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战国风云再起:揭秘明智光秀的背叛与陨落

一、出身神秘

明智光秀的早年经历充满了坎坷与磨难。根据《明智军记》的记载,他原本是美浓国惠奈郡明智城的城主明智光纲的儿子。父亲早逝后,继任明智城城主和明智氏家督的是他的叔父明智光安。由于明智光纲是美浓国大名斋藤道三的属下,明智光秀年轻时便成为斋藤道三的侍从,并深受宠信。明智、斋藤两家曾结为姻亲,明智光秀论辈分是斋藤道三的外甥、织田信长之妻浓姬(斋藤归蝶)的表哥。

然而,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明智家在斋藤道三和其子斋藤义龙的战争中被义龙灭亡,明智光安被杀,明智家就此灭亡。这一家族悲剧迫使年轻的明智光秀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在流浪期间,他不仅学会了诗、书、茶道等技艺,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

逃出美浓国后,明智光秀四处流浪,最终来到了越前,效力于越前朝仓家。永禄八年(1565年)五月,足利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在政敌三好家策划的政变中被杀,史称“永禄政变”。义辉的弟弟足利义荣被三好家拥立为新的将军,另一个弟弟足利义昭则被幕府的臣子细川藤孝等人救出,几经波折后前往越前朝仓家寻求帮助,但被朝仓家以实力不足为由拒绝。

同年七月,明智光秀再度出走,与足利义昭相遇后决定跟随他。足利义昭在寻求上杉家和武田家的帮助失败后,前往尾张的织田家寻求帮助。在明智光秀的说服下,织田信长终于同意帮助足利义昭上京夺回征夷大将军的职位。织田信长看中了明智光秀的才华,请求足利义昭让明智光秀以足利家臣的身份出仕于织田家。这一决定不仅使明智光秀得以重新进入政治舞台,也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织田信长的支持下,足利义昭成功上京,并被正式任命为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明智光秀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色,逐渐赢得了织田信长的信任和重用。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命令明智光秀等人处理京都的政务,光秀因在死守本国寺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织田信长的青睐。

二、血战本国寺

永禄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织田信长率领6万大军从美浓的岐阜城出发,沿途消灭了不表臣服的六角家,于九月二十六日顺利进入京都。为了稳定局势,织田信长在十月十八日留下家臣丰臣秀吉、明智光秀等人负责维持京都的政务,自己则返回岐阜继续指挥其他军事行动。

然而,京都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永禄十二年(1569年)正月五日,三好氏的武将三好政康见京都空虚,认为有机可乘,于是率军试图重夺京都的控制权。三好政康的突然袭击打乱了京都的防御部署,形势一度十分危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明智光秀和其他织田家的近臣迅速组织起防御力量,在本国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据《信长公记》卷二的记载,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的其他近臣在本国寺内坚守了一整天,抵挡住了三好政康的猛烈进攻。他们利用寺庙的地形优势,巧妙布置防线,不断击退敌军的攻势。

在这场血战中,明智光秀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他不仅亲自指挥作战,还鼓舞士气,确保防守部队的士气不减。经过一天的激战,明智光秀等人终于等到了织田信长的援军抵达。援军的到来彻底扭转了战局,三好政康的军队被迫撤退,京都的危机得以解除。

三、平定义昭

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信长与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签订《五条申诫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力分配。这一协议旨在稳定京都的局势,防止内部冲突。明智光秀作为足利义昭政权的一员,同时也是织田信长的属下,共同管理京都的政务。四月,明智光秀得到了足利义昭的封赏,获得了京都下久世庄的支配权。这一封赏不仅是对明智光秀之前在本国寺保卫战中出色表现的认可,也是对其管理能力的信任。

同年,三好、朝仓、浅井三家在大坂本愿寺联手反抗织田信长,引发了“元龟战乱”。十二月,明智光秀被足利义昭任命为志贺郡宇佐山城的城将。接着在元龟元年(1571年),织田信长又授予明智光秀志贺郡的支配权,并任命他与织田家臣村井贞胜担任“京都代官”,继续负责京都的管理。第二年,因征讨延历寺有功,明智光秀受赏坂本新城,成为拥有5万石领地的大名。这一系列的封赏和任命,不仅提升了明智光秀的地位,也使他在织田信长的心目中愈发重要。

