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的人对倭国人是各种的惩治。
很快所需要的信息都全部的汇集到了一处。
魏忠贤看着这些倭国人所带来的罪状,只能是说这是一个让人感觉到非常愤怒的事情。
这简直就是天怒人怨。
此刻的魏忠贤感觉这些倭国人是真的太坏了。
如此情况下,他也不顾朱由检此刻有没有休息,而是直接的就去面奏皇帝去了。
朱由检此刻感受到了正午的炎热,正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
度过了炎热然后再做事。
但是他这边刚刚的准备休息,魏忠贤的到来,让朱由检明白,这应该是事情都查出来了。
于是就让魏忠贤进来。
魏忠贤基本上是颤抖着身体走进来的。
然后当奏章呈上的时候。
朱由检看完,气的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于是在这个时候,朱由检直接的让王承恩替自己传旨,向天下公布倭国人的罪状。
紧接着直接就定了倭国人的罪状,三日后问斩。
这件事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阻力。
很快,京城就知道了这件事。
接着,京城向四面八方输送的驿站也开始了传递这个消息。
一夜之间,大明靠近京城的地方都会知晓,而两日后,将会传出更远。
大明的内阁现在是死气一片。
尤其是内阁首辅黄立极。
原本的他想着阉党的权势式微之后,自己就朝着另外一边倒。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刚的倒向了另外的一边,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来。
皇帝已经不喜自己了。
朝臣们也感觉到了自己失去价值。
如此情况下,他们自然是选择重新的支持人。
所以,在没有了其他的大臣支持的话,那么他自己这样的内阁首辅就没有可能再当下去了。
尤其是在刚才看到了皇帝送过来的罪状之后,他知道自己彻底的完了。
为了以后的名声,那么只有主动辞官一途了。
于是,黄立极想了一下,一份请辞的奏疏就写好,然后让人直接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朱由检看到了黄立极送来的奏章。
想也没有想的就同意了。
然后内阁首辅则是直接替补而上,至于权少的位置,自然是让新任内阁首辅推荐。
整个过程非常的快。
甚至都没有等到天黑。
黄立极其实还写了第二道,第三道的奏疏。
因为在他看来,皇帝也是注重自己名声的,所以会选择三次留自己,而自己三次请辞。
但是谁又能够想到,皇帝直接就同意了呢?
此刻的黄立极感觉到自己的脸在被打,如果再不走,恐怕就一套被人看笑话了。
于是他连夜走的。
也幸亏驿站被改革之后,他们的工作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所以只要你有需要,愿意出钱,自然是有人会带着你们赶路的。
只是让黄立极感觉到不满意的是,驿站的功能虽然多了,但是对于大臣们来说,特权福利是真的减少了。
因为只能是免除自己一个人的费用,其他的家人差役之类的还需要另外的算钱,如果要求服务到位一点,那么将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
但是,黄立极还能够等吗?
所以他自然是花费了很多的钱。
人走人路,货直接托给了货运的,所以一路回乡也没有任何的累。
大明朝堂这边换了内阁首辅的事情,大家并没有太多的在意。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大家还如往常一样,该干什么继续的干什么。
这就是内阁。
他们的存在不同寻常,但是他们却也不干预其他衙门的正常运转。
倭国人的罪证在京城传开之后。
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们一个个的都表现的义愤填膺,在他们看来,这些倭国人是真的该死。
所以很多的人都期待皇帝能够为国为民着想,杀了这些倭国人以解心头之恨。
三日后问斩。
这,让国民们一个个的都表现出了那种期待的感觉,每日里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件事。
甚至是有人说内阁首辅黄立极正是因为替这些倭国人说话,才崇祯爷给罢了的相。
一时间,人人对黄立极贬低,一边对崇祯爷的英明神武大肆的赞扬。
朱由检此刻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这几日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朱由检是一直的在周皇后的身边陪伴着。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担心,周皇后受不了。
不过,对于帝王家来说,降温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所以朱由检倒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只是陪伴着,让周皇后安心就好了。
接下来的两天,大明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原本以为建奴人会扣关的。
甚至是已经看到了几万人的建奴出动,但是,这么长时间了连一点的动静都没有。
但是其他的地方却有消息传递回来。
朱由检这边也是在分析着现在的情况。
乾清宫中,朱由检坐着思考问题。
最为关心的自然就是建奴。
这些建奴人是有想法的。
他们的现在在征战漠南草原,似乎已经是在为了入冬来入侵大明做着提前的准备。
这是必然的,因为宣府镇已经被朱由检换了人,那里的守卫也进行了一些更改,想要从这里进入大明实在是太难了。
“这皇太极还想着打到京城,先不说你打不打的过来,就算是打进来了,朕的新军可是都给你准备好了。”
朱由检的心中非常的得意。
在他看来,自己的准备是非常全面的。
目的就是来应对这一次的问题。
当然,如果能够打败皇太极,然后分化建奴,那么建奴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但是现在,建奴有一个脑子转的多,还有一些汉奸们辅左,所以想要绕过他来分化建奴太难了,只能是傻掉了皇台吉,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的分化建奴,然后一点一点的消灭掉建奴,让他们彻底的消散于这个世界。
计划是这样的,建奴人的目的似乎也在这个时候进行暴露着,只可惜,大明的官员们都沉浸在短暂的平安中,不知道危险一直的在头顶上悬挂着,随时都要落下来砸掉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