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现在怎么办?」

「以我报的工作总结为准, 你准备一下个人总结, 该是你的一项都不会少,现在国家有政策,你符合转正的政策。」

「尚老师……」

「我马上就退休了, 那帮人也知道我什么性格, 这件事他们不满足我, 我是不会安安静静的走的。」尚老师坚定地说道,「你一定要转正。」

转正, 大丽的心揪了一下, 说是不在意转正的事是假的,民办教师, 归根结底也只是民办教师, 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不说,完全没有任何保障。

现在虽说有编制的老师开不出工资,但绝对不会「黄」, 一年半载不开支,也有开支的那天,民办教师赚得钱,一年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赚得多呢。

更不用说评职称了。

但是,民办转公办,太难了。

大丽回到家里,坐在饭桌前为这件事心事忡忡,连饭都有些吃不下了。

「怎么了?」

大丽把这件事跟朱逸群讲了,「尚老师为这事儿跑了好几趟了。」

「你怎么早不跟我说这事儿。」

「怎么了?」

「平时看你挺聪明的,怎么遇见大事儿这么傻?」朱逸群站了起来,披上外衣就出去了。

也不知道他跟马占山说了些什么,第上天他跟马占山也往公社和县城跑。

这件事最终的妥协方案是:大丽评县年度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并因为这一项重大功劳,成为第一批民办转公办的教师。

范红英在尚老师退休后,将成为靠山屯小学校长,将来再出成绩,必然是她领导有方。

尚老师退休后由靠山屯出面返聘。

事情既然已经尘埃落定,范红英也展现出了她利落的办事能力,组织材料、填表,完全不用大丽操心,她只需要签个字就行了。

六一儿童节那天,大丽转正成为公办教师。

也在同一天,县城为尚老师举办了欢送会,很多人都来为这位扎根山村的女教师送行。

大丽这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人受过尚老师的关照,跟她有这样那样的交情。

一切结束之后,尚老师跟大丽同坐一辆车回村,「范红英当校长,将来的事麻烦了。」

「麻烦?是她麻烦了。」尚老师笑了,「明面上学校的经费的大头是村里,村里你爸说了算,实际上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咱俩,咱俩的事儿咱俩说了算,我又返聘回去了,范红英有多大发挥的余地?别忘了,她是校长,教导主任这个职位就是你的。」

「我没想到您这么精通斗争。」

「呵,范红英算什么,我家当年的厨娘都比她有心计一些,我岁数大了人变懒了才是真的。」尚老师转了转手上的银镯子,这是大丽头一次瞧见她戴首饰。

「您什么时候开始戴镯子的?」

「这是王树给我买的。」尚老师笑了笑,「他放假给别人当家教,给超市搬货赚的钱,前天我过生日,昨天镯子才到。」

「您生日?」大丽愣了一下,这么多年了,她竟然不知道尚老师的生日。

「他太精明了,发现我每年的这一天都会煮面条。」尚老师看向路上的风景,「大丽,你不用觉得吃惊,他跟朱逸群的情商和精明是你一辈子也学不来的,这是天性,他的自私也是天性,他学了法律,学法律的人,自以为法律就是底线,并以此为道德标准,他将来只怕是成功的法律人和更自私的人。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准备什么?」

「朱家,杨家,他早晚会报复,他学法律,准备以法律为武器报复,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

尚老师对自己的道德标准很高,对他人道德标准却定得极低,可能是因为她见过人性最残忍扭曲的一面吧。

范红英新官上任,第一次开会,头一件事就是正规化。

「学生的档案要正规化,教师的考勤要正规化,最重要的是财务要正规化,咱村小学的糊涂帐我看过了,有等于没有,不能这样了。」

她拿出了帐本,「每名教师,每天的伙食标准是1块钱,帐上却没有这笔钱,没有正式□□,採购的白票子总该有吧?」

她拿着帐簿指着食堂这一块问道。

「要採购票子啊?我现在给你写。」尚老师开抽屉给拿出了一本空白□□。

「难道您的这些採购都是假的?」

「难道你天天吃的都是空气?」尚老师回怼她。

大丽见这两人怕是要怼起来,赶紧过来,「粮食有一部分是尚老师用自己的粮食簿买的,有一部分是学校劝学田产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村里买的。菜大部分是自己种的和村民送的。之所以有每天餐标一元的说法,是因为规定是食堂得有餐标。」

「好,就算这笔糊涂帐是对的,从现在开始也应该正规化,食材应该从正规的渠道进入学校,食品安全这块出了问题我们谁也负不起责任。」大丽说的范红英实际早就知道,她吃了这么久的食堂,对食材的来源清楚得很,「教具採购又是怎么回事儿?」

「哦,这个我得给您说清楚,过去是尚老师和我需要什么了自己买,您来了又说要正规化,应该按程序走,从教育局和公社、村里拨的钱里出。」大丽笑呵地说道。

靠山屯这种村小学的经费按道理是县里出一部分,公社出一部分,村里出一部分钱,但是,实际是县里的经费少且拖,公社干脆没有,村里出了大头,年年从教育提留里自己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