的人,并且给他们一些差不多的职位,如果感觉这个人才能很突出,可以直接上报给皇上由皇上定夺。
可这说白了不就是察举吗?也就是在这几天多举荐一些人呗。举荐还不简单?谁家里没有几个门客?不过这举荐之法还用李书恩再上书一遍?也就是皇上想给他升职了吧,也不知道这两天李书恩都跟皇上说了些什么。
不爽的大臣特别多,要说最不爽的还是赵廷臣。
“皇上,李大人才入职半个月,这就升到了五品,不太好吧。”aosu.org 流星小说网
陈孜颜笑着,不太在意。“有才能的人当然要重用,你也看看之前子报递过来的折子。”
王公公帮着把折子给了赵廷臣,陈孜颜等他看了一会儿后说:“朕也说了,现在这个只是个试行版本。今天朕在朝堂如此说了,民间自然也会有传言,届时民间自然会对那些一味举荐自己家族小辈和自家门客的大臣不满,那些文人的笔杆子可不能小瞧了。等这两年舆论发酵完成,再实行这个政策,自然是顺民心得民意,那些世家大族也就不会给朕找麻烦了。”
赵廷臣看着眼前这个折子,也是被惊艳到了。从客观上来讲,这位李大人确实很有想法很有能力,这个办法确实可以。但不得不说,这个人心太大了,折子上另外所写的官员考核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约束官员,可这样的人会满足于三品以下的职位吗?说不定这个人的志向就是要取代自己呢。要把握朝政的人怎么会容忍别人觊觎自己的位置呢?
陈孜颜见赵廷臣一直不说话,出声问道:“怎么样?朕感觉五品还算是委屈了子报。”
“李大人的想法确实很好,不过微臣也是受了先父的荫才如此年少就做了丞相一职,皇上不会是想要把臣换了吧。”赵廷臣从看着陈孜颜说话变成了低着头说话。陈孜颜看着的头发,感觉赵廷臣好像是受了很大委屈。
陈孜颜也很纳闷啊,朕什么时候说要换丞相了?怎么就委屈上了?
“爱卿多虑了,爱卿才能比子报高出不少,别人不知道,朕还不知道吗?朕怎么会想着换你呢?”
赵廷臣仍然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说。子报、子报,一共才说了几句话说了多少个子报,李书恩是没有职位吗?正五品礼部主客郎中!
“好了好了,爱卿既然也感觉子报这主意不错,那就按朕说的来吧。走了走了,事情说完了,去吃早膳。”
陈孜颜走下来,遏制住自己想拍两下赵廷臣胳膊的想法,径直从赵廷臣面前走了过去。
虽然说叫人一起吃饭路过顺手拍两下挺正常,但是在现在这时候万一赵廷臣感觉自己是在占他便宜怎么办?
而赵廷臣看着陈孜颜走下来又从自己面前走过去,没有等到之前一直有的肢体接触,心灰意冷,果然,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还是要找时间去敲打敲打李书恩。
结果饭刚吃完没多久,李书恩就来了。
“子报?他怎么来了?宣。”
赵廷臣心想:他怎么又来了?
说真的,陈孜颜听到李书恩来的时候一直以为他是来谢恩说感觉自己升的太快心里慌之类的话的,结果,谁知道……
“皇上,微臣的折子本意是想让朝廷提供一个百姓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的地方,而不是让朝中大臣去发现举荐才能。此法是微臣辛苦钻研想出,如果不能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那皇上爱惜之心,微臣受之有愧。”
陈孜颜……
“朕只能保证你这个政策肯定是会用上,别的朕自有打算。”陈孜颜冷着脸,一点也不想搭理这个男人,果然从基层历练还是很必要的,虽然说他能练出来多少经验能力不清楚,但至少到了京城明面上听话。
赵廷臣也对他颇为无奈,初入官场,什么都不懂,总感觉皇上说什么是什么下面也办什么。
李书恩还想说话,想着至少要问清楚皇上这么做是为什么。
陈孜颜完全没给他说话的机会。“朕之前也说过让你平日多更丞相走动走动,这事等下午你去丞相府,让丞相教一教你。你现在先回去好好想一想。”
皇上又撵人了,李书恩也不能说些什么,只好带着一肚子的不满与埋怨出了宫。
陈孜颜就那么坐着看着李书恩走了出去,心累到不想说话。
赵廷臣茶艺上线,“皇上不要生气,李大人也只是没有经验而已,假以时日,李大人肯定会懂这些行事规矩。”
陈孜颜也没有察觉到赵廷臣前后态度的变化,对李书恩抱怨:“新人,文人,气性太傲,总还是得挫一挫锐气。这调教新人的重任,还是得靠爱卿你啊!”
