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1 盐引开中

北朝帝业第一卷关西新客0171盐引开中李泰自觉得甩出了一个王炸,宇文泰必然又得是对他赞不绝口,于谨等也要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当他说完这话后,特意的停了一停,就是给众人留下夸赞感叹的时间,可是他等了一会儿,预期中的夸赞声也没有响起,只宇文泰有些茫然的说道:“继续说啊!盐政、屯田怎么一体关联?”

fo

见这三人的确是真的没有听懂,李泰也不由得一叹,果然先知者都是孤独的。

不过这一停顿,他心里也有点怀疑,他将要献计说明的开中法究竟适不适合西魏这个历史背景。

略作沉吟后,他才又开口问道:“臣请问,如今国之盐业是如何督治?在官如何、在民如何?”

“官民用盐,多出河东、西安州两处盐池。设督将以治盐税,官民输给,各任所便。”

这个问题有点细,宇文泰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于谨略作思忖后开口说道。

就这?没了?

李泰听到这回答也有点懵,斟酌片刻才又说道:“盐业关乎国计民生,朝廷竟无官司律令细致监察?”

又是于谨开口解释道:“前朝确有官盐市卖的旧俗,但往往盐官贪暴、积弊丛生。国朝恤民,并不共民争利,任民生产、典税为补。偶或设立盐司,但大多盐池不禁……”

在李泰的概念中,只觉得食盐专卖好像是封建王朝的特征之一。但听完于谨的解释,他才了解到原来从北魏立国开始,对盐业就不进行专管专卖,仅仅只是抽取税利。

太和改制之后,倒也设立过一段时间的盐官,但也仅仅只是满足禁中和官府的需求,更加普遍的盐业生产和买卖,则一直干涉不多。

北魏东西分家之后,河东和西安州的盐池虽然归属西魏所有,但朝廷对此立治也并不多。

河东方面的盐池生产和销售,主要是裴、柳、薛等河东大族把持。

这些豪族之所以倒向西魏,除了孝武西迁所带来的法统之外,主要就是基于盐业利益的诉求。

西魏政权势弱,需要仰仗河东大族对抗东魏的进攻,再加上关中、豫西等河东盐的主要市场都在西魏控制内,基于政治立场和乡土利益的双重需求,河东大族大多依附西魏。

西安州盐池则是杂胡聚集的地区,必须要有武力保证才能进行生产,由于西魏在北州驻军不多,所以盐池的利益也并没有完全把持,仍有许多氐羌等胡族也都参与其中。

简而言之,两地盐池虽然位于西魏统治内,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缘故,霸府并不能完全控制盐业的生产和销售,盐业的利润主要还是掌握在地方豪强和边境胡酋们手中。

了解到这些后,李泰便有点傻眼,开中法要实施的根本,就是建立在国家对盐业的系统把控上,政府以盐引作为筹码,换取民间的力量向边屯输送物资粮草。

可现在连这一基础都没有,又谈什么盐引开中!

于谨所谓的不与民争利,就是一句屁话。西魏建立以来,大战频频,关中的均田户们屎都快被攥出来了,遇到饥荒时连家中存粮都是有罪的,这算不与民争利?

说到底,还是政权威望不够、统治力不足,盐业的利润被地方豪强截留,做不到跨地域的掌控调度。

须知盐铁专营可不仅仅只是直接收取利益这么简单,借此所形成的对国家资源的整体调节才最重要。

但西魏政府眼下只是仅仅立足于编户租调、战争掳取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关中的人物储蓄只能集中在关中,往别的地方却调度不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起码在经济方面块垒隔绝严重,完全不像是一个统一的政权。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李泰也颇感无奈,有点抓瞎。他后续许多设想,都是建立在开中法可以实施上面,这点如果搞不定,许多事情做起来都会变的很困难。

宇文泰见李泰刚才还是信心满满的样子,这会儿却有些意志消沉,心里也颇感好奇,便发声道:“有什么计略疑难,直言无妨。若真能有益国计,何惧艰难!”

