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张良与雷虚子(4/5)(求鲜花~)

大秦帝国,下邳,沂山。

此处为下邳郊外,荆棘密布,草木丛生。

横山断崖,水网交错。

似成卦之谜,盖成九宫之机。

而在这荒郊野岭处,有两人端坐于此,高谈阔论,言天下之机,颂日月之变。

其中年轻者,面若温玉,肤若白雪,样貌俊美异常,好似妙龄少女。

其中年长者,须长两尺,冠服道袍,手拿拂尘,飘飘然若尘世遗仙,朦朦兮若留世飞雪。

此处山洞中,内无光源,却明亮如白日。

内有潺潺流水,却无潮湿之疾。

封闭之所,却无闷热之苦;避阳之地,却无蚊虫之优。

两人就地盘坐,却身不染尘埃,发不粘灰尘。

“师兄,你以道法改天地之象,断水之环流,使得大秦大旱半载,有伤天和啊。”

“子房莫要做那虚伪模样,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若论伤天害理,你这小子可比我要狠。”

年轻人俊逸的面庞闪过一丝嘲笑,“那又如何?你欲改天地气象,使那暴秦自乱阵脚,不惜置万民百姓于荒灾,又成功了吗?”

“还不是白费功夫,空耗道行,白费法力,换来一场空!”

那中年道士仍面不改色,眼帘微闭,淡淡道,

“吾此次所施展之法,虽耗心神,但足以让那暴秦大旱三年。”

“虽不知那暴秦从何处寻得的高产粮种,但干旱之情只会愈演愈烈,再过半年,粮食必定供给不足。”

“届时,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各地义士必定揭竿而起,推翻那暴秦之统治。”

张良看着雷虚子,默不作声。

没有人能理解,他究竟多么想要推翻大秦,光复韩国。

张良身为韩国贵族,其祖父连任韩国三朝宰相,其父亲,亦是继任韩国两朝宰相。

自秦灭韩后,张良便率家仆三百余人,耗尽家财,全力投入反秦大业。

国仇家恨,血海深仇,自张良少年时便深种在心中。

复国还家,是他一生的夙愿,其执念之深,甚至超过始皇帝长生之执念。

为此,他可以执天下万民为棋子,视百姓万灵为草芥。

“而且,虽有人妄图插手暴秦之事,却只敢在阴影处活动,不敢与贫道正面斗法。”

“不过魑魅魍魉之辈,子房不必太过担心。”

张良缓缓点头,似是认同了中年道士的大旱之计。

“但若行不通,我就要用我的方式行动了。”

说罢,也不理那中年道士,转身离去了。

中年道士有些担忧的看着张良,他此举其实已经有些犯了忌讳,违背了恩师之愿。

而张良疯起来,怕是全然不顾那些条条框框。

天下万灵,黎民苍生,其前路为何?

其前途未卜。

........................

大秦帝国,咸阳宫。

“扶苏,你叔父所赐神书之内容,处理的怎么样了。”

嬴政手中拿着原册,一边翻阅一遍询问侍立在旁的扶苏。

“禀父皇,儿臣已将其中内容按各家所学分化成册,藏于书库之中。”

“同时,以其中先进之学问,招揽了不少百家之学士,其中不乏一心为学不问政事之人。”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考校道,

“依你之间,此书中最适合我大秦目前之学识是什么?”

扶苏犹豫片刻,便答道,

“依儿臣之间,当属冶铁之术,造纸之术与水车灌溉之法。”

“造纸之术,可代替木简,使得我大秦朝论政令之传递效率倍增。”

“亦对天下学识之增进,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嬴政点头,示意扶苏继续说下去。

“冶铁之术,可大幅度提高吾大秦军队的战斗力。”

“儿臣今日曾仔细研究神书所记载之武器,铁制武器替代青铜武器必是大势所趋。”

“而吾大秦掌握更为先进的冶铁之术,灭六国反贼不过易如反掌。”

“水车灌溉之法,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今大秦各地大旱,虽说无法挽天之变。”

“但也足以让临近江河湖泊之地得到充分的灌溉,使得粮食高产,救数郡之民。”

说到这里,扶苏面露不忍之色,好似欲言又止。

嬴政仍低头看书,未曾在意,

“你叔父的雕像做的如何了?一月之内能否完工?”

扶苏犹犹豫豫,半晌才道,

“一月之内定能完工,只是......”

嬴政面带疑惑的抬起头来,扶苏刷的跪地道,

“而臣请暂缓叔父的封位仪式。”

“如今天下大旱不止,百姓多有疾苦,六国余孽蠢蠢欲动。”

“实在不宜劳民伤财。”

“雕刻十几米的巨像已是极限,若再举办浩浩荡荡的封位大典。”

“儿臣实恐粮库告急啊!”

嬴政停下翻看原册的动作,缓缓问道,

“各地粮仓还有多少粮食?”

“勉强能使那些大旱之地扛过两月,再然后,怕是要出现啃食草根,泥土填胃,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了。”

“已经等不到下次土豆丰收了吗?”

嬴政默默自语着,

“你不用管了,朕会想办法的。”

扶苏看着嬴政的身影,悄然告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