元龟二年(1571年),织田信长向足利义昭送上《十七条异见书》,痛斥其行为。足利义昭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织田信长的统治,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元龟四年(1573年,同年改元天正)二月,足利义昭号召幕府臣子进入近江(今坚田城)、石山城起兵。明智光秀首次以织田信长的将领身份对战前主足利义昭。在这次战役中,明智光秀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在成功平定志贺郡足利义昭势力,稳住郡内的局势后,明智光秀攻入京都的上京,放火烧毁了支援足利义昭的京内町众屋舍及寺社。这一行动不仅打击了足利义昭的士气,也削弱了他在京都的影响力。最后,在朝廷的仲裁下,双方停战议和。尽管如此,这次战役标志着足利义昭的势力已经大为削弱,织田信长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先后消灭了朝仓、浅井家,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织田信长授命明智光秀为朝仓领地的代官,赴越前就任。同年,一向宗发动暴动,进攻越前。织田信长率3万余大军前往越前作战,明智光秀也随即出征。八月十五日夜里,明智光秀攻入龙门城,斩杀了本愿寺教众2000余人。这一行动有效地镇压了一向宗的暴动,维护了织田信长在越前的统治。由于在镇压一向宗暴动中的出色表现,明智光秀受封日向守,并被赐姓“惟任”。

四、平定丹波

天正三年(1575年)六月,织田信长写信给丹波国领主,要求他们配合明智光秀讨伐宇津家和内藤家。九月,明智光秀受命出兵丹波。十一月,明智光秀正式出兵天田郡黑井城。这次出征的目标是平定丹波国内的反叛势力,尤其是宇津家和内藤家。然而,天正四年(1576年)正月十五日,由于盟友波多野秀治的叛变,明智光秀的军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撤退,于正月二十一日回到了坂本城。这次出征的失败对明智光秀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让他意识到了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盟友的可靠性和自身战略的重要性。

尽管初次出征受挫,明智光秀并未气馁。天正五年(1577年),他积极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包括今福之战、天王寺之战、杂贺征伐战和信贵山城之战。这些战役不仅锻炼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增强了他在织田信长心中的地位。十月十六日,明智光秀再次回到丹波,这一次他更加谨慎和周密地制定了作战计划。

回到丹波后,明智光秀首先成功夺取并占领了丹波龟山城(今京都府龟冈市)。这一胜利不仅为他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士气。随后,明智光秀率军再次发起了平定战,逐步推进,占领了部分多纪郡。这一年,他最终占领了丹波东部至南部的大部分领土,为全面平定丹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正七年(1579年)六月,明智光秀攻占了八上城,彻底平定了丹波。这一胜利不仅是对明智光秀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坚持不懈精神的回报。通过这次平定,丹波国的局势得到了稳定,织田信长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

天正八年(1580年),织田信长正式将丹波一国册封给明智光秀,以表彰他在平定丹波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同时,明智光秀的助将兼好友细川藤孝则得到了丹后一国。

五、萌生叛意

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命明智光秀返回坂本,准备接待盟友德川家康的宴席事宜。这一任务看似平常,却成为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之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据耶稣会传教士弗洛伊斯在其《日本史》第五十六章中的记载,正在准备宴会时,信长召明智光秀进入一密室议事。在密室中,明智光秀对信长的一些决策表示不满并提出谏言。信长听后勃然大怒,站起来两度用脚踢向明智光秀。这一事件不仅严重侮辱了明智光秀的尊严,也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裂痕。

受到这次羞辱后,明智光秀的内心萌生了叛意。他开始秘密策划如何推翻织田信长的统治。当年五月十七日,明智光秀本应准备出征,但计划似乎有所改变。二十六日,他从坂本出发前往中国地区,二十七日在爱宕山进行了祭神祈愿。这一天,明智光秀在爱宕山的祭神活动中祈祷成功,表达了他对即将进行的行动的坚定决心。

二十八日,明智光秀在威德院与里村绍巴等举行和歌会,作成了《爱宕百韵》。在和歌会上,明智光秀不仅展示了他文学方面的才华,还巧妙地询问了本能寺护城河的深度。这一细节显示了他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暗中收集情报。当天晚上,明智光秀回到丹波龟山城,进一步筹划自己的反叛计划。

