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到最后也没有等来关羽的攻击,关羽整顿好兵马后,在漆黑夜里,悄悄退兵了。
张合看着空荡荡的营帐,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的太原城在关羽眼中,危如累卵,转眼之间,就能攻破,他怎么会轻易的放弃?
莫非是他识破了自己的计策,看着不像啊。
就在昨日,关羽麾下的士卒,还一个劲冲杀,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怎么短短过了几个时辰,就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是不是自己派出突袭的人马,泄露了行踪,让关羽产生的警觉?
张合觉得同样可能性不大,自己提早隐藏在山林的人马,十分小心,如果真被关羽发现,他一定会派出士卒前去绞杀,怎么可能会等到现在?
张合有些想不通?
关羽虽然在刘备的强制下,退出了太原。
但关羽心情并不舒畅,本来已经唾手可取的太原城,就这样白白放弃,只为了一个虚无假设,如何能让关羽信服。
“二弟,不要气馁,如今与袁绍的大战一触即发,何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时候?”
刘备看着精神有些萎靡的关羽,开口劝解道。
关羽心中虽有怨气,却不敢把这股怨气归罪于刘隅和刘备。
他只能把这种怨气,归结到徐庶身上。
如果不是徐庶向刘皇叔禀告自己违抗军令,那还会有今天这种局面?
元直误我啊!
一路上,关羽对于徐庶的态度十分冷淡。徐庶少年时,也是任侠好为之辈,不过经过多年的读书之后,性格变得愈发沉稳。
见关羽如此态度,徐庶也只是无奈苦笑,却没有出言反驳。
倒是刘备看出了两人气氛诡异,与徐庶谈论颇多,算是居中调和。
众人走了一段时间,已经到了上郡境内。
正在这时,一骑飞马前来禀告。
“关将军,大事不好了,有一支袁军,突然出现长安城外,目前已经包围了长安城。”
关羽一听,心中那份孤傲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惊骇和慌乱。
“什么时候事?对方有多少人马?”
“就在半天前,最少有两万兵马。”
“你确定看清了是袁绍的军队?”
“关将军,千真万确,张将军命我拼死出城,就是为了让关将军迅速回援。”
关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冷汗直流,长安城的兵力他最清楚,如今他已经带走了长安城所有的精锐,剩余的老弱病残,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天子在长安,如果自己不能及时驰援长安,后果将无法想象。
刘皇叔早就预料了这一切,他害怕自己拒不听命,这才让大哥前来传令。
按照关羽的性格,太原破城在即,如果不是刘备带着命令前来。
关羽真不一定会退兵。
如今自己距离已经离长安城不远,如果兼程赶回去,最快三个时辰,就能到达长安城。
三个时辰这个时间对于如今的长安城,就已经足够吃力。
关羽实在无法想象,如果自己不听军令,还在进攻太原,长安城会出现什么情况?
百姓蒙难?尸横遍野?天子被擒?前功尽弃?
想到此处,关羽红脸之上,明显更重了几分。
“大哥,莫非你前来,险些误了大事。”
“二弟,速速点兵,我与你即刻杀回长安。”
关羽一刻不敢耽搁,把骑兵组织起来,跟刘备一起,快速向长安推进。
等刘备、关羽带人回到长安城,已经到了黄昏。
长安城外的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止,关羽不敢犹豫,带领骑兵就开始了冲杀。
徐庶站在高处,细细打量着战场上的形势,只见袁军虽然势大,却并没有攻破长安城,心中稍定。
按照长安城外围守军的战力,根本不可能抵挡这么长的时间。
徐庶正在犹豫间,他已经看到站在城墙之上的满宠,只见满宠在火光的照耀下,脸上满是血痕,却依旧精神抖擞。
在他身边,站着近百名长安卫,看众人的表现,很明显已经经过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在满宠的不远处,一个身着铠甲的将军,一杆长枪,如同出海蛟龙,锐不可当,在他身前,无人是他一合之地。
正是陈到,陈叔至。
徐庶看到这种情况,暗自庆幸,幸亏几人反应足够快,形成了合力,才让两万大军,短时间内攻破城墙。
不过从目前的形势下,城墙之上,已经站满了袁军,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如果他们晚回来一步,后果将无法设想。
关羽久在战场,又何尝不知道面前的形势,他带领骑兵攻入了敌阵,他手中青龙偃月刀,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寒光,就有几人倒在他的马前。
此时的关羽已经被愤怒充斥着头脑,他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可能发生的后果。
他就像一个杀神,一个愤怒的杀神,不断斩杀着袁家的生命。
刘备紧紧跟在关羽身旁,手中双股剑,或刺或挑,连续不断。
刘备的武艺虽然比不上一流武将,但面对这些士卒,同样游刃有余。
徐庶看虽然骑兵攻破了袁军的阵营,但依旧没有让他们形成溃败。
他不禁心中有些着急,从纸面上来说,虽然关羽带着骑兵及时回援,但兵力依旧远远落后于袁军。
一旦形成僵持,袁军很有可能会重新占据上风。
徐庶低声吩咐身边亲卫,众人会意。
一时间,关将军回援了的呼喊声,在长安城外响起。
城墙上的满宠听到这个声音,瞬间醒悟过来。
关将军回援了!
喊声越来越响,隐隐已经掩盖了喊杀声。
袁军本来就是偷袭,久攻不下,士气已经非常低迷,如今听到这个喊声之后,士气瞬间瓦解。
士卒纷纷败退,兵败如山倒,踩踏死亡者不可胜数。
关羽自然不会放弃追击的机会,又经过一个时辰战斗,终于把这股偷袭的袁军,全部斩杀。
关羽浑身满是血迹,来到徐庶面前,俯身下拜。
“元直,请恕关某轻狂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