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皇后薨逝
宫外,京城之中的偏僻小院。
“陈宁可惜了。”陈汉仁叹道:“咱们在御史台的自己人本就没两个,如今改成了都察院,已经没什么人可堪用的了。”
陈汉仁作为宫中御用监的领事,除了御用监的掌事太监之外,御用监中便是以几位领事为主,掌宫中各类御用物品的采办之事,出入宫禁自然是再容易不过之事了。
“是啊,陈御史是主公当年便埋在朱贼军中的暗子,几十年了,好不容易升了荣?大夫,连自己的儿子都搭进去了,没想到折在胡惟庸案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年陈宁之子陈孟麟发觉了咱们的事,若是不杀,许多谋算都会被朱元璋察觉,会牵扯出咱们一大堆的人。陈宁毕竟跟了主公数十年,急切之间狠下杀手,即时杖毙亲子,也真是难为了他。”陈汉仁叹了口气。
“算了,大哥,人算不如天算,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赵福贵安慰道。
“也是我太过心急了,本以为利用胡惟庸的反心,借醴泉祥瑞之名,引朱元璋到胡宅下手,谁知道被御史中丞涂节告发,终是功亏一篑。”陈汉仁摇摇头道:“朱贼气数未尽啊。”
“没事的,大哥,咱们慢慢来。胡惟庸案不是把宋濂也给扯进来了吗?那涂节告了密也一样被杀了头,陈宁还是死得不冤的,至少拖了好几个朱老贼的重臣下水。大哥您就别再为此烦恼了。云梦泽那边进展顺利,各地咱们的人都已占据了不少位置,都在布置,一旦起事,便可群而起之,来个遍地开花,复我大汉王朝。”赵福贵一心宽慰着陈汉仁。(见本章史实贴片【胡惟庸案】)
“咳咳……唉,我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能不能看到光复我大汉朝的那一天。”陈汉仁有些忧虑。
“大哥,你就是咱们兄弟的主心骨,没了你,众兄弟都要变成一盘散沙了,你可千万要保重好身子。”赵福贵急道:“要不,大哥你就别待在朱老贼的皇宫中了,搬到云梦泽去,坐镇总坛,也好将养将养身体。”
“不行,很多谋划还在进行之中,暂时还不能走……我在皇宫之中,很多消息可以及早知晓,以便随时应对,若是离开,消息便无如此灵便,于大业不利。”陈汉仁又摇了摇头。
“这……总之大哥你多保重吧,众兄弟都指着你呢。”赵福贵知道这曾经的大汉军“镇军之心”足智多谋,性格坚毅,绝非自己能劝得动的,只好想着回头拉着孟平安冯恨元几个一并再劝,此时便不再多说。
“对了,咳咳……朱老贼那边最近正在谋划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之事,要改置锦衣卫,专司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等事。这些事,原来都是何文灿在掌管,看来朱元璋是想要加强监察百官。以后,这锦衣卫很可能便是我天一盟的大敌,咱们须得再三小心在意。咱们布局了十余年,在朱明朝廷中的暗子不多,每一个爬到如今的位置都千辛万苦很不容易,可别都给折进去了。”陈汉仁突然想起来重要的事,赶紧叮嘱。
“知道了,大哥,我会让他们小心的,你就放心吧,多保重身子要紧。”赵福贵忙应声道,却并不十分在意。
++++++++
“噹噹噹——“大明洪武十五年八月,宫中传来低沉而悠长的钟声,朱文琅正在宫外自己的小院之中练功,被钟声一惊,心中默默计数,却听钟声七响,接着又是嗒嗒嗒地九声云板。
朱文琅颓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怔了半晌,方才急急出门,往皇宫冲去。
钟声七鸣,云板九响,宫中必有大丧之事,而最近最令朱文琅担忧的,便是马皇后,他的皇后婶子的病了。
这大脚马皇后乃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为人素来亲厚,待人十分诚挚,在宫中于朱文琅而言,比之朱元璋更是亲近几分。虽是一双天足,人后被称为“大脚马皇后”,却是知书明理,时时规劝朱元璋,颇受朱元璋的敬重。
