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九章 安宁县主

随着榆林大捷的消息传来,朝廷对于战争的威胁消失,立马开始在京城和关中各大城开始实施“平粮计”。

随着朝廷的大肆出手,粮食价格就像是空中楼阁中了一击一样,瞬间崩盘。降的速度,比正庆帝预料的还要快太多。

民以食为天,粮价一降下来,老百姓有了活路,慢慢的,这些刚被战火肆虐过的地方,民生开始复苏。

虽然如此,但是聚集在京城四周的灾民还是未散去,不得已,朝廷只能另派能臣主持赈灾事宜。

林如海病重的消息最终还是传进了荣国府。

“外祖母……”

黛玉来到荣庆堂,找到贾母,声泣如诉。

贾母亦悲伤不已,搂住黛玉,老泪暗垂。

都说红颜薄命,在自己这个外孙女身上体现的太尽致,令她这个看惯了人世悲欢离合的老人都开始埋怨老天的不公。

“玉儿别怕,你还有外祖母,以后外祖母会好好照顾你的。”贾母安慰着。

黛玉愈加泣不成声,好一会之后,她抬起头道:“我想去看看爹爹……”

“不成。”贾母一听立马反对,然后又心疼道:“如今城外到处都是流民,你一个女孩子家如何能去那种地方。好歹我已经派琏二去了,你有什么话,等他回来问他便是。”

贾母怎么可能让黛玉去灾民窝里看林如海。

“可是……”黛玉还想说什么,又知贾母实际上是为她着想,正挂着两行泪不知如何做,就见王熙凤急匆匆的闯进来,开口第一句就道:“老太太、太太,戴内相来了!”

“谁?”贾母一时不查。

“大明宫总管,戴内相到了,现在已经进府了,说是要带……”

王夫人蹭的一下起身,惊问道:“他说什么?带谁?”

历来皇宫中枢大明宫的总管,因为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本来就有内相这个雅称。尤其是如今正庆帝威势日盛,连带着他身边的这个老太监也声威正盛。许多人觉得以戴总管称呼都不够尊重,开始翻出来了这个称呼。

王夫人虽然是元春生母,但她同样不敢得罪戴权。加上妇人家生就的谨小慎微,以致于她面上都带着惊容,生怕怠慢了他或者是他带来什么不好的消息。毕竟就算是元春传话出来,指使过级别最高的太监也就是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能够支使戴权的,基本只有皇帝一人。

如此一推测,王夫人就不难推出估计是有皇命驾临了。

“回太太,戴内相他说我们家贵妃娘娘宣林妹妹进宫一叙……”

王熙凤说着,下意识的瞟了黛玉一眼。

元春是何等身份,与黛玉又没照过面,何以今日巴巴的派人请她入宫叙话?还派戴权来?

王熙凤都看得出来的问题,贾母王夫人又如何看不明白?一时间,几人都瞧向黛玉。

黛玉有些害怕,微缩了缩身子。贾母这才道:“兴许是你大姐姐听说了你的才情,想叫你进宫陪她谈论谈论诗词歌赋也说不定。”

于是,贾母亲自携着黛玉出来,去前厅见戴权。

“奴婢不过奉娘娘之命跑一次差使,如何就惊动了太夫人,倒叫奴婢心中不安了。”

一见面,戴权倒是客气的很。

贾母自然也不托大。要是别的太监,她自然叫人带到荣庆堂便是。

寒暄两句,贾母问:“不知宫里可有何事,怎么娘娘突然要见玉儿?”

