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都是杖责伺候,况且今天才刚刚开始,往后日子如何熬过?
大殿内一片沉寂,只有阵阵凄厉的惨叫声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静默片刻后,李斯终究按捺不住挺身而出,作为文官领袖,他必须直言进谏,否则日后的朝会该如何进行下去?
“恳请七公子殿下怀揣仁德之心,赵勇身为中郎令,询问侍卫轮换事宜,本属职责所在,如此重罚,恐怕有损君主威仪!”
言辞虽强硬,但微微颤抖的身体暴露了李斯内心的不安。
赢烨目光微闪,笑语道:“李丞相,你可知道我为何下达如此严令?”
话音落下,李斯一时语塞。
作为久经官场的老手,他自然明白此事背后的深层原因,表面上看,赵勇无礼犯上,深入剖析,则是赵高与七公子之间的较量。
他不确定七公子表达的是表面意思还是更深一层的意思?
但他清楚,不论何意,这个问题都不能挑明。
他内心挣扎犹豫,赢烨的声音却又再次响起。
“侍卫轮班,正是为了便于我随时差遣,难道……你们对此有何不满不成?”
这温文尔雅却霸道至极的话语让群臣心头一紧,抬眼看赢烨挂着笑意的脸庞,都不禁身子一颤,迅速低下头去。
有意见?
谁敢!
就连李斯,在此刻也不得不垂下头,尽管他是丞相,但这并不代表他喜欢受刑。且看七公子显然无意讲道理,既然劝阻无效,只能通过奏疏呈交裁决。
随着赵勇像破布袋一般被拖入大殿,整个殿堂更加鸦雀无声。
“既然各位都无异议,那么……朝会开始,有事启奏!”
见此情景,赢烨满意地点点头,按照惯例说了句之后,便静静地等待起来。
然而,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仿佛鬼域,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赢烨并不在意,随手拿起一支狼毫笔,摊开一张锦帛,开始书写。
半个时辰过去,赢烨满意地放下笔,将目光转向群臣,脸上浮现出他们熟悉的笑容。
“今日朝会,我很欣慰,诸位均无事启奏,足见我大秦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真是国家之幸!”
说话间,他的目光在大殿里扫视一圈,似乎在搜寻什么。
最终,他的视线落在一旁恭敬低头、面色平和的赵高身上。
同时,赵高心中一阵悸动,殿下这般注视,莫非他已经察觉到自己准备在朝会之后参他一本?
心中虽这样想,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谦卑模样:“呵呵,殿下,您为何如此看着老奴?”
“是不是有什么吩咐?若有,只管说来,老奴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
“真的吗?”
赢烨故作惊讶状。
“那是自然!”
赵高连连点头,脸上适时流露出忠诚的兴奋神色,活脱脱一副忠犬形象。
“那为了大秦千秋万代的繁荣昌盛,你能否牺牲一下自己的生命呢?”
此言一出,大殿瞬间变得悄无声息。
文武百官瞠目结舌,瞪大眼睛盯着高台上面带微笑的赢烨。
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让……赵高去死!
这……这怎么可能?殿下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难道他不知道赵高深受先皇器重,并且留下赵高也是先皇的意愿吗?先皇刚驾崩不久,就要除去先皇身边近臣,这岂不是公然挑衅先皇权威?
实在是疯狂!
“殿下,殿下,朝廷之上,切勿戏言!”
“对啊,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轻率决定!”
“七弟,休得胡闹,监国重任岂能如此儿戏,更何况赵高乃父皇旧臣,断不可随意处置!”扶苏也坐不住了,急忙上前劝阻。
“没错没错,殿下,咱们还是商议正事吧,边疆战事频发,胡人蠢蠢欲动,我们必须早做防备才是!”
……
赢烨一句话,大殿立刻沸腾起来,有人劝阻,有人汇报国事,还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
当然,也有在一旁冷眼旁观的。
李斯等朝中重臣则在一旁默默观察。
“殿下果真动了杀机,可是为何选中赵高?”
作为丞相,他的洞察力非同一般,虽然赢烨满脸笑容,语气轻松,但他清晰地捕捉到了赢烨眼中深藏的浓烈杀意。
毫无疑问,赢烨确实打算除掉赵高!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赵高?
所有官员都知道杀赵高就是在挑战先皇遗志,那么赢烨必然也知道这是在触碰底线,但他为何还要这么做?
更何况态度如此坚决!
众人猜测或许是因赵勇的冒犯行为,但李斯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想,毕竟赵勇已遭重创,此事已然翻篇。若是为了立威,选取扶苏麾下的官员更为合适。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赢烨都没有理由选择赵高,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至于那句为大秦万世昌盛的借口,李斯等人更认为这只是赢烨随便找的托词罢了,如同之前不讲道理地杖责赵勇一样。
疑惑同样弥漫在王翦、冯去疾等人心中,几人互相对望,试图从彼此的眼神中找到答案,然而纷纷摇头,表示困惑不解。
最为困惑的人无疑是当事人赵高。
他心中的疑惑与其他人的相同,身处远处的李斯尚能感知到杀意,身在眼前的赵高又怎会感觉不到。
但他更为困惑的是赢烨的动机。
按照常理,自己之前并未得罪过赢烨,仅有的冲突也就是现在,无论如何,罪名不至于到死的地步。
况且自己背负先皇旨意,犹如护身符,赢烨为何还要如此恣意妄为,仅仅凭借手中的天子剑?
在他思绪纷飞之际,赢烨再次开口。
“中车府令,你该不会是在欺骗本宫吧?”
面对赢烨满面笑容,赵高不禁浑身一抖,声音也有些结巴:“殿下,这……玩笑可不能乱开!”
赢烨脸色瞬间转冷,语气森寒,嘴角带着冷笑:“中车府令,你以为本宫是在跟你开玩笑吗?”
随即扭头看向真刚:“带下去,斩首!”
“遵命!”
当有人率先发声时,其他人自然紧随其后,蒙恬亦起身拱手质问。
“殿下,下官同样有此疑问,请殿下明示斩杀中车府令获罪的理由,倘使他确实罪无可恕,末将绝无二话。”
“正是如此,七弟,此事万万不可草率行事,父皇委你监国之责,并非授权你滥杀无辜忠良,若此举铸成大错,你的监国之位恐怕难保,务必三思!”
尽管深知自己与赢烨之间存在着权力竞争,一旦赢烨失势,自己便有可能取而代之,但扶苏依然遵循嬴政的嘱托,竭尽全力扮演着一个兄长应尽的角色,极力劝阻赢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