这些年朱元璋连连因故废黜开国功臣,淮安侯华云龙、德庆侯廖永忠等人皆被指违制赐死,朝中人心不稳,但在马皇后相劝之下,功臣大将因她而保命的不计其数,人人感戴其恩,不料天不假年,年方五十一岁便不幸重病而殁。(见本章史实贴片【马皇后】)
入得宫来,却见宫中已开始卸下红灯笼,裹上白布,许多宫苑中五彩的围幔也很快换成了素色,转眼之间,整个宫中都满是萧索沉闷之气,众多宫女太监和侍卫都是急急而行,颇有些纷乱,但谁也不敢随意出声。
因为谁都知道,马皇后之逝,对于朱元璋来说会是个什么样的打击,朱元璋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朱元璋本就性情刚毅,暴躁易怒,很多时候都是马皇后及时劝止,就连马皇后病重期间,因病势总不见好,朱元璋烦躁之下欲迁怒太医,都是马皇后给挡住了,可以说无论宫内宫外,朝堂之上,受过马皇后恩惠的人不知有多少。
如今皇后已逝,再难有人可在朱元璋暴怒之时加以劝止,许多人心中都打起了鼓,忐忑不安,万一有什么事撞到朱元璋的气头之上,一个不小心便丢了脑袋,皆在战战兢兢地做事,生怕出什么岔子。
朱文琅也不作声,只是急匆匆朝慈宁宫赶,刚赶到兹宁宫,却见十余太监宫女哆哆嗦嗦地趴在地上,地下散落着不少碗碟瓷器的碎片。
再往里走,却见洪武皇帝朱元璋呆坐在床前,凤床之上,马皇后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床边还有一道血迹,显是有人受伤或被杀后被拖走的痕迹,不远之处,则是上官雷按剑而立,默然地望着这边,高诵也站在一排,焦急地看着这边,却是一点也不敢乱动。
整个慈宁宫,除了极为压抑的气氛外,没有人敢发出一丝的声音。
朱文琅凑了过去,望了望床上的马皇后,又看向面无表情的朱元璋,尝试着轻叫了一声:“皇上老叔?”
朱元璋的眼睛转了转,漠然地看了一眼朱文琅,又转头望了一眼床上安静躺着的结发妻子,半晌才道:“文琅,你皇后婶子……没了。”声音嘶哑而沉痛。
“老叔,想哭就哭出来,别憋着……”朱文琅经历过陈老夫子去逝之事,知道此时朱元璋胸中憋着一口气,伸出手去试探着道。
“啊——”朱元璋看了朱文琅一眼,终于啊地一声哭了出来,仿佛要将心中的压抑尽情地发泄出来。
眼见朱元璋身子一摇,朱文琅连忙抢上半步,扶住朱元璋的肩膀。
整个朝堂之中,要么是朱元璋的属下臣子,要么是嫔妃子女,或者是上不了台面的服侍之人,恐怕也只有朱文琅一人,既非臣属又非子女,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朱元璋纵是生性多疑,对谁都不放心,连对自己几个亲生的皇子,都是心有算计,却对朱文琅没有半点疑心。偏偏朱文琅平日里还开口闭口“老叔、婶子”地叫着,方才能劝得朱元璋放下身心,痛快地哭出声来。
朱文琅见朱元璋终于哭出声来,方才放心一些,扶着朱元璋不住抖动的肩膀,回首使个眼色,让那些跪着的宫女太监快速地将地上的碎片打扫,退了出去。又朝高诵做了个手势,高诵会意,立刻吩咐太监给打了一盆热水,搭上毛巾端了过来。
朱元璋依旧哀哀而哭。
直哭得半晌,朱文琅见朱元璋终究慢慢平复下来,忙递过一把热毛巾,端过来一杯茶水,轻声道:“皇上老叔,您歇会吧,别哭坏了身子,婶子也会不高兴的。”
“嗯。”朱元璋毕竟数十年战阵过来的,生离死别的事见过无数,方才只是骤逢结发妻子之丧而憋了口气,如今痛快地哭出来,已是平静了许多,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把脸,接过茶碗。
“知道婶子没了,外边好些人都来了,有大臣,还有几位皇子和公主……都在外头跪着……”朱文琅轻声道。
“活着的时候不知道多进宫来陪陪,现在倒……让他们在外边磕个头,回去吧。”朱元璋喝了口茶,平静了一会,淡淡道。
“陛下,西平侯吐血了。”旁边的高诵连忙轻声道。(见本章史实贴片【沐英】)
“嗯?”朱元璋冷冷地扫了高诵一眼,高诵顿觉浑身冷汗,一身发寒,深悔多话。
却听朱元璋轻叹一声:“文英(沐英字文英)这孩子,和皇后最亲……传朕的话,让他回府吧,好生调养。”
“遵旨。”高诵哪敢再多说一句话,连忙应声,出门传旨去了。