六、本能寺之变

天正十年(1582年)五月二十九日,织田信长抵达京都,下榻在本能寺。此时,织田信长的势力已达到顶峰,但他并未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叛变即将改变一切。六月一日晚,明智光秀率领1.3万人的军队从丹波龟山城出发,向京都进军。次日凌晨,明智光秀的军队渡过桂川,向士兵们下达了向本能寺进攻的命令,正式决定背叛织田信长。

本能寺的守军不足百人,面对明智光秀的大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织田信长在得知叛军逼近的消息后,迅速组织守军进行防御,但形势已极为不利。在激烈的战斗中,织田信长意识到无法突围,最终选择放火自尽,以避免被俘虏的耻辱。他的贴身侍卫森兰丸也选择了殉死,以示忠诚。

织田信长的死讯迅速传开,京都一片混乱。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目标是彻底清除织田家的势力。织田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京都妙觉寺转入二条御所,与明智光秀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信忠虽然勇猛,但面对数量庞大的叛军,最终还是无法扭转战局。不久,信忠自知不敌,选择了切腹自尽,年仅26岁。他的死不仅标志着织田家在京都的势力彻底崩溃,也宣告了明智光秀暂时的胜利。

在占领京都后,明智光秀迅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立即进军胜龙寺、近江国的坂本城和安土城,这些地方都是织田信长的重要据点。胜龙寺和坂本城的守军在明智光秀的强大攻势下迅速投降,安土城也在短时间内被攻破。明智光秀通过这些行动,迅速控制了织田信长的主要领地,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然而,明智光秀的胜利是短暂的。丰臣秀吉在得知织田信长遇害的消息后,迅速与毛利家议和,迅速回师京都。六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在山崎之战中击败了明智光秀。战败后的明智光秀逃至阪本城附近的山路时,被当地农民杀害。他的尸体被发现后,头部被送往安土城示众,以证明织田信长的复仇已经完成。

七、决战山崎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三日至四日,明智光秀在成功占领京都后,费力劝降各方势力,特别是希望细川藤孝和筒井顺庆加入己方。然而,大多数织田家臣对光秀弑主的行为深感不满,纷纷拒绝了他的邀请。只有少数实力较弱的小势力团体表示支持,但这些力量远远不足以对抗即将到来的强敌。

六月五日,明智光秀进入安土城。为了收揽人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令设立所司代,免除京都地区的地租,向寺院、神社捐赠金银,犒赏家臣士兵,并将织田信长贮藏的金银财宝等名物分给家臣。这些举措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使他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六月七日,朝廷派敕使吉田兼和拜访光秀,要求他维持京都地方的治安。这表明朝廷对光秀的暂时认可,但并未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六月九日,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丰臣秀吉回师的消息。丰臣秀吉在得知织田信长遇害后,迅速与毛利家议和,迅速回师京都。明智光秀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决定出兵山城国山崎(位于京都和大阪之间),以阻止丰臣秀吉的前进。

由于丰臣秀吉的快速行军,他已经提前赶到了山崎,使明智光秀陷入了被动。加之织田信长的威望极高,明智光秀的仓促反叛准备不足,导致此前交好的细川藤孝、筒井顺庆等武将都不肯与他共同进退。甚至明智光秀的 与 力 、摄津国大名中川清秀和高山重友也倒向了丰臣秀吉,这使得光秀的军队在人数和士气上都处于劣势。

六月十三日,明智光秀与丰臣秀吉、丹羽长秀、织田信孝等在天王山(又称“山崎合战”)展开决战。开战后不久,由于高山、中川、池田三队的奋力作战,光秀军迅速陷入不利局面。光秀军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不敌,被迫撤退至胜龙寺城(现位于长冈京市胜龙寺)。光秀在胜龙寺城稍作休整后,决定前往坂本,希望能够在那里重 整 旗 鼓。

然而,光秀的撤退之路并不顺利。根据丰臣秀吉记录的史料,明智光秀经过山科小栗栖村时,遇到了村民的阻拦。村民们对光秀弑主的行为深感愤怒,用竹枪将其杀死,并斩取其首级。村民将光秀的首级送到了丰臣秀吉的军营,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