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家父收藏5/5(求订阅)

第章:家父收藏/(求订阅)

如此这般,转眼就是十几天过去。

突厥军队攻击高陵,李二派尉迟敬德作为锦州道行军总管,前往泾阳,防御突厥。

在泾阳,尉迟敬德发动反攻,赢得小胜,擒得敌军降临阿史德乌没啜,覆灭骑兵一千余人,让唐军振奋。

不过,泾阳的小胜,并没有遏制住突厥大军的步伐。

因为突厥的兵马,不仅仅凶猛,而且还增兵了,从原本的十万变成了二十万。

最终,突厥大军列阵与渭水之上,旗帜飘飘数十里,仿佛随时都要兵临城下。

而在长安城中,兵力调配依然不足,不过城内已经高度戒严,城门已经关闭,让许多想要离开的达官显贵,或者贩夫走卒,心中后悔之前的犹豫。

不过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买卖房屋的人也少了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对于李二完全没有信心的,举家收拾妥当,抱着一旦城破,就尽可能带着财务跑路的人。

这些人,开始更加廉价的甩卖自己的不动产,又是一个便宜到让李壕难以拒绝的数字。

对此,李壕只能咬着牙,来者不拒,用为数不多的钱财继续收购。

这个时候,这个价格,李壕已经不是所谓的拦腰一刀的压价了,而是从膝盖,不,从小腿肚子开始砍。

这些,对于在砍价中身经百战的汪管家和赵账房,完全游刃有余。

甚至他们还表示,这个价格,还能再压了再压。

其中最疯狂的一次,是平康坊中一套将近两万平米的府宅,愣是被汪管家用贯给买了下来。

这个价值,至少被压了将近二十倍的价格,李壕当时听了,心里都在打颤。

他感觉自己已经够丧病了,没想到汪管家和赵账房,已经开始道德沦丧了。

果然,他这个世纪的五好青年,还是没办法真正意义上做到无奸不商的程度。

这两个老家伙现在也疯了,甚至多次提出,要不要把最后那维持府宅运转的一万贯预支了。

对此,李壕是拒绝的。

不是他不想同意,而是他不想告诉这两位自己的心腹,那所谓的一万贯,实际上只剩下一千贯了。

因为汪管家和赵账房忙活购房问题,所以家庭里的财政,则是全部放到李壕那里调配。

这两个家伙,只知道买买买,完全不知道,家里的那些老底,快要一滴也不剩了。

最后的那保底一万贯,在李壕默许下,已经在西市之中购买了许多可开发地皮。

这些土地,不适合耕种,只要在官府报备后,符合建造规矩,李壕完全可以自己成为大唐的房地产开发商。

所以,没道理不买啊。

如今,虽然李壕基本上没钱了,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李壕买房的心思,依旧不曾破灭。

钱,在李壕这里,就如同牙膏一样。

挤一挤,总会有一点。

再挤一挤,就又是两座宅院或者一处酒楼店铺的钱。

至于从哪里挤出来的?

简单,家父收藏!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李辉的收藏早就没了。

这些所谓的秘密收藏,其实是属于李壕的东西。

他穿越的时候,手中提的两个大塑料袋,是他去超市购物买的东西。

其中不乏一些蔬菜,水果,以及日常生活用品。

穿越前的李壕,是个妥妥的宅男,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多星期才出去采购一次,而一次买的东西自然会很多。

而这两个月来,塑料袋中,那些没法存放的东西,蔬菜被李壕尝试种下,水果的保留了一下种子。

李壕目前不打算大规模种植,只求先留个种,以后再说。

大唐的土地,只允许种植规定的作物,如果在朝廷不允许的情况下,贸然大规模种植瓜果蔬菜,那么是要受到处罚的。

其中值得李壕在意的几个东西,比如土豆和玉米。

土豆相对来说,李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这玩意儿高产不说,还耐活。

但是玉米,却并没有多少信心。

李壕购物袋的那两头玉米,是用来煮着吃的,玉米口感不错,但是用来种植的话,却不够成熟。

李壕穿越后没多久,就将那些玉米粒全部抠下来晒干,然后让人种植在一片花园中。

而最终两头玉米,几百颗玉米粒,却是只有十几头长成的。

李壕将那些成熟玉米收集起来,晒干了小心存放。

等到来年找机会,李壕准备在一些院子里,开辟一些种植地种植。

大唐不让搞一些其他作物,那么他把这东西,当做花卉在自家院子里培养,那总没有关系了吧。

利国利民那是以后的时候,现在李壕只管自己在大唐的小日子舒坦不舒坦。

除了这些充满未来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外,李壕的购物袋中,还有一些水果剩下的种子。

比如说西瓜种子,菠萝蜜种子,还有芒果的种子。

这些种子,西瓜种子还可以试一试种植,但是菠萝蜜和芒果的,这属于热带果实,在长安这片区域,种了也是白种,所以种子暂时被李壕珍藏。

未来,若是有机会朝着南边发展,李壕或许可以操作一番。

剩下的一些东西,还有一些饼干,一瓶肥宅快乐水,还有一些糖果之类的。

本来原本李壕是想着以后若是想家了,想要回味一下现代生活,到时候再拿出了回味一番。

但是现在,李壕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千多年后的东西,可比一千多年的古董要值钱。

李壕的购物袋中,其中还有一个做工非常精细的玻璃杯。

玻璃杯。

现代几块钱一个?

抱歉,在大唐这叫无垢琉璃盏。

通体透明无暇,即使在阳光的折射下,也看不出丝毫杂质。

最关键的是,整体没有任何雕琢斧凿的痕迹,仿佛浑然天成一般。

而且,这杯子目前天下仅此一只,稀有程度,差不多快要达到了与和氏璧媲美的程度。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家传至宝,欲购从速。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