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街道上的小摊上络绎不绝的传来阵阵吆喝,李记的煎饼,张记的卤水牛杂,陈记的首饰镯子……即便是像今天这样的端午,不仅是道旁的店家不得清闲,道上的贩夫也没闲着,挑着担子,载着糕饼粽子,花灯彩纸,在人群中不断地推销着自家女人的精巧手艺。
难得的佳节,有书生模样的小子携着二三好友,穿梭着闹市,一边寻着俊俏小娘,一边点评着当今时下朝廷治行与自己的见解。若是此时有朝中有心人听见了去,也要惊叹后生的大言不惭,什么“天下才情,朝廷诸子与乡野居士共分一斗,皇帝陛下五斗,而我王某独占剩下四斗……”
王,是朝天的国姓,也是朝天百姓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姓氏,好像打从朝天开国皇帝开始就没对此上过心,一是来位不正,朝天王氏较起劲来实际上是外戚乱政,前朝帝幼,国之柱石白夜行大将军又出征在外,顾及不到帝都,趁此良机得以上位。二是寻天阁里那些个小子们死谏,若是强行命百姓更姓避嫌,朝天王气必然四散,周边诸国更是有了胆子来一场“天下共分朝天”。三是…说道这里,说书人有意拖长了音调,眼睛斜撇,不停眨着一侧小道
围着学究打扮的说书人的孩童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巴不得先生快点说下去。先生见自己的眼神示意不起作用,更是撅起了嘴朝上一边一个背着一捆柴,捧着一叠粽叶的小子。只是那孩童仿佛一个拎不清的二愣子,见着先生的眼神示意,不但没有望向隔壁的小巷子,反倒是瞪着大眼跟着小伙伴们起哄“先生,先生,快讲下去哈,别吊着咱胃口了!”
被孩童们称呼为先生的男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也是在这时,一把扫帚忽然就从小巷子里飞了出来,后面跟着条老狗和一名心宽体胖的妇人,一脸的煞气,弯腰捡起那把没剩下几根枝条的扫把,指着大眼睛的男孩吼道
“小兔崽子,你给老娘滚回家去,你老爹在街上卖纸灯,你小子倒好,叫你收拾柴火回家蒸粽子吃,你倒好,搁着听你那不着调的先生说天书,快,给我回去”
围着说书先生的孩童们瞬间也是一哄而散,那妇人大步迈向自家不争气的孩童。
便要抬手揪男孩的耳朵,那孩童倒也激灵,抢先着妇人跑了回去,那妇人也就提着那柄破破烂烂的扫帚回了去。老狗见主子来得快走得也快,冲着那说书先生吼了两句就跟了上去。
那一身寻常书塾先生打扮的男子也只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从自家阶梯上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望向京城太仪殿的方向,喃喃道:“三啊,会是我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