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门客前来

“兄长,为何不见你的门客前来迎接呢?”

刚抵达扶苏府邸,赢烨望着独自站在门口迎接的扶苏,不由得开口询问,甚至踮起脚尖朝回想当初抓捕六国功臣之时,数百上千人竟无一漏网,相比之下,即便是黑冰台肃清乱党时,仍有人逃脱,足见罗网之高效。

在他看来,如今的咸阳城内,恐怕已被罗网渗透得滴水不漏。

至于嬴烨为何没有采取行动,正是因为他并无杀意!

早前嬴烨曾提及处理手下宾客之事,若是真有杀机,扶苏府邸怕是早已被围困。

对此,扶苏深信不疑。

听着扶苏的话语,雪灵秀眉微蹙,随后又舒展开来,脸上浮现出一抹释然的表情。

“既然公子都这么说了,雪灵自当遵从安排,但只限于在扶苏公子府中相见。”

她身为女子,且又是墨家内门执事,岂能无敏锐洞察力?甫一入府,她就察觉到今日的扶苏与以往有些许不同。

虽然仍旧温文尔雅,但她还是感受到了微妙的变化,今日的扶苏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韧。

她相信,倘若自己今天拒绝,可能会带来不测之事。

她不愿冒险,更不敢冒险!

她是墨家在咸阳的内门执事,身后还有一众墨家子弟倚仗,她怎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决策,导致墨家在咸阳的分支就此覆灭。

那样的话,她将成为墨家历史上的罪人。

紧接着,她目光流转,看向那位老者:“孙叔,速将墨家子弟召集起来,一旦形势有变,立刻撤离!”

即便答应相见,她也留了一手。

毕竟,嬴烨的名声实在让人闻风丧胆,她不得不防备万一,届时如果发生意外,她一人赴死不足惜,只要墨家子弟得以全身而退即可。

那位老者闻言,迅速清醒过来,深深看了眼扶苏,然后匆匆离开了扶苏府。

对此,扶苏并未阻止,只是心中默默叹息。

显然,如今的墨家对自己亦不再像从前那般信任,若此事处置不当,自己的声誉也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危机,门下的宾客们恐怕也会四散而去。

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嬴烨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了。

“来人,传讯给我七弟,告知他墨家内门执事已在扶苏府等待相见!”

一名仆人应声行礼,急匆匆奔出府门。

……

嬴烨寝宫之内。

相比于扶苏的心绪复杂,赢烨的日子过得颇为轻松。

此刻,他慵懒地躺在锦榻之上,闭目盘点着此次收获的成果。

“炼钢技术详解,曲辕犁设计图,改良型水车方案……”

看着脑海中浮现的一个个关键词,赢烨脸上不禁泛起微笑。

不过,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些遗憾,虽然勋贵人数众多,但奖励并非人人有份,只有那些影响力巨大、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勋贵才有奖励回馈。

至于那些小角色,除了提示国家气运增长一声之外,便再无其他动静。

但很快,赢烨便调整好了心态,知足常乐!

一次大规模清理行动,能获得这样的丰厚回报,已然相当难得,比起进献红薯才换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这次无疑算是赚大了。

而且,还有不少能提升生活质量的小配方。

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用在自身,让自己生活更加舒适的宝贝,无论如何衡量,都不算吃亏!

正当此时,门外忽然传来通报之声。

“殿下,扶苏公子派人传来了口信!”

“嗯?”

赢烨身子瞬间弹起,目光炯炯地盯着殿门,口信?难道是墨家之事有了进展?

当即下令让来人进来禀报。

随即,一位内侍走进大殿,跪地禀告。

“殿下,扶苏公子传来消息,说是墨家内门执事正在其府上等候您的驾临!”

府内张望。

面对赢烨这般举动,原本准备拱手相迎的扶苏身形一滞,面色紧张起来,这家伙,是不是没把我的话放心上啊!

明明约好了是来会见墨家执事,怎么一来就关心起我的门客了?

自己已经暗中传达消息给他们思考对策,但这需要时间啊,总不能连这点时间都不给人家吧!

再说,自己门下的门客虽不乏居心叵测之辈,但也有很多真心诚意辅佐的人,以赢烨的性格,要是真动手整治,那可就是一刀切,不留活口了。

到了那时候,他的名声可真是彻底败坏了!

绝对不行,万万不可!刹那间,扶苏看着赢烨的眼神,神色变得警惕起来。

“七弟,今日你前来,应该不是为了查看我的门客情况吧?”

定了定神,扶苏提醒赢烨此行目的。

赢烨笑了笑,拍拍扶苏肩膀:“哈哈,兄

“儒家内门执事玉瑶,拜见九公子殿下!”

玉瑶闻声,抬眼望向步入大殿的楚瑜,她赶紧放下手中的竹简,迅速起身行礼,然而看向楚瑜的目光中却满载着困惑与惊异。

按照她的揣测,一个以残暴闻名,无视道义的君王,应当是满脸凶悍,眼神狠厉。

但眼前这位楚瑜,温文儒雅,风度翩翩,与她的设想截然不同。

这……真是那位以残暴著称的君王?

她不禁对坊间传闻产生了疑虑……

楚瑜看穿了玉瑶眼中的神色,虽不明其心中所想,但从那些已故之人临终前的不敢置信来看,他这般风度翩翩的形象,实难让人联想到他的杀伐果断。

于是他微微一笑,轻声道:“玉瑶姑娘,我自觉相貌尚可,你如此盯着我看,莫不是让我羞赧了?”

“啊……”

突如其来的话语让玉瑶一惊,尖叫一声后连忙致歉。

“抱歉,刚才失神了,请公子恕罪!”

此刻,她的脸颊也瞬间染上了红晕,显然楚瑜刚才的话,她已然心领神会。

楚瑜看着玉瑶的反应,不禁笑了一声,古时女子果然经不起调笑,一句话便能让她举止慌乱,继而挥手示意。

“无妨,姑娘请坐。”

话音刚落,楚瑜悠然坐下,旁边的子瑜则是静默不语,面带微笑地陪坐在一旁。

尽管开场气氛略显微妙,但在楚瑜看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味着他对儒家并无敌意,若两人甫一见面就针锋相对,那结果恐难以预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