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崇祯新钱

“皇上万岁,万岁!”

早朝朝会上,大臣们穿着整齐,一副新年新气象的表现。

一个个都精心打扮,穿着新衣。

看到了皇帝到来之后,大家一起给皇帝行礼。

“平身。”

朱由检让所有的大臣们站起来,一个个的起来之后,最先的内阁首辅开始代表百官向皇帝恭贺新年,一连串的辞藻下来之后,朱由检也是感觉到非常的满意。

同时朱由检也进行了一番感谢,同时对大明的未来也进行了一个美好憧憬。

这边事情结束,户部尚书就第一个站出来了。

“臣户部尚书有事启奏。”

“讲。”

朱由检看着户部尚书。

崇祯元年的第一天,居然就碰到了户部尚书启奏。

这绝对是一个不想看到的。

毕竟,户部的钱,一天一天的花销太快了,户部尚书说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哭穷。

“皇上,今年是崇祯元年,臣作为户部尚书,希望能够主抓铸造新钱,新钱是皇上您统一天下的最好见证,新钱之样,臣已经绘制出几种,请皇上过目。”

户部尚书这开口所说。

自然是正常现象。

不过这铸造钱币的事情,其实其中大有可为。

当然户部尚书造钱目的还是给户部多攒一点钱,这样也不用捉襟见肘。

王承恩看着户部尚书有东西要呈上,于是走下来取过户部尚书的图纸,然后才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朱由检打开看了一眼。

上面的崇祯年号的铜钱,和以前的大明各个年号的钱是差不多的。

所以算起来也没有什么改变。

朱由检把这图纸放下,然后说道:“户部尚书所想,朕在这几日也想了下。这新钱象征着朕的统治,自然是不能马虎,朕让人制作了几个钱样,大家可以看一下。”

朱由检说完,然后手对着旁边指了一下。

众大臣都看向了皇帝,似乎想要看看皇帝弄的倒地是什么。

当然更多的人也觉得皇帝有点过了,这种东西,本就应该是大臣们所做才对,和皇帝没有什么关系,皇帝只是最后确认才好。

但是不管如何,看还是要看一下的。

这就是一个表象。

王承恩会意,把朱由检旁边的黄稠托盘拿着到了诸位大臣的面前。

黄稠托盘中,有四枚钱币。

其中一枚是外圆内方的铜钱,铜钱的颜色是黄色的,比平时见到的铜钱颜色还要亮一点,薄厚方面比之前的铜钱都要薄一点。

但是上面的字却比较多了。

正面上四个隶书大字:崇祯通宝。

背面两个大字:大明。

唯一变了花样的就是在铜钱的背面也刻了字,正常的情况下都是不刻的,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的铜。

当然主要还是字刻的多了也没有什么效果。

因为大家没有功夫去看着钱币的字多不多,而是看钱币是不是新的,质量怎么样。

这枚铜钱的样式和户部尚书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唯有的就是多了大明了两个字。

于是户部尚书都有点无语。

但是另外紧挨着的那一枚却是吸引了众人。

这是一杯铜币。

圆滚滚的,正中是一条五爪金龙,凹凸有致,栩栩如生,背面上书三字:当十文。

在这铜币的四周,写着的是大明帝国崇祯元年制样。另外还在铜币边缘有齿纹状,看起来非常的精美,而且重量和厚度都比铜钱要大很多。

这样的铜币因为参了其他金属的原因,所以颜色有点发红。

但是实际上,经常把玩铜器的都知道,这是标准的铜钱。

只是,这制作太过于精美了一点,太不划算。

大家都对这些钱币进行品头论足。

当银币看到银币时,终于是发现了不同的地方。

因为银币的正面是当今的大明皇帝的头像。

栩栩如生。

一时间大家都有了珍藏的想法,毕竟这枚银币上刻画的是皇帝,只要这钱通行天下,人人就知道皇帝是什么模样了。

大明皇帝的头像非常的帅气,上面的皇帝是穿着龙袍的样子,带着金冠看起来非常的英俊,而且在银币的四周雕刻着山海云纹,给人以一种天下为尊的感觉。

银币的背面,则写着纹银一两。之后就是各种各样的防伪以及防磨的设计,目的就是确保,有人不会对它起歪心思。

毕竟,就有人这种可能,毕竟如果你对这么一块银币进行限制它的购买力,那么一些有心人把它磨薄,磨小,多出来的边角料就成为另外的价值了。

所以朱由检在上面打上了它的重量。

这就是标准的一两白银。

如果它的重量不足,那么这个白银的价值也就要降低。

而且边缘位置都是凹凸的花纹以及齿纹,目的就是一旦有聪明人进行磨损,那么大家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这银币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够换成大家的头像就好了。

有人看着这银币,这样的想着。

当然大家现在都客客气气的,谁让银币上画着的是皇帝的头像呢。

朱由检看着这些大臣们认认真真的看着这些钱币,心里面也是大概在算计着。

其实这些钱币的做工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如果想要仿制是很难办到的,毕竟是系统做出来的。

精美程度不可能大规模制造。

除了自己。

此刻,内阁几位大臣正在端详着金币。

金币比银币大一点,银币又比铜币大很多。

所以大笑形状下,大家也能够看得清楚。

金币和银币差不多,正面是朱由检的冠冕朝服的人像,背景用的是紫禁城的轮廓,上面还有象征皇权的一些纹饰,背面写着足金一两。

美轮美奂的金币在光照下闪烁着可爱的光芒,让人不由的都想去摸一下。

在这个时候,每一位大臣都看完了朱由检的这四枚钱币,一个个的感觉自己有必要收藏一套。

毕竟这是崇祯年的新钱。

但是很多的人觉得这个东西不适合流通天下。

因为,实在是太耗材料和人工了。

别的不说,光这个钱范不知道要用多少,这其中的人力物力消耗这么大,利润谈何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