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养殖

王二狗根本就没有看出周玲珑的紧张,这边周玲珑因为感谢,一直都在给王二狗进行服务。

吃饱饭足之后,王二狗就准备回到家中。

进入了家门,他打开了传承,现在乡村里面的那些年轻劳动力已经得到了解决,那些年老的人,最近一直都在请求他,让王二狗给他们找一些活干。

王二狗答应下来之后,今天晚上正好有时间,他就打开了自己的传承。

准备找一些适合那些老年人做的东西。

突然之间,他想到了驯养牛羊,毕竟这个东西在县城里面,那得卖七八十块钱一斤,最关键的就是他们这是原生态牛羊,靠山吃山。

这种是天然物的畜牲,卖价更贵,因为现在城里面的人都注重养生,那些有钱人会花高价钱买一些纯天然的东西。

这虽然在乡村里边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到了城里,那养一个猪牛羊,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想到这里,王二狗立马就想出了点子。

他开心的睡了过去,等着明天的时候,就一起号召的村里面的人开矿出一个荒山,到时候大家伙分被领养自己的牲畜,他这里按照批发价格给他们。

第二天清晨,王二狗就回到了村子,他要求二花嫂子带领大家开一个会。

很快,村里面的乡亲以及那些领导全都来到这里。

他们在得知王二狗回来的时候都非常的开心,经过王二狗当村长的这一段时间,村子里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们都看着孩子,家里的女人去工厂里面上班。

一个月都能够拿一万块钱的工资,再加上男的偶尔会承包一些工程,这都比那些小县城的人赚的都多。

一时之间,村子里面的消费水平也开始变得提高。

大家伙的日子过的都是非常的红火。

人们在看到王二狗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的时候都非常疑惑。

“你说王二狗有什么事情要跟我们说啊!”

“我觉得肯定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因为现在剩下的都是一些留守儿童以及老人还有一些妇女,这些人多大部分腿脚都比较灵活,干活也是利索,但是因为家里面有老人,还有小孩,这才没有出去上班。

其中有一个人忍不住说道,“还能够有什么事啊,现在就只剩下咱们这些没有班上的人了,估计又是倒腾什么东西,反正我这辈子也赚不了钱了。

照顾完了家中的老人,估计我的岁数也就大了,我真是一个穷人的命啊!”

王大妈的表情都有一些痛苦,她们家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老人也生病,她必须要每天照顾。

本来以为王二狗成了这个村子的村长之后,他们家的条件也就会得到改善,却没有想到别人家的条件倒是改善了不少,他们家还是一贫如洗。

虽然说现在看病的钱,根本就不用害怕,但是老人的腿脚不方便,还有小孩,那也得需要照顾着。

王大妈想着,如果有一个兼职,可以随时赚钱,那就好了。

他们讨论的时候,王二狗就已经走上了台前。

他热情地说道,“今天我把村子里面的人集合起来,主要是我想到了一个点子。”

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人们全都踊跃地提问。

“快点跟我们大家伙说说。”

王二狗侃侃而谈道:“你们这些人都是没有办法上班的,我也知道每个人可以赚钱都非常的急切,成家之后才知柴米油盐贵,这一点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我也能够深深的体会。

这边我们村子有一处深山,我看着环境挺好,还有一些杂草,我想养一些牛羊,到时候有专门的人进行看管。”

人们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全都疑惑了起来,王二狗开一个养殖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你也知道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上班,还要照顾老人,还有孩子,你这边我们就算是想干也干不了啊!”

其中一个人为难的说道。

王二狗笑着解释,“这些问题我都已经替大家想好了,今天我就是来给大家解决的。

各位乡亲,可以从我这里拿货,我这里有鸡,有牛,有羊,有猪,有鸭和鹅,我认识了一个朋友,都是批发价格,我绝对不会赚大家的一分钱,卖的价格也是比普通市场里面的便宜,这边的山我是不需要任何资金的,因为本来就是属于我们整个村子的资产。”

这些乡亲们因为没有读过什么书,根本就不明白王二狗这到底要干些什么?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养这些动物吗?”

王二狗点了点头,“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村里边的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觉得非常的不妥,“我们大家根本就没有时间,再说全村的人,每天固定都要去山里面,那也不现实,我们就算是买了动物也分不清到底是谁的,到时候死了那怎么办啊,还有如果丢了的话,那我们大家不是亏了吗。”

另外一个人也是跟着反驳,“二狗,我知道你为我们乡亲们考虑,但是这件事情我王大爷也是觉得根本就行不通,这边你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实在不行的话,我们也没事,反正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

村里面的人也没有怪罪王二狗,他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王二狗在听到之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这边都已经给大家考虑了,我开的是一个养殖场,主要是入股行为,大家可以交一百,我这里有专门的人员养殖,到时候赚了钱也会给大家分红。”

人们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就来了兴趣。

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干啊!

如果赚钱的话,那就意味着白白的拿钱。

但是毕竟是做生意,哪怕一百块钱,到最后亏了也是心疼。

这些村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

有的老人七八十岁,这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他们的思想都跟着顽固,手里面有一分钱也得攒着,觉得只要把自己的钱放到别人的手里,那肯定得赔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