听到宇文泰这一鼓励,李泰才又打起精神来继续说道:“臣所计议根本,在于盐收官造。台府定计产盐多少,量州郡民户多寡定规发售。产盐十万石则以盐引十万张、发民输售,不得滥市,使民皆可享食此味,盐有定供、民有常食……”

宇文泰听到这里,眸光便是一亮,但也并没有即刻发言,只是低头思忖权衡。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他当然希望能够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与管理。这个盐引制度如果能够建立起来,抛开当中的利益不谈,起码是给霸府增加了一种新的对州郡的控制方法,还能推动促进编户的增长。

可是西安州那里且不说,单单河东的盐池归属就比较让人头疼。河东是抵御东朝的最前线,如果因为盐利动摇了统治基础,那损失可不是钱财利益能够补偿的。

既然已经开口,李泰便也不再操心这政策可不可行,只将自己的构思讲出来,能不能做、可以做到哪一步就让宇文泰去操心吧。

宇文泰对政权的了解和掌控那是比自己要全面深入得多,自己也只负责建策,别的想操心也没那权力。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盐引定式之后,可以立足于此,使民输粮于边,计其输用路程、数量而发给盐引,取盐分销。粮秣调转,所耗最巨便在途中。若能就边垦荒、就地采补,则官民两便、军有足食!

东夏州南境水草丰美、足堪耕垦,迁民于边、联防境内,胡踪匿迹、谷帛恒出。臣在司洛水于凋阴境内常有泛滥,河西库利川乏堰埭之便、水旱不调,若能开渠勾连,可以大益地方……”

当李泰还在陕北浪脱圈的时候,就已经生出立足南泥湾、屯田开荒、备胡防边的想法。跟关中豪强林立不同,彼处大片荒地、可以任意圈占,耕垦条件虽然不如关中,但也能够以量取胜。

这当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洛水跟库利川、乃至于上方的清水通过人工渠勾连起来,让区域水网形成一个整体,打造一个屯田基础的同时,也能沿诸水网设立防戍,逐渐的将陕北从胡荒状态经营起来。

洛水下游是已经开发良好的关中平原,可以作为一个大后方,既是补给的基地,也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洛水中上游区域且牧且耕、且屯且战,能够将地域中的资源与下游互通有无、合理调配,从而形成一个互补的生态圈。

别的不说,单单之前李泰袭击那些胡部时,许多的俘虏、牛羊等等战利品,由于没有一个系统配合消化,只能丢弃掉,李泰现在想想都觉得心疼不已。

可想要在陕北成规模的屯垦,当中所牵涉的人员、物资的调度,显然又不是李泰能够做到的。甚至就连宇文泰都做不到,否则也不会将陕北进行战略性的放弃。

但开中法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个问题,通过盐业的利润将关中富余的人力资源向陕北进行调度转移,也可以缓解关中窄乡、耕地不足均田的情况。

在将李泰的计划整体倾听一番后,宇文泰终于脸色一变、拍桉而起,指着他便大笑道:“伯山此计大善,若无经国之大志,岂有惊世之深谋!小子入事以来,屡所进计,皆能入我肺腑,如此相得,实在是、实在……”

激动之下,他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略显亢奋的绕桉来回走动片刻,望向李泰的眼神更是满满的炙热,好一会儿才意识到于谨等还在场,这才有些尴尬的坐回去,神情略作收敛,转又对李泰说道:“前战缴获,不必入府,尽归你用。洛水加设三防,尽快择地增驻。东夏州……东夏州你可有什么相事和睦的荐选?”

此言一出,不只在席的于谨和怡峰大吃一惊,李泰都吓了一跳。瞧这意思,如果不是自己年龄、资望还不足以节制大州,可能宇文泰连东夏州刺史都给自己安排上。

虽然没有直接委任李泰为东夏州刺史,但宇文泰又明说了要选择一个能够跟他相处融洽的人选,这也等于说是在后续的事权分配中要以李泰为主。

李泰之前进策不少,也多受宇文泰的赞赏,但像今次这般有力的情况却还是第一次。

既然宇文泰已经这么说了,李泰当然不会客气,别管宇文泰听不听自己的,说个名字就是一份人情。

略作沉吟后,他便又抱拳说道:“武安公李显庆,忠勇可钦,臣素来仰慕,若可共事,亦感荣幸!”

宇文泰听他居然点名李穆,先是略感错愕,旋即便又笑道:“那便李穆,哈哈,此员怕也想不到,有日竟需得益台府少进举荐升迁。”

席中于谨和怡峰见到大行台对李泰这年轻人竟如此的言听计从,一时间也都感慨诸多,甚至有点羡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