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禹皇殿内。
大夏王朝的早朝,如期召开。
朝中文武大臣,脱下昔日冠袍,皆是一身白衣缟素,神色戚戚然。
当然,这都是表面。
内心之中,对夏皇的驾崩,如今反应,也就唯有各自方才清楚了。
“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阴柔的通禀声响起,赵后出现在禹皇殿内。
同样一身缟素,眼睛红肿,一副哭了整夜的模样,神色憔悴。
但如若细细打量,却是不难看出,其整个人神采奕奕,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春风得意。
走向那高台之上,在那张龙椅之前微微顿足,方才坐上旁边的凤椅。
揉揉额头,一副精力跟不上的模样,开口道:
“陛下昨夜驾崩,如今最重要的事,是商谈陛下的后事,应当如何处理。”
“太常可有话说?”
大夏王朝传承数百年,历经的夏皇,也有十几位了。
夏皇驾崩之后的后事处理,也早有祖制。
此事,只是花费了些许时间,便商定了下来。
无非是举国治丧,文武百官为夏皇守灵七日罢了。
商定完这些,赵后沉声问道:“诸爱卿可还有何补充?”
话音落下,主掌皇室宗族事务的宗正,上前一步:“娘娘,臣有事要奏。”
“准!”
宗正道:
“这几年来,东边草原之上的妖蛮王朝屡屡犯边,特别是秋冬之际,更是举大军攻打,令得我大夏东方边境苦不堪言。”
“如今,眼看着凛冬将至,妖蛮王朝的攻势,势必越加猛烈。”
“加上我朝夏皇陛下驾崩,朝局震荡,内忧外患,草原妖蛮王朝定然不会放过如此机会,等到冬天,恐怕其攻势会极其可怕啊。”
“娘娘,我等当早日作出应对准备啊!”
他一副忧国忧民模样。
不少朝臣腹诽,就算是妖蛮犯边,也自有兵部、有诸多元帅将领应对,轮得到你一个宗正出言么?
你这管得未免也太宽了吧?
当然,此话自然不会有人说出来就是。
赵后秀眉皱起:“爱卿可有良策?”
宗正道:“禀娘娘,微臣确有一策。”
“爱卿请说。”
“娘娘,日前曾有妖蛮使者来朝,向我大夏王朝提出和亲,而他们亦是答应,一旦和亲,百年之内将不再犯我大夏边境。”
“如今适逢陛下驾崩,如若答应对方和亲,也正可为陛下冲喜,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娘娘,微臣提议,将安宁公主许配给妖蛮王朝蛮察儿大汗,一来可为陛下冲喜,二来也可保我大夏边境百年和平!”
此言一出,朝中众臣皆是神色一变。
特别是诸多将领,皆是觉得不妥。
有人正要站出来反应。
凤椅之上,赵后已经拍板:“爱卿所言有理!”
“传本宫懿旨,将安宁公主许配给妖蛮王朝蛮察儿大汗,前去和亲,明日一早便出发!”
此事,便就此定下来!
夏皇在世之前,赵后便把持朝纲,一手遮天。
如今夏皇驾崩,就更无人能够反抗。
那些想要表达反对的将领,此刻也只得默然叹息。
毕竟武将之首的周太尉,早已被赵后所斩,他们群龙无首,就算是反对也没有半分作用。
“可还有事要奏?”
“娘娘,如今我大夏王朝正是风雨飘摇之际,除了东边妖蛮王朝之外,大乾王朝也定然不会放过如此机会,特别是在罪人林秦在大乾王朝犯下那等屠城罪行之后,此事恐怕绝非和亲能够解决,还望娘娘早做打算啊!”
宗正此言,一副可谓苦口婆心、忧国忧民的模样。
赵后扫视一圈:“诸位卿家,可有应付之策?”
“启禀娘娘!”
又是一人走出,乃是当朝兵部尚书赵仁成,赵后本家堂兄。
他从怀中,取出一物:“此乃大乾王朝一封国书,昨日送到微臣手中,娘娘请看!”
他将国书,经由太监,送到赵后手中。
在赵后翻阅之时。
他介绍道:“大乾王朝提出,只要我大夏将罪人林秦交出,再向大乾割让包括血秦城在内的十座城池当作赔礼,罪人林秦对大乾所犯罪行,便可一笔勾销。”
“非但如此,大乾王朝乾皇还可与我大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承诺百年内绝不犯我大夏边境!”
如果说和亲还稍微能够让人接受。
那么如今赵仁成所说的割地赔礼,则是触犯到了许多人心中的底线。
当下,顿时有些中立派朝臣反对:
“娘娘三思啊!”
“将秦王林秦交出也就罢了,毕竟如今我大夏王朝形势不稳,但是割地万万不可啊!”
不少人反对。
赵仁成沉声道:“娘娘,还有诸位大人,正如宗正大人所言,如今我大夏王朝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为稳定局势,区区十座城池,换取我大夏王朝百年休养生息,微臣私以为,此事值得。”
“不错,我大夏王朝疆域广阔,区区十城,算不得什么,只能能够换取我大夏百年和平,那便值得。”有人声援赵仁成。
但依然有人反对:“无论如何,割地口子绝不能开!”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
赵后轻咳一声,终于开口:“诸爱卿不必争了。”
她宣布:“回复大乾王朝,罪人林秦可交给他们处置;”
“至于割地之举,容后再议!”
割地一事毕竟事关重大。
唯有等到她顺利即位之后,方能继续推动。
今天授意赵仁成将此事推出来,不过是吹吹风罢了。
等到她登基,再行推动,便不会显得突兀了。
一切,都在跟着她的节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