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十月,十月之内攻下……

广东西接占城、暹罗等外邦,东接闽地,海岸线长且复杂,设有8个卫城和29个千户所城,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海防体系。

从杭州到广州,水路并进,最快也要十五天。

如果再带上辎重兵马,那时间就会更久。

不过李青云此行的目的也并非是广州。

广东倭患最严重的地方是潮州等地区,前线作战地方也在这。

这些地方有大量优良的港口,人口众多,经商风气浓厚。

海禁政策将其中相当一批人逼良为寇,要么走私,要么做海盗。

自嘉靖初年起,一直大小战乱不断。

明嘉靖四十三年春,倭寇两万余人自潮州入侵,屠戮劫掠海丰百姓,一路烧杀抢掠,各地卫城千户所城,犹如豆腐脑一般,一碰就碎。

从浙江打到福建,又打到广东的戚继光带着几队亲兵,稳定了局势。

只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场仗打了将近三年,居然还没能打赢。

期间耗费朝廷兵饷粮米无数,近乎无以为继。

六月的广东正是湿热的季节,风雨不受人预料,说来就来,一下雨,道路就被打得一片泥泞,人和马的速度都不可避免地降下来。

“都听好了,就算是热死,也不能卸掉绑腿,不得擅自靠近河流。”

“不煮沸的水不许喝,由队长负责监督,违令者,杖三十军棍,剥夺粮饷。”guqi.org 流星小说网

“不得入民宅,不得劫掠,不得奸淫妇女,不得践踏农田。”

“咱们是制台的亲兵,不要给制台丢份。”

从淳安开始建立的宣教员队伍如今愈发壮大,在多达数百人的亲兵队伍中,他们扯着嗓子,反复督促,维持纪律。

“身体不适的立即打报告,看军医,无法坚持的上担架,制台会让你们都安全回家。”

“重申一遍,不要喝生水,不要喝生水!”

林守如骑着马,望着周边茂密的林子,有些回到家乡的感觉。

虽说这里离他的家还有几百里之远。

林守如转头对着李青云说道:“广东南境皆濒海,自东而西,历潮、惠、广、肇、高、雷、廉七郡,而抵越南。其东境始于南澳,与闽海接界。”

“制台先到军营,再去省府,此番过了五华,再行路数十里,就可以抵达海丰。”

“戚将军前不久方才驱逐了海丰的倭寇,在此地建了一座卫城,我们也好休息片刻。”

他表现的很积极,虽然在李青云心里,他的用武之地是在广州。

但上进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眼下对他竞争性最强的田有禄和刘显德都不在,他说什么也得好好表现一番。

天快黑了,李青云一行人加快了速度,在夜幕降临前抵达了海丰。

戚继光带着手下部将在军营外迎接。

“末将戚继光,在此迎接,李部堂快些进城。”

古代行军打仗,夜袭极少,但一旦成功,便是大胜。

戚继光用兵谨慎,加上还牵扯着浙直总督的安危,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戚将军莫要客气,我等也算是旧相识,今此以来,便是扫除广东倭寇,让我大明朝的百姓从此再也不受倭患之苦。”

一行人行至堂中。

李青云开门见山:“戚将军的本事我是知道的,浙江福建如此规模的倭寇都如同雷霆扫穴一般,势不可挡,怎么在广东就困了三年?”

戚继光虽是武将,但读的书一点也不比文人少,考上武举人,在官场上起起浮浮,早前因为性格原因,吃了不少苦头。

也就是跟了胡宗宪和俞大猷之后仕途才变得通畅。

他沉吟片刻,说道:“李部堂可知我这卫城里有多少兵?”

“不知。”

戚继光叹了口气:“不过两千人,加上驻守在其他地方的军队,拢共不过五千人。”

李青云神情当即变得严肃。

五千人,四营兵都不到。不说整个广东,就是洒在潮州地界,也犹如水入大海。

就这么些人,如何能与数量好几万的倭寇作战?

如何能守住广东广袤的海防线?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五千人?

