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杨大人对你的文章评价极高,称“虽孔孟复生,不足变也”(即使圣人复生,也无法驳倒),浙江一别,兄台此次入京,可谓是潜龙入海,虎啸山林。”
面前这个脸色微红,身材魁梧,稍显笨重的中年文士对着面前身材欣长的张璁感叹道。
听着耳旁士人们相互谈论着朝廷大员的生平功绩,和朝廷近日来的传闻。
张璁见面前昔日好友桂萼的神态有些失落,微微一笑,拱手道。
“我之扬名,不过侥幸得陛下垂青,方能借圣人之言,揭发内阁众贼嘴脸……而新君聪慧过人,礼贤下士,有古之贤君之范,而以公之才学,等得见了陛下,自然是要一飞冲天的。”
“谬赞,谬赞……”
客套了几句,桂萼原本见张璁如今锦衣贵服,稍稍有些不平衡的表情也微微和缓和几分。
而此次,他的神情微微一变。
“我来之前,听说内阁要借北方边事,将蒋都督调离京城,领精兵北上防御蒙古,不知,可有此事……”
茶楼雅间内,说道这里,桂萼压低了声音,尽管门窗都已经被提前掩住,但他还是不放心的又价差了一遍。
毕竟,锦衣卫的番子可不是什么善茬,尤其是当他们目前明显不站在自己一边的时,就一定要当心了。
而面前张璁的表情让他的心微微一沉。daqu.org 西瓜小说网
只见张璁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也满是对内阁这样明目张胆的削弱皇帝的力量的举动感到不满。
“兵部的调令已经拟定,估计正式传令令蒋都督整编京军北上宣府驻扎,抵御蒙古的诏书也就是这几日了。”
“那司礼监……”
“太后自然是应允的,毕竟,从正德皇帝暴毙之后,对于内阁的请求,张太后管理下的司礼监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称一句内阁的传话筒也不为过。”
说道这里,张璁的脸上也不由得带上了几分讽刺。
“更何况,这次可是为他们张家除掉了一个大敌,张太后感谢内阁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拒绝呢?”
“可叹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对此明目张胆欺君犯上之事仗义执言。”
说道这里,桂萼,这个因为数次顶撞上级,身为大明朝进士,年近五十却还是一个小小的成安县令的桂萼愤愤的说道。
“杨廷和把控朝政多年,其党羽遍布朝堂,陛下此次召你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张璁说到此,神情愤愤之余,竟然异常的有些激动。
“今日午时,陛下在文华殿大开经筵了,邀请天下大儒学一同讨论我大明礼仪法度。”
“到时,就仰赖诸位了。”
张璁起身,举起了一杯清茶。
窗外古松尽管历经寒冬,经历了衰败,枯黄。
可终有一日,他等到了春天的到来。
要开始下一个轮回了——
人们总要面对凌冬,或早或晚,但不要忘记,春天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历经了死亡,肃杀,冰冷的世界,,将再次拥抱美丽鲜花和温暖的阳光。
“敬陛下!!!”
茶馆内,听到张璁这位士子们的新晋偶像的发言,原本还在嘈杂的士子们的纷纷放下了刚刚话题,神情严肃的看着那位深受陛下信任,苦心熬炼三十年,不畏权贵,短短月余便已成天子近臣,前程不可限量的传奇人物。
并且,在之前那每日动辄几十场,每场近百人的大辩论,张璁对于国家礼仪制度的娴熟和通透,还有对于天下为公的儒家大同理想与正义的坚守和向往,更令与其辩论围观的不少学子心生敬佩。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的!”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令原本就已然被如今京城两派观点斗争,弄得心潮澎湃的青年学子们愈发的热血沸腾。
“就在今日!”
士子仗剑,这些还没有被尘世的肮脏的过多污染的士子们大声喝到,随同张璁,桂萼,还有那些被从他们中通过投票选举出来,认为最有才能,对儒家经义最为娴熟的士子们代表们入经筵面圣。
其中,年纪最小的也不过弱冠(二十),正是胸怀天下,饱读诗书,精力充沛,视金钱如粪土,蔑王侯如无物的年纪。
众人口中念叨。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孔孟英魂庇佑。”
“满朝文武皆鼠辈”之类。
按照朱厚熜的安排,士子们簇拥着张璁,在外面打开了用朱砂写在白绢上的标语,向着午门前。
他们穿过了大明首都最喧哗的东安门外大街,两侧的商贩游客哪里见过这种画面,咋舌惊奇,对着队伍指指点点,而有些听过士子们的公开辩论的行人则是有些兴奋的一边给众人解释,一边要拉上身边同样感到好奇的亲友要去凑了热闹。
“娃子,这是为何?”
“为陛下不受妇人之辱,为我往生先贤之学说不受奸人利用!”
“黑娃!别琢磨你那破纺织机了,这种长见识的大好事,可不比你那铁疙瘩有意思?”
随着老人的叱喝和拉扯,强行将一个面色黝黑,身强力壮但愣头愣脑的壮汉送进了士子们的队伍里。
“不跟着这些读书娃娃铲除奸佞,敢提前回,就打断了你的腿。”
看着面前黑娃看着来往神情激愤的士子眼神飘忽,老汉威胁道。
黑娃听到这话,铁打的身形一颤,也是熄灭了他琢磨着走半路找个理由回家的小心思。
看到这一幕,老汉微笑着点了点头。
毕竟,多跟读书人混混,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尽管对于普通人而言,孔孟先贤太过遥远,但儒家的道德观普通人自有他们的一套观点。
无论如何,最广大的人民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杨廷和要让朱厚熜认一个从没见过的女人做母亲,认一个死人做父亲,而将亲生父母置之不顾。
经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宣传和辩论中,士子们基本上统一了认识。
随着“迎奉皇母,维护儒家纲常”“反对将陛下过继给张太后”的呼声越来越响,正在外采卖,在京城求学,国子监学子们看着这一幕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