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工匠踊跃,钢铁之基【求追读】

一片肃静之中,与会的工匠们都看向刘宽。

但已有人暗自决定,绝不加入那什么钢铁厂,要想方设法地回家乡去。

刘宽道,“钢铁厂员工,将会按月发放薪酬。这薪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底薪,另一部分则是奖金。”

“底薪、奖金有多少,视工匠级别、职务及所做之事来定。”

“以冶铁下匠为例,底薪每月一贯钱,奖金可能有数十文至数百文不等。”

才听刘宽讲了两三句,一些工匠眼睛就亮了,想法也有所改变。

无他,刘宽所述的底薪与奖金实在诱人。

洪武十几年时,物价颇低,一贯钱便可买到两石米面。

一石米面约有182斤,而一个成年青壮,即便只吃饭,一日也只需四斤米面就能饱腹。

事实上,人不可能只吃米面,有菜、油等佐饭,对饭的需求就会少些。若不干活,也不需要顿顿饱腹。

所以,通常来讲,一个青壮每天只需两斤多米面便足够,一个月也只需吃六七十斤米面而已。

一个下匠入职钢铁厂后可领一贯钱的底薪,即便将其中半贯拿去做别的花销,也有半贯可买一石米面,足够养活两三个青壮。

更别说还有奖金可拿。

另外,一个家庭中若有别的青壮,也能赚钱。便是妇孺,也会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补贴家用。

这就意味着,一个下匠若入职钢铁厂,绝对能养活一个四五个口的小家庭!

需知,如今大明一个下匠,给别人做工,每日至多八九十文钱,少的甚至只有二三十文。

听着似乎不错,若平均每日有五十文,一个月便能转一贯半的铜钱。

可事实上,工匠之所以按天算工钱,便是因为不可能日日都有活儿干。

大多数活计就几天时间,一个月中能有一二十天有活儿干,便算忙的了。

所以,一个下匠一年平均下来,每月也就赚一贯钱左右,还极其不稳定。

入职钢铁厂能有差不多的稳定收入,自然会令部分工匠动心。

而接下来刘宽所讲的话,则让绝大部分工匠都对入职钢铁厂动了心。

“工匠入职钢铁厂后,等同于服役,也即是说不会再被征往别处做工服役!”

听到这句话,在场工匠几乎个个眼睛发亮,激动、惊喜!

前面说下匠一年平均每月赚一贯钱,其实只是较为理想的状态,一个重点原因便是需要服劳役。

如张七八等轮班匠,从湖广黄州被征来铁场服役,要干好几个月。

朝廷虽有补贴,却只够他们自己吃喝嚼用,即便节省,也省不下多少。

这就意味着,若家中没有其他能赚钱的青壮,妇孺、老人便只能靠往日积蓄生活。

此外,工匠在外地干活儿,还有一定可能因生病、受伤等事客死异乡。

虽然工匠往往数年一轮班,可依旧令许多工匠畏之如虎、谈之色变。

可以说,他们做梦都想免去轮班劳役之苦,如今这机会就在眼前,他们怎么可能不惊喜、激动?

本是本地的住坐匠,也同样激动。

因为住坐匠不代表不会被征去外地成为轮班匠。

况且,就算在本地服役,他们也只能领些盐、粮补贴,加入钢铁厂却有薪酬、奖金拿,怎么选择还需多想吗?

因为这事儿太美,以至于很多工匠不敢相信,忍不住出声问道“大老爷所说可是真的?”

刘宽笑道,“自然是真的。”

听刘宽给出肯定的回答,竟是本地的住坐匠们率先表态。

“大老爷,咱愿意加入钢铁厂!”

“大老爷说话算话啊,咱也愿加入!”

“···”

如张七八等轮班匠真要做决定时却犹豫了。

无他,他们是外地人,若是加入了六合钢铁厂,家人怎么办?

难道就此与家人分隔两地?