戚继光这次在广东,不像之前在浙江福建那样,在胡宗宪和俞大猷手下领一支军队。

他自己就是总兵,负责整个广东的海防,在往上,武官体系里已经没有比他更大的了

五千人守住广东,消灭倭寇,除非这五千人都是吕布。

李青云望着戚继光:“戚将军,是如何稳住局势的?”

戚继光叹气:“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练了些兵,又发动了乡勇。”

“那些倭寇虽然人多,但论战斗力还是无法与官兵正面对抗,我派人扼守住要道,伺机而动。”

“至于其他地方,守城总归是守的住的。”

倭寇无法与官兵正面对碰。

也就是戚继光才说的出这些话。

这个时代的卫所兵,腐败糜烂了将近百年,哪怕是碰上数量远不及自己的倭寇,都能被轻易冲散。

以至于几十个倭寇由沿海到腹地,横行上百里。

李青云倏地站起,从戚继光的神态和话语中,他大概也猜到了其中缘由。

事情的根子,就出在了两广总督身上。

广东是没有巡抚的。

巡抚在大明的官制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地方分设三司,将权力一分为三,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的稳定和中央的控制,但正因为分散了权力,也降低了效率。

在碰见大的变故的时候,地方权力相互扯皮,意见无法统一,因此巡抚的位置应运而生。

他们有常设和暂设,为的就是应对突发的涉及到一省之地的变故。

广东广西曾是蛮荒之地,流放岭南说的就是这里。

少数民族,教育程度不深的土人众多,为了管理稳定,也为了节省管理成本,一个巡抚是不够用的,所以大明在此设立了一个两广总督。

总督是一个更加特殊的职位,可以理解成巡抚的放大版。

当出现跨越省份的危害的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够统筹数个省份的职位出现。

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浙直总督都是如此。

其中浙直总督的权力最大。

因为浙直总督的设立是为了解决犹如跗骨之俎的倭患。

时常需要调动超过四五个省份的资源。

李青云:“戚将军,你我也算是旧相识,也知我性格,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我这次是奉了朝廷的命令,手中有圣旨,如果有人胆敢影响国事,无论是谁,他是什么职位,胆敢反对,便是抗旨。”

戚继光:“有李部堂这番话,在下也是放心了,我何其有幸,能屡次遇到像李部堂这般的人。”

李青云:“是大明的百姓何其幸运,上天给了他们一位百战百胜的将军。”

这话端的是认真无比。

日后世人或许会忘了他李青云,又怎么会忘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

戚继光忙称不敢当,随后详细说明情况:“此地倭患难除,原因有三。”

“这第一,便是乡绅与倭人相勾结。此地与浙江类似,看着好几万的倭寇,实际上真正的倭人寥寥无几,全是本地活不下去的渔民落草为寇。”

“我在此地练兵征战,不说体会到保家卫国的情怀,反倒是被人憎恨,屡次打歼灭战的良机,都被本地士族通报倭寇,错失良机。”

实际上广东的情况比浙江还要恶劣。

广东乃是穷苦之地,越是穷苦的地方越团结,地方越团结,官府的控制力就越差。

戚继光觉得自己是来扫除倭寇的。

但在那群乡长族长眼里,这人就是来捣乱的。

可叹嘉靖开海,浙江福建广东三处倭患最严重的地方,唯独就只有广东未能开关。

“这第二,便是没钱没粮。”戚继光干脆也豁出去了,什么都往外说:“我到广东省来,身边只带着几队亲兵。”

“来到之后,只能选用本地的乡民练兵,操练到一定水平后方可上战场。”

“可两广总督林良生一不给钱,二不给粮,三瓜两枣就像打发乞丐一般,末将节衣缩食,才在三年之内堪堪练出这五千人。”

李青云:“浙江每年向两广运了这么多军费粮饷,莫非都被贪墨了不成?”

