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到上庸之后,姜维立即点了五千军出发,沿着汉水向上游的南郑进发。
此时的上庸共有一万大军,并有太守向朗,都尉向宠。
姜维作为此地主将,于是命向朗负责粮草,向宠负责留守。
二人本是降将,不过姜维不在的时候二人并没有反叛,因此这让姜维选择了继续相信二人。
在离开驻地之后,姜维命令部队带上干粮开始了急行军,后续的粮草则由向朗负责通过水路运输。
这使得五千军的行军速度极快,达到了每日五十里的行军速度,几乎已经是步兵的极限了。
按照上庸距离南郑八百里的路程,理论上只需要十六天便可以抵达,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了。
在汉水两岸有不少城池,一方面这些城池的存在阻碍了姜维所部的进军路线,一方面姜维所部也是需要补给的。
毕竟随身携带的粮草有限,因此,姜维所部一路上遇城攻城。
虽然姜维所部获得了大量的补给,也攻陷了汉中东部的大部分城池,但这样也让他们的进军速度慢了下来。
身在南郑的刘磐听闻吴军到来,不由得大惊失色,当即忙不迭就做好了御敌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武都已经被马家军攻陷,散关又在魏军—张郃部的手里,对刘磐来说已经彻底没有援军了。
在南边的巴郡,两支吴军又大军压境,益州腹地尚且自身难保。
更何况,刘磐还听说有一支吴军杀到了益州腹地,如今已经兵临成都城下了。
如此局面,真可谓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不过刘磐早年能够在北方生存下来,其本身还是具备坚韧不拔品质的,这种无解之局对他来说不过是小场面而已。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个甚?”
主将尚且不惧,其麾下将士也深受感染,因此汉中军无一人惧怕吴军的到来。
对于眼下的刘磐来说,面对着吴军压境,他也有三条路可以走。
一是坚壁清野,固守南郑,以待援军。
可是蜀汉已经没有援军了,虽然蜀汉没有,但是其他势力还有!
刘磐听说秦军已经消灭了魏军主力,如今魏军同样大势已去,秦军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援军吗?
于是乎,刘磐当即派人走子午道、褒斜道前往关中,寻找援军。
二是主动出击,趁着吴军还没开到南郑之时,刘磐率军突袭。
刘磐认为,吴军绝对想不到他在这时候还敢主动出击,因此这么干获胜的几率非常大!
然而刘磐手里兵力有限,有且只有七八千兵了,就算消灭了一路吴军也不能绝地翻盘。
并且很快,刘磐又收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马家军已经在往南郑而来了。
东有姜维所部五千吴军,西有马超所部三千铁骑,前后夹击之下出城必败!
于是乎,刘磐只得打消了主动出击之策,从而只能考虑其他两条路了。
三是放弃南郑,经阳平关、梓潼、剑阁,打败进入益州腹地的吴军,从而回到成都。
这条路同样充满了风险,先不说半路上会不会遭遇吴军,就算到了成都也未必是一条好路。
毕竟南郑左近就有两支吴军,成都地界也有一支,巴郡两处更是有着两支吴军的军团。
就算回到了成都,要想翻盘也得不停地打胜仗,否则依旧是无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