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谁赞成,谁反对?

三个通判密谋了一整晚,第二天来到署里发现人都不见了。

“三位老爷来了,都在等你们了。”一个穿着吏房小吏衣服的人招呼着他们。

接着就被带到了堂中。

堂中满满当当都是各房的干事。

甚至不止同知署,其他几个司的人都来了。

没见着李青云,堂里的人都有些吵闹。

史学典站在角落,望着眼前场面,觉得有些熟悉。

对了,这不就是大老爷组织人救堤那晚的场面吗?

那晚之后,大老爷就像换了个人,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了不起的事。

王严茅三个通判站在最前面。

不多时就瞧见李青云从侧门出来了。

没有故意抖落威风站上高台,就穿着同知的袍服往那安静一站,底下人就全都安静下来。

“今天叫你们来,宣布几件事。”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注视着李青云。

这里面有年轻力壮的,有白发苍苍的,有眼神躲闪的,也有暗藏凶光的。

李青云人群中扫了一眼:“今年年头发生了一件大事,严嵩致仕,严世蕃流放岭南,霍乱朝政多年的严党倒台。”

“你们当中有些人和严党有过交情,有的人说过一些不合适的话。严党虽倒,但流毒无穷。”guqi.org 流星小说网

“隔壁臬司衙门的佥事海瑞,从去年腊月开始,抓违法乱纪,抓贪吏陋习,整整抓了罚了不下四百人。”

这话说完,底下人更静了,有些人两腿甚至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

“但是。”

“皇上都没有严厉惩处严氏父子,念着旧情,因为他们对朝廷还是有功劳的,你们也是,念在你们尽心为官府办事。”

“你们过往如何,我不管,但从今日开始,以前你们跟着郑泌昌何茂才,还有马宁远怎么做事的,现在统统不能做。”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清清楚楚写在了大明会典当中,你们要是犯事。”

“我饶得了你们,那个海佥事也饶不了你们。”

倒严过去几天了,徐阶拨乱反正的横幅也拉了起来。

这些政治上的纲领总归是要提上一提。

“有些事情不要做,也不要花心思背着人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们当中有些人,还未散值就跑到青楼当中。”

严茅两名通判脸色一变,凶狠地眼神看着王康来。

三人站在最前,王康来甚至没法辩解,只能眼神示意,这事不是他打的小报告。

“去青楼也就罢了,还带着衙门至关重要的卷宗,万一卷宗丢失了,或者被有心人看见了,都是天大的罪过。”

司狱司的主事眼珠子一转,觉得这是个表现的好机会,高声喊道:“衙门之中竟有此事,下官恳请彻查此事。”

严茅两个通判杀人的眼神转向了那个小小的从九品司狱。

王康来觉得自己要说些什么了:“住口,李同知正在训话,哪有你说话的份,再多嘴,我便叫人把你轰出去。”

“王通判,”李青云突然叫他:“今日只是议事,并非训话,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你是司狱司的白仇,白司狱?”

白仇走上前来,神情激动,自己方才那一举动,似乎正合这个新任同知的胃口。

这次,终于也轮到我白某人抛头露面了。

“回同知,正是。”

“此心可嘉,但正如我所说,既往不咎,昨天的事过去也就过去了,以后不出事我也就不怪罪。”

照磨所的老秦闻言腿一软,两眼发虚地看着前面的三个通判。

“这第二件事,就是以后署衙内要改制。本官为官时日不多,但无奈一任官,就在了那淳安县,一直被架着走,也是学得了不少东西呢。”

“这些新东西呢在淳安取得了一些成效,让我能不愧对百姓,不愧对朝廷。”

“所以我打算在杭州府内也实行这一套,不知各位可有意见?”

有人问:“不知这新制是为何物?”

“较为复杂,稍后我会制定告示张贴各署衙中,诸位看完回去,细细琢磨,三日后回一份公文于我阅览即可。”

“但总的就两条,一,成立新的奖惩考核制度,具体标准见告示所言,二,日后涉及到各衙门的事务,都需要留下报条,签字作证。留底至同知签押房中。”

《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府同知李青云后严嵩时代制度与精神》读后感,写一篇不少于两千字的策论。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做了一辈子的阅读理解,自然不会写不出来。

只是难点,并非难在这儿。

严茅对视一眼,随后一齐看向王康来,示意他上前辩驳。

“李同知。”王通判出列,说道

“王通判有意见?”

王康来摇头:“下官当然没意见,只是对于这所谓新制还有些疑虑。”

“你且说来听听。”

“李同知,”王康来把同知两字咬的很重:“不知府堂的人是否也按照这个新制来,其他县要不要也实行新制,以哪个衙门的名义发下去?”

“还有,这新制可过了藩台衙门和巡抚衙门,总督衙门的审理,可有公文予以推行。”

王康来也不愧是多年的官油子,一下子就指出了李青云最致命的问题。

新制什么的,完全不重要,大明嘉靖一朝,改制的人多如牛毛,盐制,税制,乃至科举制都在中央改了一次又一次。

地方有能力的官员采用新制也是屡见不鲜,设立小衙门,新法度比比皆是。

但这这些改制的官员无一不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说一不二的领头官员。

你李青云不过一个同知,头上有杭州知府压着。

还身处杭州这样一个地方,巡抚衙门,臬司衙门,藩台衙门都在这里有署理衙门。

头上压着一个又一个人。

“王通判提醒的是,”李青云语速缓慢:“大明会典,若一任主官职位空缺,便由次一级官吏代职,我以同知身份,暂代知府事宜,可有异议。”

“此次新制只在府一级实行,成行之后,各县再按照淳安模式进行改制。”

王康来:“若新任知府来了,与李同知所想不合,又该如何?”

李青云面无表情:“那便等他来再说,我的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