在大明,跨省调兵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兵员道德素质堪忧,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还可能会有所顾忌。

若是到了邻土,那除了杀敌之外,就全是发财的贪欲。

因此,到一地,练兵再上阵,成为了许多大明名将的招牌技能。

无他,总不能靠那群喝兵血的兵油子。

戚继光摇头:“并非如此,那林总督拿着粮饷填了前几任在军营里的窟窿。广东不止倭患,河源山寇李亚元、邓廷凤等作乱于广、韶、惠三府之间。”

“兵道废弛,那林良生拿了军饷去对付山贼去了。”

换句话来说,这个林良生拿着朝廷镇压倭寇的钱为自己邀功。

一开始他或许是打着山贼,海贼一起剿除的美梦,但拖到了如今,山贼剿不完,倭寇愈发势大。

李青云冷笑道:“他若是个有才能的人,应该当机立断,先帮助戚将军剿灭倭寇,再回身助他。

如今优柔寡断,唯唯诺诺,两头顾不得了,又两头不肯放弃,还做着他那入阁的春秋大梦。”

李青云接着说道:“此事由我来摆平,你接着说。”

戚继光:“这第三,便是西洋人从中作祟。”

“自从汪直被杀,海上再难看到船坚炮利的势力,但广东这些倭寇手里的装备,比之当年的汪直,丝毫不逊色。”

“末将怀疑,是濠镜那里的佛郎机人将火器船只卖给了他们。”

李青云皱起眉,这倒是他没想到的。

对于那群西洋人卖军火,他是不怀疑的。

只要有利可图,他们连信仰都能卖掉。

军火这个买卖,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西洋人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李青云犹豫少许:“这话,便不要在奏折上说了。”

“虽是真相,但怕影响了日后广东的开关大计。”

戚继光这才反应过来,点头示意知情。

眼下剿灭倭寇是为了开海,开海的贸易对象是那群西洋人。

这个理由要是传到了朝廷有心人的耳里,那广东永远也别想着开关。

不开关,倭寇就杀不完。

“既然戚将军开诚布公与我说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

“先前因为一些变故,我在京城待了半年之久,回家不到三天又匆匆来此平乱,饶是我,对家中妻女都想念的紧,更何况戚将军手下的将士。”

“因此广东倭寇,我欲速战,争取在今年之内,便彻底剿清。”

戚继光顿时一振,没有说不可能之类的话,反倒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青云。

李青云:“打仗的事情我不懂,本官会竭尽全力帮你扫除障碍。”

“钱,粮,我都给,戚将军要选什么人入伍做兵,我大开方便之门。

总而言之,你只管敞开了练兵,练好了兵,立即上阵杀敌,其他的一切事务,都交由我来做。”

“如此,可在今年剿除倭寇否?”

戚继光:“李部堂是想在今年腊月剿清倭寇?”

李青云点头,今年嘉靖大概就要死了,自己不能在广东待太久,到时候错过了站队良机,那损失可就大了。

戚继光缓缓摇头。

李青云目光黯淡下来,看来还是强人所难了。

“若是粮饷足够,十月,十月的时候,我就能剿灭倭寇,大家伙一起回家,过个好年。”

李青云一愣,随即笑道:“此乃卫城,军营之中,军中无戏言。”

戚继光:“愿立军令状。”

两人大笑。

李青云握住戚继光的手:“军令状就不必了,戚将军乃是一诺千金之人,只你一言,便重过军令状。”

这番话对古人来说,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习惯了和猪队友组队的戚继光,此时更是激动万分。

“我另有一事相求,劳请戚将军带我几个不成器的手下磨砺一二。”

戚继光一怔。

李青云连忙说道:“他们都是你的老部下,入得营中,只听你令,我绝不做干涉。”

戚继光心里暗道惭愧,方才还以为李青云是想在营中安插耳目。

原来是送人来镀金。

这也是寻常事,偏偏李青云还特地解释,这诚意不可谓不足。

“李部堂尽管放心,我定会护住两人周全。”

李青云见戚继光还是误会,也没有多说。

第二日,齐大柱和李顺儿有些错愕。

齐大柱皱眉:“我们两人都在军中随戚将军杀敌,谁来保护制台安危?”

李顺儿眼里挣扎了一番,下定决心:“这军营我待着也烦,还是让我跟在制台身边。”

这个平日里毛躁不着调的李顺儿,觉悟倒是异常的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