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昭显然存了搏天子青睐的意图,巡营过程中,他比以往任何一次巡营都认真得多。
每至一处,必校对人数、问答口令、检查工事,等等,锱铢必较。
李晔一一记了下来。
孙德昭见天子如此专注,只当是在考核自己,因而一边巡查,一边论述相关驻营知识,包括夜晚如何防范偷袭等。
李晔同样记了下来。
再适时夸赞一两句……
回到行帐内。
李晔还不能休息。
不过此时他只需半卧在软塌上,听各方人员前来汇报,与白天的行军种种艰难相较来说,已等于是在休息了。
此时他他主要听取的是三个方面的汇报。
一是杨守信、康承业、邓筠等遣人送来的今日行军历程,及请示明日的行程。
二是张濬收到的自朝廷方向传来的最新消息。
三是随军书吏汇报统计出来的一日粮草消耗情况。
都是些例行事宜,李晔只需耐心倾听,再偶尔指示一两句。
按理说,粮草消耗和储备应是军中头等大事,可此次出征梨园寨毕竟路途较近,只携带了少量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因而无需太过关注。
如今将卒们食用的,是用小麦、另加些芝麻豆粉烤成的干馕,需食用时掰碎,就菜汤吞下,由将卒们随身携带,不在大军的粮草计算范围内。
次日。zusi.org 狐狸小说网
尤其天气炎热,得趁着凉爽时多赶路,大军在卯时刚至便已拔营出发。
回想起昨晚搭营时的艰辛,才睡了一夜,又要再辛辛苦苦拆下来、装车……
李晔只能感叹一句,行军不易。
同时也明白了「劳师远征」四字背后的分量。
再从泾阳出发,距梨园寨越近了,只七八十里行程,得越发谨慎,行军的纪律也越发严格,队伍里将校们的呵斥声也多了起来,来回纵驰的传令官也频繁了起来……
出泾阳不到十里,便有了变故。
其实李晔所在的位置完全看不见、也听不见任何异样。
他只知道一直缓慢行进的大军自前而后的停了下来。
赤颜军中多为久历行阵的老卒,见前军停止行进,倒也未表现出惊慌,都各自待在原地,没人大声喧哗。
随后传令官从前方驰来,一直到天子仪仗前方勒马报道。
「禀圣上,前方十里外有打斗声,孙军使不敢擅自决断,特来请示圣上。」
这便需要李晔自己下决断了。
他可以选择纵马向前,找到一个更好的位置,更直观地了解到前方的战况后……甚至可以把孙惟晟召来,参照后者的意见,然后再做出最后的决断。这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
但稳妥也就意味着保守,在军营这种尚武尚勇的环境中,稳妥和保守是换不来将卒们的敬畏的。
尤其这又是李晔第一次领军出征,是奠定他日后在军中威望的时候。
宁愿激进些,也不可保守。
然而,在未能了解更多敌情的情况下便贸然下令出击,显然太莽撞了,也不可能为自己赢来威望。
除了这两个选择外……
李晔另注意到,大军前后的军卒们都表现得都异常镇定,未有人擅自行动,甚至都没有人因情况突变而张望交谈……
他先前只认为这是训练有素的表现。
如今再细细一想,也可能是这些军卒们常年跟随孙惟晟出征,十分了解主将孙惟晟的行事风格。
换句话说,孙惟晟先停下行军,再来象征性派人来向自己请示,这个行为
中本身就暗示着其对前方战事的预判。
而这些军卒们已经领会到了孙惟晟传递出来的信息,所以才异常镇定。
李晔再用余光瞟了眼侧后方的孙德昭,也是一脸轻松,丝毫无临大敌的紧张……
李晔回复那传令官道:「些许蟊贼小儿,无需理会,杨军使自会料理。传令孙军使,只需原地休息,静候前军传回捷报即可。」
「诺。」
传令官飞驰而去。
不多时,更多背插认旗的传令官从孙惟晟所在出发,沿着大军一侧来回飞驰,宣示将令:圣天子有令,全军原地休息,静候捷报。
此令一出,原先还保持纪律的军卒们彻底放松下来,席地而坐,随意交谈,也有趁空闲跑去河边浇几把凉水的……
李晔此时又明白了主将将令的重要性,甚至可直接决定一支军队的存亡。
因为,如果他的判断有误,敌军于此时突然杀来,这些处于休息状态的军卒们将毫无抵抗的可能,只能是全军覆没。
但他知道他的判断已是正确的。
若不然,孙惟晟一定会再派人来向他请示,而非直接将他的命令下达全军……
果不其然。
只又过了半个时辰不到,远处尘土飞扬,驰来一队十余人骑卒,远远便大喊道:「捷报!捷报!玉山军大败贼兵,斩首八十余级!捷报……」
「喝!喝!……」
赤颜军和顺义军组成的中军将卒们也纷纷躁动起来,用军中威武声大声喝彩。
十余骑一直驰近天子所在,才翻身下马报道:「禀圣上。玉山军大败贼军,斩首八十三级,另有贼将一名。此乃贼将头颅,杨将军命小的呈来给圣上过目。」
李晔瞟了眼被挑在长枪上的人头,大手一挥:「传示全军。」
「诺。」
骑卒们便要上马,挑着贼将人头传示全军。
「且等。」
李晔叫住了他们。
再示意身后的左车儿提来一壶宫内窖藏御酒,另一套玉制酒器,将它们专程给骑卒。道:「将这些美酒转赠与杨军使。另转告他,待全破贼军后,朕再亲自为他述功。」
「诺。」.
骑卒们得令而去。
「捷报!玉山军大破贼兵,斩首八十余级,另斩杀贼将一名,圣天子令传示全军……」
随着这些捷报声远远远去,是大军将卒们的阵阵高呼。
士气空前高涨。
孙德昭适时赞贺道:「圣上神机妙算,说有捷报便真的传来了捷报,让臣等好生钦佩。」
面对如此蹩脚的马屁,李晔只淡淡一笑:「孙将军过誉了。」
一旁的左车儿却得了灵感,大声向左右宣讲道:「多亏有圣上的庇佑,说是捷报,果然前方就得了胜仗。圣上圣明啊……」
「圣上庇佑,此战必胜……」
左右再将这话层层往外传递。
再回忆起捷报传来之前的军令,渐渐的,大军中为玉山军喝彩的声音全变做了颂赞天子的「万岁」声。
此起彼伏,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