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并为一

“若想引导他们走上大道,唯有将那六条小路合并为一条,或者直接消失,才有机会实现。而我要做的,就是让那六条小路彻底消失!”

“就不能想办法将六条合为一条吗?”扶苏急切地插话问道。

赢烨冷笑一声,瞥了一眼仍在挣扎的扶苏,淡笑道:“兄长,你真的认为六国贵族会真心归顺大秦吗?”

“为何不能?”

“当他们身为六国贵族时,身后有百家支持,而若他们归顺大秦,百家必然要融入大秦体系,你觉得他们会心甘情愿将百家拱手让给大秦,助力大秦强大,从而断送自己的复国之路吗?”

“他们不会……”

听着赢烨再次强调这一点,扶苏焦急万分,刚欲争辩,却被赢烨挥手打断。

他实在没有耐心再跟扶苏纠缠下去,本以为后世洗脑术高明至极,能让亲生父母都不认,古代恐怕做不到,但现在的情形告诉他,他还是见识太浅。

一番陈述下来,李斯等人已不再插嘴,唯独扶苏依旧执着,足见扶苏已被手下门客深深误导。

此事与扶苏无法达成共识,只能采取强硬措施!

当即,赢烨的目光转向一直默不作声的王翦。

“王老

这也是始皇至今未对六大贵族痛下杀手,反而优待有加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实则是难以轻易动手,一旦采取行动,那些留守故地的贵族倘若揭竿而起,这刚归于平静不久的天下,恐怕又将陷入动荡之中。

而这,恰恰也是始皇每隔数年必会进行巡游的背后考量!

表面上看似游山玩水,实则意在以武力威压震慑那些心怀异志的贵族。倘若有地方贵族势力过大,他便会借巡游之机,亲率兵马,予以清除,以儆效尤。

此刻,始皇正身处巡游途中,身在外地,后方却突发变故,若此时贵族趁机起兵围攻,这……

岂不是自找麻烦?

“殿下,请您三思!此事万万不可行啊!”李斯急忙拱手进谏。

蒙恬与冯去疾等人也相继清醒过来,紧随其后附议道:

“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莫冲动行事,不妨我们即刻快马加急,向陛下禀报详情,由他定夺如何?”

“正是如此,此事暂且缓上几日,待bixai回朝后再做处置为宜。”

“没错,这些贵族在故土尚存巨大影响力,若逼迫太甚,他们振臂一呼,天下恐又要陷入混乱,此举实在不值当!”

“再者,假如真这么做了,不仅会对殿下的声誉造成重创,令您背上残暴之名传遍大秦,而且这种做法也缺乏正当的理由支撑!”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连珠炮似的反驳,直将赢烨的提议批驳得体无完肤,甚至有些强词夺理。

赢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斜睨了众人一眼,皮笑肉不笑道:

“声誉?我在乎这个吗?你们现在去咸阳城中随便听听看,我的名声还有挽回的余地么?”

“我会在乎?真是可笑至极!”

“至于你们口中所说的大道理,我已悉数告知诸位,信与不信是你们的事,与我何干?”

“再进一步说,我要铲除某人,需要理由吗???”

这一席话,听得众人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见过不讲理的人,没见过这般理直气壮、逻辑清晰地不讲理的。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竟然还能一本正经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这……这像是一个皇室之人该说的话吗?”众人心中暗自嘀咕。

尽管很想反驳,但众人整理思绪后却发现,赢烨似乎已经把他们的反对意见全都说完了。

说到声誉——

确实,如今咸阳城内,赢烨因暴虐和滥用私刑的恶名早已街知巷闻,不出两三天,整个关中地区都会知晓,这样的名声还怎么挽回?

提到道理——

他们不禁苦笑,跟赢烨讲道理,简直是白费口舌。正如他所言,他要除去某人,哪里需要什么道理?刚才之所以耐着性子解释,不过是顾及他们的面子罢了。

最后,大家只能化反驳为无力的威胁。

“殿下,若您一意孤行,老臣必将如实上报陛下,请他亲自裁决!”

李斯咬牙切齿,喘着粗气,抛出了最无力的一句话。

赢烨听后,满不在乎地掏了掏耳朵,懒洋洋地挥手道:“悉听尊便,不过我先提醒你,关于此事的奏折我已经派人送出去了,你要想告状,得找个跑得快的信使,或许能追得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