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问农于耕

成为司农后,刘群便研究着如何提升作物的产量,他之前所阅读的穿越小说里面,大多都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获取了占城稻、南美的番薯还有玉米这些高产作物,来提供农业产量的。

并州深处中原大地西北,距离东海隔着幽州和冀州,而且以现在的航海能力能够活着抵达美洲的可能微乎其微。

与占城相隔着几乎整个中原大地,除非是晋朝统治者帮助,否则不可能获取占城稻,而且并州的气候也根本不适宜稻类的种植,没有东北的黑土地和充沛的水资源。

无法获取高产作物,刘群也只能把心思放在如今北方本来就有的农作物上面,还好自从汉武帝开拓西域以后,大量的西亚和欧洲的农作物已经传入了中原大地,使得农产品的种类十分丰富。

作为司农,刘群自然不会一昧的劝说百姓们只种植一类作物,他希望百姓们能够百花齐放的种植大量的农产品,来改变和丰富膳食和生活。

与其闭门造车,最终变得和那些通过文章劝农却浑然不了解农业的文人一样,刘群还是决定召集那些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者一起研究应该如何提高产量。

在刘群的号召下,很快如今晋阳城内几乎五六十岁以上有着最少二十多年农业种植经验的农夫百姓被召集到了一起。

他们有些不明白,为何世子会召集他们这些年老之人。

古代生产力低下,如今又是乱世,能够活到五六十岁就已经算得上是老人了。

之前刘群命人召集老者们的时候,就让他们转告是需要他们的帮助,因此等老者们聚在一起,便有人不解的说道“世子,吾等已经年迈,虽愿跟随世子与使君,可无力拿起武器与匈奴人厮杀,斗大的汉字不识一个,不知有何能够帮到世子的地方?”

“我知所求,自非军事,父亲任命我为晋阳司农,然小儿我却未曾亲自耕作,只是与书籍上了解过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为了能够更好的担任司农一职,所以才斗胆将各位老丈请来,教我如何农桑。”刘群态度谦卑的向这些在大地上劳累了半辈子的老者们请教,一点也没有士族和刺史之子的架子。

这个年代,由于士族的地位和跋扈,下层的百姓与上层的士族完全脱节,像刘群这样谦卑求学的情况,这些百姓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于是连忙回礼并说“吾等都是贱民,怎敢教授世子,即是世子想了解关于农桑的知识,那吾等必知无不言。”

古人相比于后世之人更加简单,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他们最大的期盼就是有尊严的活着。可如今连活着都成为问题,又有谁会给予他们尊严呢?

刘群向他们请教农桑的知识,如此谦卑,便是给足了这些百姓们尊严,让他们心里一暖,决定无论如何也愿意帮助刘群。

获得了百姓们认可后,刘群第一个问题,便是询问如今北方亦或者是并州最重要都农作物是什么。

要丰富的是副食,真正能够提高农业产量的却是主食。

“禀告公子,乃是粟米。”

粟米,也就是小米,不过古代的粟米可能与现在的小米有着不同,但大致而言并无太大却区别。

在后世南北方的主要主食可以概括为“南米北面”,而现在的晋朝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南米北粟”,小麦还没有取代粟米成为北方百姓的主食。

虽然小麦究竟发源于哪里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都是小麦此时已经在中原出现,刘群也吃到过用小麦研磨的面食。

“为何不种植小麦?”刘群提出了他的疑惑,相比于粟米,小麦在产量和生长周期上有着优势,而且研磨的面食味道也要好于粟米。

早在《汉书》当中就有记载:在汉朝时期汉武帝不仅鼓励人们种春小麦,还估计人们种植冬小麦,这样一来小麦的生长周期就由曾经的一年变为了现在的半年,达到了小米生长周期的一半。

地理学的还算可以的刘群知道,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的热量不足无法种植水稻做到南方那样的一年两到三熟。但却也能够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

面对刘群的疑惑,百姓们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过了一会,才有一个代表说道“禀告世子,非是吾等不愿意种植那小麦,而是小麦所需浇灌用水要高于粟米,而且口感极差,吾等寻常百姓也没有精力将小麦研磨成面。”

“原来如此。”刘群知晓了原因以后,不由得沉思起来。

统治者早就开始推广,却没有成功普及,这背后最大的原因便是百姓种植小麦没有获得适应的利益,否则又何苦不去种植小麦而是种植粟米呢。

粟米比起小麦更加耐旱,在不靠近河流旁边有着充足水资源的情况下,百姓只能不停的抗水去灌溉小麦。

而此时的生产力,同时也牢牢的限制了百姓,不像后事有着石墩和驴马可以帮助研磨,百姓们不得不用最为笨重的方法去研磨小麦,这样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而不去研磨的话,小麦的口感比起粟米更为粗糙,自然受到了底层百姓们的抵制。

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统治者虽然推广了种植,但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情况,这就像是王安石的变法,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上面本对民有益的政策到了下面反而让百姓深受其害。

汉武帝虽然推广种植小麦还给予了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但却没有考虑到百姓面临的问题,在之后没有了像汉武帝这样支持推广小麦种植的统治者,小麦便也就没能取代粟米成为北方的主食。

刘群如果想要推广小麦,让面食成为北方的主食,那么就必须帮助百姓们解决种植小麦所要面对的问题方才可以。

否则就算再怎么鼓励,有政策支持,百姓们也只是不情愿的种植,无法达到真正推广的目的。

得知原因,刘群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去寻求应对的方法,让百姓们愿意种植小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