赵廷臣笑着应下。
李书恩且等着吧。
等中午赵廷臣在宫里用了膳就回了府,毕竟下午会有一个缺教训的人去府上请教。
“这有多少朝代最后是亡在世家垄断朝政,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相信丞相也知道,为什么皇上不肯下命令?”
赵廷臣微笑着听完李书恩的抱怨,然后以一个知心前辈的身份安慰他:“皇上自然也是有皇上的难处。每一个政策的颁发实施都是要顺应民意的。李大人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皇上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以后政策的实施做准备,也是为了保护你不受世家排挤啊!”
李书恩之前只是在读书,捧着书本抒发对外面传出来的朝廷的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赵廷臣今天下午相当耐心,继续说:“如果这两年皇上一直让大臣推举民间能人,而大臣只是推举门客的话,那些不被举荐的文人自会不满,然后写文章抨击这类官员,紧接着文章在民间传播,讨论不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在这时皇上推出科举制,自然就是顺了民心。”
李书恩思索着,这事说的在理,再仔细一想,自己之前也写过不少这类文章,这么看,自己当时真的是单纯的厉害。
赵廷臣看他的表情,感觉自己的初步目的达到了。
“而且你想啊,你跟皇上在宫里聊了两天,紧接着皇上就颁了政策限制了自家的发展,那肯定就知道这是你想的。你挡了他们的路,他们自然也不会让你好过。所以皇上也是等过两年,届时就是由于舆论不得不做。谁还会怪你?”
李书恩想,确实如此。皇上果然也是为了自己好。丞相也不在意他自己也算政策的“受害者”,毫无保留的告诉自己维持君臣之间良好关系。果然和那晚那个不记出身举荐贤才的女人形象重合到了一起。
“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来问我,你像今天这样直接进宫去质问皇上,多伤皇上的心啊。”赵廷臣面露心疼遗憾,惹得李书恩内心相当愧疚。
赵廷臣安慰完失足少年,开开心心地去看话本了。不得不说,话本上讲的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这些应对各种情感之路上的意外的方法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元宵当天一大早,赵廷臣又去皇宫打卡了。
结果还没有到御书房,就看到王公公坐在一辆马车外,一个年轻的相当眼熟的人正架着马慢慢悠悠地往外走。
甘阳见到人,把马车停下来,王公公给赵廷臣行礼。
赵廷臣好像知道这里面坐的是谁了。
“丞相来了?进来坐吧,一起去。今日放假,爱卿与朕都不用在宫里憋着批折子。”
赵廷臣应下,心想:竟然没有带着淑妃一起去?
“元宵佳节,朕当然也得去凑一凑热闹。”陈孜颜笑着,心情很好。
“今日街上肯定要比平日热闹很多。等皇上到街上,应该是小贩们刚摆上摊位的时候。等晚上灯会,夜如昼,人如流,也是很热闹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朕这也有机会体验一下了。”陈孜颜笑着,看着赵廷臣说。
不过可惜了,此诗下半段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陈孜颜想,这说不定是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元宵了。
赵廷臣自然也知道这后半段,不过在他这个要掌握朝廷的人来说,以后几年也必须是“月、灯、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