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消息引起刘明理的不满,他以青云创业副总经理身份行文集团和青食,声称作为青云一份子,应当遵循集团经营战略,不要擅自越界,致使集团内部相互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市场混乱。
简言之,涉足面点事业可以,青创亦会协助,做原料供应或者包装成品即可,连锁蛋糕店、面点店这些零售终端是青创的业务,不要擅自插手。
袁晓成收悉大怒,当着助理的面斥骂:“刘家兄弟都是属狗的,翻脸不认人,才去青创多久,腰杆子就挺起来,来当我的家?青创投资食品加工,我说什么了,敢情它能越界,我就不能。”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没法平静,早先跟刘明现的恩怨掰扯不清就算了,人都离开青云,不说这些,可这刘明理前脚从青食离去,后脚就来呛他,还是人吗?青食做西式甜点,难道不是响应青云大战略,促进麦种、面粉全线的提升?
“背后必有妖人指点!”袁晓成恨恨说罢,拨通运营副总杨朗的电话,请他到办公室见面。
“老杨,你怎么看?”
杨朗是香江职工,接任张嘉乐的位置负责青食运营,虽然普通话尚不能到二级甲等的水准,但对青食人的作派早已习惯,老杨的老是一种亲昵的称呼,比老豆的老程度稍轻,www.youxs.org。
“骂他狗确实没错,挺护食的,蛋糕品牌和店铺经营的规划尚未确立,他就嗅到危险的苗头,故意把事情搞大,以免青食借此机会,逐步插手连锁餐饮和零售终端。”杨朗赞许道,“虽然显得有些贪婪,但这份敏锐的商业直觉,相当值得肯定,他是优秀的经理人。”
袁晓成大惊失色:“你还夸他?”
“讲道理,就事论事。”
“你要是这个态度,青创很快就要后来居上,看看他的业务,又做食品生产,又做运输公司,现在抓住餐饮和小店,将来岂不是要站在我们头上?”
“没那么严重,如果他真有如此野心,刚好把青食各事业部不鲜明的业务线和投资食品工厂中表现不佳者,全部出清,如此一来,青食就能轻装上阵,借助饮料零食飞速成为全国领先食品企业,进窥海外。”
“你在说什么?”袁晓成不敢置信。
“我在讲青云食品的未来。”杨朗淡然自若,“之前,青食更多的意义是青农想做食品加工,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然后找到清兰投资,与其叫青云食品,不如叫青农附属食品加工厂,一些项目的开发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农业收入。
那时,我们作为顾问,具体负责管理,帮助青食实现种种构想,项目的制定我们不插手,项目的盈利我们不负责,可以从容接受数十个项目同时开工,接受各种业务单元横跨。
此一时彼一时,罗总要求青食独立经营,许可充实董事会,命令顾问全部转为青云职工,就该我们有更多自己的思想,青云食品已经站稳脚跟,真真切切具有品牌价值,而饮料零食两大业务单元均达到前列水平。
纵观古今中外无数成功失败的例子,便可得出结论,青食此时应该做的绝不是全面出击,全面削弱,而是集中精力以点破面,把明星饮品、王牌零食的潜力挖掘干净,市场铺到所有能达到的地方,销售额做到极限,远远甩开同行。
等产品增长乏力,急切需要新的增长点时,再考虑挥舞着钞票并购后起之秀,巩固护城河,壮大青食集团,别说餐饮和零售我不想涉及,就连后面三个事业部,我都想砍掉。”
袁晓成愣愣地看着杨朗,瞠目结舌,好家伙,本想着喊你过来料理刘明理,结果倒好,直接掀桌子,先砍自己一刀,玩呢,想法这么夸张。
“怎能这么狠,其他产品不是发展挺好的吗?”
“它们在消耗青食的资源,建设产线,销售产品,维持品牌,重心产品本该获得更多人和钱,凶猛占据市场,把利润赚回来。
这一点,你作为总经理应该看得很明白,若是整个青食的力量都放在明星王牌产品上,青食的营收将会连翻数番,飞快从一亿做到十亿,二十亿。”
袁晓成默然不语,低声道:“未免武断,太想当然。”
“没有同类产品,又开始被顾客接受的阶段,最容易开拓,虽然快消品不容易塑造忠诚度,但品牌宣传深入,总有影响力沉淀,此时什么情况都能发生。要是罗总没有奇思妙想,开创出冰红茶果粒橙青云凉辣条这类新奇产品,我不敢乱说,既然有,就该做。”
杨朗神色严肃认真,顿令袁晓成头痛,他意识到此人的主事风格迥异张嘉乐,后者是个沉默温和的人,不会这样决绝凶猛,像虎狼一样凶焰滔天。
头痛之余,他又忍不住遐思万千,难道罗学云要青食独立经营,放开手脚,正是希望这样的人不断跳出来吗?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
“你有这些想法,为什么不跟董事会讲。”
“顾问。”杨朗回答言简意赅,“就像张董一样,我们没想过会在青食长居,以为你们走上正轨就会撤走,同样也没想到青食能创造这么多神奇产品。
从青农附属加工厂,到青云旗下食品公司,以及现在真正的青云食品,还是踉跄走了很久,更没想到我会接任运营副总之位,要为青食命运担忧负责,一时间没考虑周全,可因为这次的舆情,我觉得必须要讲清楚。”
“富豪榜的事?”