这时刘宽做了个双手下压的手势,待工匠们安静,他道:“诸位别急,还是听我说完再做决定。”

“加入钢铁厂后,相较于你们以往,也不只是有好处。其中一点便是,非休沐日,钢铁厂工人不得给人干私活。”

“另外,轮班匠若要入职钢铁厂,家口也将迁徙到六合县落户。”

“最后,相较于铁场,钢铁厂的规矩会更加森严,有不按规矩办事、犯了错误的,轻则罚扣薪酬,重则革除。”

“入职钢铁厂的具体章程,以及钢铁厂将会有哪些规矩,稍后铁冶所衙门会出一份告示,诸位听人念了便知。”

“不过,诸位回去后可以先将本官所讲之事,告知其他工匠,并尽力解释清楚,然后静待铁场正式改组为钢铁厂的消息即可。”

这次会议开到这里便算是结束了。

随着与会的工头、大匠、上匠回到各自的工地上,铁场将改组为钢铁厂的事情也传开。

许多工匠听了都分外惊喜。

窑场,四号砖窑前。

张大牛兴奋地道:“二叔,这么好的事还用考虑?我们必须加入啊!”

“加入后不仅有稳定的薪酬,也不用再去别处服役。至于说从黄州迁来此处,更是好事——这里是天子脚下,可比黄州好多了!”

张七八其实也打定主意加入,但他年长稳重些,道:“我知道该加入,但你先别急,如副郎老爷讲的,耐心等着正式消息公布。”

同时张七八又有些担心。

这事虽好,却似乎也是天大的事,那位年轻的副郎老爷真能做得了主?

可莫要有别的变故啊。

···

铁冶所衙门。

刘宽道,“铁场改为钢铁厂后,便由王主事暂时兼任厂督,由龚大使暂任厂长,至于副厂长···”

说到这里,刘宽看了张义一眼,“后面会由吏部委派一位,我们可以再从原加入钢铁厂的工匠中举荐一位。”

张义虽有心理准备,可见刘宽不提他的名字,仍很失望。

可以预见,六合钢铁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必然格外收到朝廷重视,若能在这里担任官职,干出成绩,说不定就能打破桎梏,进入青袍官员之列。

可惜啊,他之前徇私安排了外甥管公厨,还闹出贪墨之事,把这机会直接断送了。

便是他这铁冶所副使的官儿,怕是也做不久了···

又过一日。

六合铁场正式改名为六合钢铁厂。

原铁场住坐匠几乎都愿入职钢铁厂,倒是轮班匠们,有一小部分因故土难离等各种原因,并不愿加入。

对于这一小部分轮班匠,刘宽便让他们提前结束役期,遣返回乡了。

同时,原来在铁场做苦役的数十罪囚,刘宽也让人送去了别处——他就算再受老朱信重,也不可能免除这些罪囚的苦役,让他们如正常人般入职钢铁厂。

这之后,钢铁厂工匠相较于之前的铁场反倒少了一两百人。

但问题不大,以钢铁厂对工匠的吸引力,缺少的人手可以再招。

在钢铁厂改组完成的当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水泥烧制成功!

虽然刘宽给出了具体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可能几日就烧制成功,足见那些烧石灰的工匠干劲儿颇足,经验、智慧也不错。

刘宽亲自试验了水泥性能后,见没什么问题,便如约下发了三十贯钱的奖金···

钢铁厂改组完成的次日。

六合县城外,码头。

刘宽带着沈璘、郑智良等随行人员,和仪鸾司、飞熊卫的将士,将要登上水师战船。

秋风猎猎,滁水涛涛。

上船前,刘宽仍忍不对前来送行的王不群一番叮嘱。

“钢铁厂既改组完成,耐火砖、水泥也烧制成了,你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督造炼焦炉、高炉,顺带建造钢铁厂附属的砖场、水泥厂。”

“至于炼制焦炭,高炉炼铁、炼钢之事,倒也不必太着急,事情总要一步步的来。”

“待本官完婚后,会再抽时间来此处视察的。不过,钢铁厂若出现什么问题,你也可以写信告知于我。”

过去几日,刘宽不惧脏、累,在六合铁场各个工地上几乎与工匠们打成一片,让工匠们个个敬服。

王不群跟随了刘宽这几日,也学了不少东西,同时也明白了,刘宽是个有真本事的,绝非幸进之辈。

在见识了水泥的神奇之后,他更是对科技司的事业充满信心,对刘宽这位上司自然也更加的敬服。

此时听了刘宽一番嘱咐,王不群发自肺腑地道:“刘副郎放心,下官定竭力办好钢铁厂之事。”

“可惜副郎大婚之日下官怕是不能到场了,只能提前祝贺刘副郎与三公主琴瑟和鸣、永结同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