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南京,李定国这一次的心情明显比上一次更加烦躁。
他虽然也料到了苏言很有可能会篡位称帝,但却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快,他同时也感到非常迷茫。
这份迷茫是源自在南平效忠于他的大军,还有他义父张献忠临死前所说的遗言,若是为了那数万将士考虑,效忠新朝是最好的选择,可这将违背父命。
若是坚决按照义父遗言,南平的数万将士毋庸置疑将会遭到朝廷大军的征讨,以朝廷大军的强大,辗平这数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
从船只离开进入港口,李定国意外的看见了一位他意想不到的故人,蜀国公刘文秀早已在此等候他多时了。
一看见李定国下船,刘文秀连忙迎了上去,亲切的挽住他的双臂,道:鸿远,为弟等候你多时了。
温甫,你为何会在这?李定国有些吃惊的看着对方,问道。
我已经来南京数月了,听说你要来,一直翘首以盼,今天终于把你盼来了。刘文秀笑着说道,他随后一抬手,做出请的手势,道:走,我们兄弟俩多日未见,为弟请客,去秦淮河吃几杯酒,放松放松心情。
唉,我……
李定国刚想拒绝,可刘文秀不给他拒绝的机会,连拖带拽将他拉走了,跟着李定国来的亲兵见状,相视一眼,跟了上去。
两人一路拉拉扯扯,还是来到了秦淮河,在一家名为蒔花坊的青楼内的包间坐下,两人的亲兵也被赐了赏钱,各自玩乐去了。
没过多久,酒菜一并上齐,刘文秀亲自为李定国倒满一杯酒,双手举杯,敬了一杯先行饮下。
一杯酒下肚,李定国的情绪才终于好转许多,刘文秀便假装不知道,故意询问起李定国来南京的目的,李定国心中烦闷,对方又是自己的义弟,便把对方当做倾述的对象,和盘托出。
刘文秀听着李定国的倾述,不时点头表示自己在听,等对方说完后,他沉吟片刻,说道:鸿远,你可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何意?李定国不解,问道。
义父亡故前的确说过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我义兄弟遵从义父遗言拥护明室抗清,而今明室气数已尽,楚王取明室而代之已是人心所向,非我义兄弟能够阻挡。
鸿远此时若是公开反对新朝,致使同室操戈,定会令天下人唾弃,又和孙可望有何区别呢?
依为弟所见,鸿远应当顺应天命,归顺楚王,楚王雄韬伟略,为当世之贤主,无出其右,你我兄弟二人齐心为楚王效命,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岂不比愚忠腐朽的明室更为快哉?
听了刘文秀的一番话,李定国沉默许久,才终于长叹一口气,他拿起桌上的杯子,自顾自一饮而尽,随后将那杯子重重放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温甫。他呼唤着刘文秀的字号,我可算是看明白了,你是受了楚王之托,前来劝说我归顺楚王的吧?
刘文秀微微一笑,他并没有否认:的确如此,前段时间楚王召见了我,我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并决心誓死效命于他。
可他夺去了你的蜀王爵,贬为国公,你难道不记恨吗?李定国问道。
为何记恨?刘文秀反问道:这本就是孙可望为了拉拢我而僭越册封的虚爵,相比之下,我更愿意靠自己的刀枪搏出一个王爵。
李定国哑口无言,不过不得不承认,他的确被刘文秀说得心动了,他们曾经也为明室效死而战过,即便是百年以后下了阴曹地府,也对得起义父临死前的遗命了。
斯人已逝,他们更应该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地方,就算不为了自己考虑,也要
为了全军数万将士的性命和未来考虑不是么。
见李定国陷入沉思,刘文秀也没有着急催促,而是坐在对面自酌自饮起来,不知过了许久,李定国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看向对面已经自己干掉了半壶酒的刘文秀,道:
温甫,我知道要做什么了,多谢你今日的美酒。
说完,李定国好似松了口气一般,烦闷的心情也消散一空,刘文秀看出了他的变化,他抬起酒杯,道:既然已经想清楚了,那就来饮酒吧,秦淮河的花酒可是一绝。
话落,他与李定国一同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随后,刘文秀拍了拍手掌,随着三声清脆的掌声落下,包间门被推开,几名浓妆艳抹的女子带着香风走了进来……
……
翌日,酒醒后的李定国一番悉数后,便换上官袍匆匆赶往城东的皇城参加朝会,在登基之前,苏言还是以监国的名义掌握着权柄,并没有直接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之上。
朝会的内容很枯燥,无非是汇报各地上奏的奏折以及北方的战事推进如何。
李定国对各地的奏折不感兴趣,但在兵部汇报北方的战事情况时,他打起精神竖着耳朵倾听起来。
原来河南总督张名振在收复河南府以后,继续西进,一路追击着李本深的残兵打到了潼关城外,那潼关墙高城坚,自古都是守卫关中的坚固堡垒,明军几次猛攻部下,只能被挡在潼关外暂时放弃继续西进。
山西的吴三桂在攻克汾州府以后继续北进,太原清军因为洪承畴的全军覆没而选择开城投降,太原一降,北方各镇也都悉数望风而降,短短数月时间,山西全境及北方边塞兵马便落入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的下一个目标不用想都知道,定然是那座明王朝定都三百年的京师了。
虽然知道了吴三桂很快就要打到京师城下,但苏言仍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的平静让那些群情激奋想要先一步收复京师的官员也冷静了下来。
吴三桂不过跳梁小丑,不足为虑。苏言淡然道:众卿不必如此群情激奋,待我军将士北伐,吴三桂覆手可灭。
随后,苏言命山东总督张煌言整顿山东兵马,率军北伐,北溪侯王翊一同北上,防范山西吴军。
朝会结束后,李定国主动找上了苏言,因为刘文秀提前一天晚上告诉了苏言李定国的事情,所以苏言并未露出惊讶之色,接受了李定国的归顺之意,鼓励他指挥旧部建功立业,能够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