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一党起内讧了。
或者说已经不再是徐阶一党,而要再加上高拱一党。
老练的袁炜立马抓住事情的关键,想通了其中关节。
朝局忽地乱了起来,袁炜看到了些许机会。
他虽是徐阶学生,但为人恃才傲物,入了内阁也不愿趋居徐阶之下,所幸是徐阶为了拨乱反正,故意表露自己和严嵩不一样的地方——不做一言堂,有事情要和阁臣一起讨论。
所以两人相处摩擦还不算大。
袁炜心里想着,这场由嘉靖挑起来的争斗,自己参与其中,能获得什么利。
坐在他这个位置,再往上就只能是首辅了。
心里知道首辅不可能在两年之内再换一次,但袁炜还是忍不住心动起来。
事在人为!
就算实在不成,在徐阶高拱的斗争之下,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增加在内阁当中的话语权也是可以的。
作为礼部尚书的袁炜说道:“此事还需交由刑部来查,另外我建议,吏部和礼部都应该参与进去,共同署理这份弹劾奏疏。”
袁炜这番话说的倒是符合国法,在场几人都没意见。
事情很快传到李青云耳边。
“这个徐华亭,拿这件事做文章,莫非是糊涂了不成?”高拱看不懂徐阶这个操作。
在李青云的讲述当中,这个案子已经办成了铁证,借此来抨击李青云,岂不是隔靴搔痒?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开海的奏疏必然是被他借着此事压下来了,按照规矩,内阁能压五天。”
“五天之后,你腾不出手脚,这道奏本就被淹了。”高拱分析着,突然又觉得不对:“事关七百五十万两白银,宫里面说什么也不会让这件事过去。”
“你打算怎么办?”
与六科给事中不同的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偏重察事,以一般行政为监察对象。
同时在同一个衙门里,不同的人上疏弹劾也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邹应龙无疑是在都察院乃至整个京城百官之中都相当有分量的一人。
而被御史弹劾的官员,通常来说,第一动作就是上书请辞,然后内阁驳回。
接着上书争辩,开始反击。
来了京城,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李青云正打算上书请辞。
来自徐阶的第二道攻击立马就来了,还是针对李青云开海的奏疏。
礼科给事中吴时来上疏弹劾李青云开海奏疏不合礼法,违背祖制,居心不良,理应革职查办。
这个罪名比起前面那个可就严重多了。
并且矛头直指李青云本身。
两罪齐出,快到李青云写好的请辞奏疏都还未交上去。
现在看来也不用交了。
天知道后面还有多少道罪名,干脆静观其变,到最后再一起处理。
这是高拱给他的建议。
李青云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的圣眷更浓,为织造局和宫里做事,司礼监不会这么快对这两道奏疏做处理。
“且看后来还能有什么动作,后续罪名若是更重,这请辞的奏疏也就不用交了,直接辩解反击罢。”
“我们这边也随时做好准备。”
高拱如是说道。
又过了一日,给事中陈瓒,御史凌儒联名上奏弹劾李青云。
两人身份不是非常根正苗红的徐党。
并且弹劾内容有些过于离谱。
他们弹劾李青云的由头还是抓捕台州备倭使一事。
认为李青云擅自抓捕一地军权大将,祸心深藏。其家基业在江南巨富,李青云手揽司法权,军权和财权,分明是想性那汪直之举,在东南沿海再起事端。
控制边防,意图谋反。
这道弹劾一出,众人哗然。
徐阶高拱皆预料不及,传入司礼监中更是没有任何反应。
李青云的反应比他们都要强烈些。
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胡乱攀扯的罪名时,只有李青云自己心里清楚。
这两人误打误撞弹劾的罪名,居然比徐阶手下两个科道官加起来的还要真实。
这下李青云再也坐不住,急忙上疏辩解。
……
至于张居正,纷争既然开始,那他也暂时不能露面了。
因为名义上,他是徐阶最亲密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不能参与反击之事。
他能做的就是借着国子监司业的身份,按压住国子监的监生们。
徐阶在朝中经营多年,科道言官和国子监几乎都是他的党羽。
张居正退在幕后,按压着这股势力,同时将自己在兵部的人脉交由高拱驱使,已然尽了大力气。
————————
另一边,袁炜找上了茅瓒。
“邦献兄,朝局变动,此时合该你我二人出手了。”
袁炜眼睛中带着些许兴奋之色,侃侃而谈:“此番你我之仇敌李青云身陷囹圄,多般罪名压身,此时必然焦头烂额。”
“我等正应该在此时推上一手,以解心中之恨。”
茅瓒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平静:“在下都听袁阁老的。”
袁炜见状,神情稍稍冷淡下来,话语间诚恳了许多:“早前为兄便承诺过,待李青云圣眷消退或者犯错之时,必将以雷霆之势报之。”
“如今李青云大言不惭,竟敢擅动祖制,借着这个由头,加上我们一直搜集的那些罪证,让李青云狠狠摔一跟头,不在话下。”
“不过最要紧的还是前程,到了你我的位置,再往上一步都艰难无比。”
“偏偏这次得了机会,皇上不视徐阶独揽朝政,我们也要为了前程谋划一二。”
茅瓒接过话:“懋中兄所言极是,在下愚钝,但仍有些许气力,单凭驱使,绝无二话。”
一日之后,茅瓒作为吏部左侍郎,亲自下场弹劾李青云。
“臣伏读南京吏部所录浙江任命之册,察其间颇多不当。窃以为此等任命,未合体制。臣细审其人,多无功名履历,然高据显位。
此事已激众官忿懑,尤感屈辱。夫无功名者窃据高位,岂不使政务流于轻率,民生罔顾?浙江局势,恐因此而有扰动。考之诸事,皆与按察使李青云有关。
臣以为李青云不遵朝廷法规,滥行职权,擅自任命,枉法营私,实属市恩之行。恳请六部内阁详察此事,严加惩处,以肃朝纲,正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