戴权笑说:“这个娘娘倒是交代了,说是她偶然想起之前省亲之时,家里所有姐妹全部都见过了,唯独没见到林家表妹。正好今儿娘娘她作完第二篇省亲颂,又想起此事,便叫奴婢来带林家姑娘进宫一叙。”

虽然戴权说的清楚,但是贾母等人却还是不大相信。又不好耽搁或者逼问戴权,只得叫王熙凤安排车马相送。

“不必劳烦府上了,宫里已经备好了宝马香车。这位便是林大人的爱女吧,京中人都传户部林大人家有一女,生的国色天香,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戴权阻止了贾家安排车马,终于正大光明的将目光挪向了黛玉,口中不吝夸赞。

他是内官,这样说倒也不算失礼,但也同样令黛玉羞红了脸。

贾母根据戴权的神情态度忖度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便没了寻根问底的打算。在黛玉万般迟疑忐忑的神态中,让王夫人和王熙凤送她出去。

黛玉走后大约一个时辰,贾琏回来了,说林如海已经不在城外,被禁军护送回府了,他又去了林府才见到人。

问他人到底如何了,贾琏只摇头道:“怕是不行了……”

贾母听了,越发担心黛玉,午饭后连午睡也取消了,就在荣庆堂里等着黛玉回来。

家里的姐妹们听说黛玉进宫了,或是好奇,或是担心,也都跑到荣庆堂来,陪着贾母等人等着。

一时就连薛姨妈也到了,贾母笑问:“听说姨太太最近可是发了财了,怎么都不声张,难道是怕人借银子?”

薛姨妈道:“老太太说的,只不过是沾了清哥儿的光,让蟠儿跟着他倒弄了些米粮。我们知道这些小事难入老太太的眼,因此就没使人来回。

至于老太太说的什么借银子,那就更是笑话了。京城里谁人不知天底下最会生财的就是清哥儿,老太太底下有这么个孙儿,哪里还用得着和别人借银子使。”

贾母呵呵笑道:“他会生财又与我什么相干,横竖也不给我花。”

薛姨妈只是笑笑。贾府谁不知道,贾清对长辈自然不是逆来顺受,也算不上多巴结讨好,但是对于贾母这个老祖宗,那可是真孝顺!

贾母这么说,只是调侃取笑而已。

再有一层,薛姨妈心中有愧,不意在这件事上多言。

薛蟠那日“昏迷”而回,想叫她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也难!一想到薛蟠居然接二连三的做出出尔反尔之事,薛姨妈脸上就有些发烫……

虽然,薛家是因此大赚了一笔银子,比那几家同样和贾清合作的粮商不一样,但是,这笔银子赚的她臊得慌。

这完全就是薛蟠拿着他妹妹的“脸面”死蹭回来的。因为羞愧,贾芸等想象的她杀上门去的情况并未发生。

但是薛姨妈又想,她们家连二十万石粮都不够,就能赚那么多银子,那贾清能赚多少?她对宝钗婚后的生活已经充满了憧憬,毕竟,贾清赚再大的家业,最后还是要交给宝钗去打理。

以后,也是要他们的孩子去继承……

想到这些,薛姨妈又高兴起来,深深的觉得自己眼光毒辣,当年一举相中了贾清。

她自然忘了,当时薛蟠在家里跳脚时,她也是摇摆不定,差点就同意了薛蟠的意思了。

薛姨妈也不知道,贾清这一次不但没赚银子,还亏了个底朝天。就算按约定,薛家应该分成的数十万两银子,也只是核算出来报给了他们,银子还没给薛家,不是不给,而是一时之间贾芸还挪不出这些银子出来。

贾清一次献了一百万石粮食,手中剩下的也就三十多万石而已。虽然贾芸已经按照他的意思,在朝廷出手之前,将那些粮食全部高价卖给太原、长安等大城的粮商,一点不留,因此赚了不少。但是也仅仅只是止损,填上了京城五大粮商的坑之后,也就所剩不多了。

薛家这一份,只得先欠着。

再说贾母等人在荣庆堂闲谈着等黛玉回来,却一直等到了黄昏将至才有消息传来。

是紫娟丫头回来传话,说黛玉出宫之后,就回了林家,侍奉林如海去了,遣她回来报信。

贾母忙问紫娟进宫之后发生了何事。只这一问,就见原本就似一直憋着气的紫娟再也忍不住,开口就是石破天惊之语:

“皇帝封了我们家姑娘为安宁县主!”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