“对。公关部门整理几家额外突出的报道所在地,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举凡瞄准青云食品发难,以我们不是国产品牌等原因煽风点火的,其区域内都出现青云食品的竞争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旭日冰茶、银羽八宝粥、五谷冷食、康师父方便面和花茶、同一方便面和绿茶……”
“等等,后面这几个能算国产品牌?要论血统,青云不比他们纯?!”袁晓成表示难以理解。
“外资因海外划分,品牌以诞生地为主,是否国产品牌重点应该是产,在于顾客有没有认同感,当然,现在这些都不是重点。
以质疑青食品牌属性的手段压制青云,并不代表他们要占据这个生态位,而是希望遏制青食扩张的脚步,甚至逼迫我们空出市场份额,好给他们扩大的机会,袁总明白吗?你死我活的厮杀,先干掉跑在前面的人最重要。”
杨朗的话如同雷鸣,轰击袁晓成的心海,后者努力平复心情,脑筋飞转,提出疑问。
“你断定是他们背后中伤?”
“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还要质疑,还要报道,还要讨论,若不是为了搅混水谋利,还能是什么?哪怕有沉默者,也多半是默许,没有站到台前。”
“若照你说的,青食应该以点破面,轻装上阵,为什么学云还要如此安排青食的项目开发?难道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杨朗沉默片刻,缓缓道:“罗总做事向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对于他怎么想的,我无法评估,只能揣测一二。”
“我倒要听听。”袁晓成自以为握住筹码,镇定起来。
“之前我说过,青食的定位是青农附属食品加工厂,为提升农产附加值而设,广撒网多捞鱼重点培养的策略,既是担心青食做不起来,想用数量弥补质量不足,也是希望丰富业务生态。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青食多做项目,上利好青农,有更多农产可以消化,下利好优选,有足够品类立足零售,于青食而言,绝不是最好。
若青食单独创业,就会跟同行一样,抓住一个优质项目,集中全力,达到最大的成功,而不是在关键时候全面开发,在新项目上平摊资源,单位时间内,已经成熟的业务所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开发新品,是不是?”
袁晓成哼哼蹦出一个是字。
杨朗满意点头,微笑道:“以我对罗总的了解,估计他当时考虑的是蚁多咬死象,并不期待你们陈清人能把某个产品做到全国知名,寄希望于更多的业务能做成地方性区域品牌。
以此链接青农优选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带动,不管将来如何竞争激烈,守着周围三省深入到乡村的市场,总不会饿死玉阑人,但是你们让罗总失望了。
青云绿茶的成功,非但没让你们看清光明之路就在脚下,顺着指引就能抵达,反而开始堕怠,开始疲滑,如何把业务做大不是第一考虑的事,青云公司能否让大家舒舒服服才重要。
于是罗总意识到,照此情景,别说把各项业务做到区域品牌,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自然畏缩到地区级,将来能不能好,就要画上大大的问号,所以他传出青食总部搬迁的风声,调整五大事业部,把顾问融进青食,直至现在青食独立经营,都是希望青食焕发活力。
要是这样都不能让青食爆发能量,搬迁总部什么的,也会近在眼前,袁总应该很清楚,青云在工资福利各项上投入很大,维持不住昂扬扩大的姿态,到颓势下滑时会倒得比别家更快。
可惜大家似乎并不懂罗总的苦心,反而觉得产品族群大,全家福全家桶很值得骄傲,即便很多项目做得稀烂,根本看不到前景,也要维持经营,连带业务线上所有人,都变成拖后腿的。”
袁晓成手心出汗,他想反驳,却在杨朗的眼神中,无法张口,对方那副自信的态势仿佛就是在告诉他,没有罗总的苦心,没有清兰的支持,青食做不了现在这样的势头,贸然揽功只会自取其辱。
“所以,我们就该抛弃那些业务线和产品吗?”
“不是抛弃,而是暂时放下轻装上阵,等将来青食财大气粗,反过来哺育培养就是,相当于给青创托管几年。”
“屁话,要是托管,现在不瘟不火的维持跟交给青创有什么区别。”
杨朗目光炯炯看着袁晓成,说道:“青食不担负这些业务线上的成本,把空出来的资源调度到明星王牌项目,一来二去,增长速度将会飞快,明白嘛,袁总?”
袁晓成明白,譬如兄弟二人逃荒,一个成年强壮,一个幼小瘦弱,杨朗主张大哥先跑,混发达了再回来接济弟弟,至于弟弟能不能活,就看乡亲们照顾得好不好,照顾得好皆大欢喜,照顾不好就认干兄弟。
很残酷,他却不能反驳,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他不给力,致使青食发展的势头不够罗学云预期,为了避免青食真垮掉,必须换一种思路,而换一种思路,就会导致现在这种现象。
竞争,就是比拼强弱。
“那你为什么还要同意开拓西式面点业务?”
“我其实是想让你感受压力。”
“我?”
“零食部一直跟饮品部较劲,想要争取更多资源,推动王牌产品占据市场,突然你让他增添新项目,老人他自己都不够用,招新名额只想贴在老项目上,怎么会心甘情愿?届时你就会明白,一个项目能不能被业务部门接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袁晓成瞪大眼睛:“公司的决定,许真几个胆子敢违背?”
“违背倒不至于,但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人愿意接受新项目,接受了效率也不高,综合收益不如预期。”
“想当然,只要动员做得好,管理跟上,没什么不愿意的,他们很清楚,新产品做成会功成名就,腰包鼓鼓。”
“今时不同往日。”杨朗幽幽道,“新项目还要赌能不能成功,老项目却是货真价实的红火,无论新老职工,让你选择,会青睐加入什么项目?”
袁晓成道心破碎,他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被搅得一团乱麻,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杨朗继续补刀:“这不是你的错,等成熟业务线稳定,新员工很难加入的时候,自然会有职工愿意开拓项目,或者你跟罗总一样,能给职工们信心,令他们觉得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同样会踊跃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