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津之变(2)

从大沽口那边回城,陈延生沿途看到成批青壮,在诸多吏员的带领下,不是整修扩宽河道,就是夯筑驰道,即便是回归天津卫城,亦能看到大批青壮,在卫城内外,各司其职的忙碌着。

‘幸好有陛下从内帑调拨的银子,不然想叫天津改变,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回到州府衙署,陈延生暗暗感慨:‘陛下当初所言甚是英明,想叫一地有所改变,就必须从发展建设上着手。

人聚集的多了,才会聚拢人气。

人气聚拢多了,繁华就会跟着。

只是这个发展建设啊,真是难度太大了,遇到的问题太多了,天津真的能在我手里,带来陛下所期许的改变吗?’

坐到这官帽椅上,看着桌案上摆放的公函案牍,陈延生眉宇间流露出倦意,从他赴任天津以来,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这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解决。

天津直隶州的一众人才,都还在筛选磨砺之中,那批挑选的年轻读书人,虽说有着很高的斗志和干劲,但想独挡一面,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知州,从壕镜那边,过来几名佛郎机人。”魏广志走进公事房,见到自家知州,作揖行礼道:“据他们所言,听闻咱们天津这边,放开海禁,想要跟我们展开贸易往来,知州是否要接见他们?”

“叫他们过来吧。”

陈延生眉头微蹙,想了想,开口道:“叫领头的那人过来即可,希望这次见到的,是真正有实力的海商。”

“喏!”

魏广志当即应道。

自天津开海以来,就有几批西洋海商,先后停靠到天津,陈延生也见了几名海商,只是在交谈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西洋海商实力不够。

时下天津各处的发展,特别是重建天津卫城,整修扩宽河道,整饬驰道等事,叫不少的流民和灾民,都在天津安置下来,并参与到这些工程建设中,徭役在天津是没了,可陈延生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天津直隶州的发展,能接受第一批内帑调拨,能接受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但你能一直接受吗?

天津这边难,大明就不难?

陈延生比谁都要清楚,自家天子承受的压力,若是天津开海以后,不能实现财政的自给自足,甚至能给国库多多缴纳赋税,那岂不是太无能了?

“尊敬的知州先生,天津所行开海,会持续进行吗?”

在魏广志的引领下,葡萄牙人安东尼,来到这公事房,就微微低首行礼,开门见山道:“本人代表本司,想和先生进行洽谈。”

“是约翰公司?还是其他国家开设的公司?!”

陈延生听闻此言,双眸微张,盯着眼前的佛郎机人,说道:“你在你的公司里,担任甚么职务?又能行使怎样的权力?”

安东尼神情一愣,他没有想到明国北境治下,竟然有明国的官员,知晓这个约翰公司之名。

其实陈延生哪里知道啊,这一切都是崇祯皇帝所下密旨,才叫陈延生心里清楚,在相隔大明很远的南洋诸国,有约翰公司这个群体。

甚至英吉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欧罗巴诸国的人,也是通过那份密旨,才渐渐了解的。

在相隔大明万里之遥的欧罗巴,人家都有着繁荣的海贸业,并凭借着国内的远洋贸易,赶赴到天下各地。

只是来访的安东尼,并非是约翰公司的人。

随着远洋贸易的开拓,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为首的欧罗巴人,都纷纷开辟新的航线,在物产丰富的印度,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统治,甚至将触角伸到南洋诸国的境内。

陈延生所讲的约翰公司,就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而实力比他强一些的,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

甚至欧罗巴诸国的人,开设不少东印度公司。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英吉利建立海上霸主地位,才使得东印度公司之名,最终落到他们头上。

陈延生皱眉道:“正面回答本官的问题。”

“尊敬的知州先生,本人代表的是本国东印度公司,是本司的一名董事。”吃不准的安东尼,想了想,开口道。

“不知知州先生,怎会知晓约翰公司?本人记得……”

对安东尼所讲之言,陈延生并没有在意,此时的他,心里在思索着,不是排名靠前的那两个公司。

‘据陛下密旨中所言,这葡萄牙的势力,已然很少了,被荷兰侵占不少,甚至英吉利都比他要强。

那这个安东尼,所代表的东印度公司,是否能叫天津开辟财源?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可是在欧罗巴各国深受追捧。

如果说能通过眼前这个人,将天津开海的消息,向南洋诸地传播开来,那势必能引来大批西洋商贾。

只要这个开海势头,能持续的推进下去,单单是海关衙署,所征收的关税,就是一笔不小的税收。’

想清楚这些的陈延生,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或许这个安东尼,所代表的东印度公司,实力并非是最强的,但拿他来千金买马骨,成效一定是不错的。

“本官还有诸多政务要处置,就不说那些废话了。”

陈延生眼神坚定,看向安东尼说道:“天津推行开海,会一直进行下去,且在我大明境内,天津是唯一开海的地方。

如果说你有贸易意愿的话,可以将这个消息带回去,包括海外的粮食、香料等等,都可以带来天津进行交易。

天津对待友好行商的欧罗巴诸国,都是极为欢迎的,但是敢有图谋不轨者,那我大明会给予严惩。

稍后…他会领着你熟悉天津通商条例,你们欧罗巴各国,所热销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等,都能在天津这边进行大宗购买。”

为了能将天津开海做好,陈延生遵循崇祯皇帝的旨意,可是做了很多事情,这年头,在小农经济下,没有什么比垄断所赚取的钱财,来的是最快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