++++++++
“哇……牛城哥哥,皇后娘娘薨了……娘娘最疼我了。”三公主朱福贞哭道。
“是啊,娘娘心善。对我们这些侍卫也极好。娘娘没了,圣上伤心,这几天心情很不好,动不动就发火,杀了好几个太监了,连御医都杀了两个。”牛城叹道。
“是啊,我看这几天父皇的脸色都是铁青的……”朱福贞忐忑不安道。
“咱们可千万小心,别一不小心惹恼了圣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是是是,牛城哥哥,这几天我都好怕,不敢往父皇跟前凑……”
“不成啊,还是得知道圣上平日里做什么想什么,才能知道怎么样不触碰圣上的逆鳞,免得做了冤死鬼……”牛城忙道。
“是是是,我平日里小心打听着,有什么消息就告诉你。”因为担心,朱福贞还是尽量显得自己坚强。
“对,就是这样。在宫里当差,就得时时刻刻小心在意,免得一不小心掉了脑袋……对了,公主,昨日有个兄弟出宫去,带了个好玩意儿。”
“又有什么好东西?快给我给我——”毕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爱玩的时候,平时在宫里又被宠坏了,朱福贞听闻此言顿时转了兴趣。
“是只会啄米的木头小鸡,机关精巧。”牛城左右看了看,从怀中掏出一物:“公主你瞧,用这个锁钥拧上几圈,放在地上,就能自己蹦蹦跳跳地啄米。”
“哇,好玩好玩,牛城哥哥你对我真好——”朱祉贞不住拍手兴奋。
牛城赶紧压低声音:“记住了,可千万别让宁妃娘娘看到,不然又会说从宫外随便拿东西进宫,我可就小命难保了。”
“放心吧,牛城哥哥,我从来不在母妃面前玩,以前那些好东西,我都小心收着呢。”朱福贞略有些得意。
“那就好……不过还是得多探听圣上那边的消息,免得我们这些侍卫一不小心惹了圣上,挨板子事小,弄不好就丢了脑袋……”
“知道知道,我会时时留意着的……”朱福贞的注意力已转到了在地上蹦蹦跳跳的小鸡上边。
“我听一个侍卫说京城的桂芳斋有一种点心特别好吃,下次我出宫时再给你买。”牛城又补了一句。
“好呀好呀,别忘了……还有,上次那种豌豆糕也好吃,我问了御膳房,也没有那种糕点,你再带点进来,我还想吃——”朱福贞看着牛城满眼的希冀。
“行行,下次我一定买回来。”
“牛城哥哥对我最好了——”朱福贞一脸的幸福。
片刻之后,牛城悄悄走出僻静处,一转头看到站在不远处的御用监管事陈汉仁,双方眼神一碰。陈汉仁微微点了点头。
朱福贞身为三公主,年纪又不大,宫中的任何地方皆可随意进出,无人会管,牛城想办法从朱福贞那打探消息,还是非常有效的。
上次朱元璋改置锦衣卫的消息,便是朱福贞在御书房中偶尔听来的,陈汉仁足足比朝廷的正式中旨提前了两个多月得到消息。
大明洪武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朱元璋下旨,令原大都督府都督佥事毛骧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何文灿任指挥同知,从三品。锦衣卫职司包括三项,其一为宫中守卫值宿;其二为侦察与逮捕;其三为典诏狱。(见本章史实贴片【锦衣卫】)
++++++++
对于朱文琅来说,大明洪武十五年,是个多事之年。
四月的时候,与他相依为命十余年,将他抚养长大的陈守陈老夫子溘然而逝,除了几幅字画,只留下一柄匕首和一块土黄色的玉珮,说是朱文琅的亲娘临死之时留给他的,让他好生收着,留作念想。
六月之时,教了他两年多的轻功的老蝙蝠韦一笑遇害,据说是被一种什么有毒的“爪”的武功所伤,中了剧毒,最终不治于荒郊野寺,还告诉他以后遇到一个叫什么张无忌的明教教主的人,替他带一句话。
到了八月间,一直宠着他惯着他的马皇后也突然薨逝。自他入宫以来,马皇后慈祥可敬,对他和陈守多有照顾,茗香院中留下了许多开心融洽的笑声,朱文琅在马皇后面前开口闭口“皇后婶子”,在他心中,马皇后确实便如亲婶子般亲近,如今却也是天人两隔,再难见到她的音容相貌。而随着马皇后之逝,朱元璋的暴躁脾气也越发明显,听说前几日又杀了几个贪污的大臣。
自马皇后去后,宫中朱文琅也渐渐去得少了,不过他因几年前朱元璋天街遇刺一案,受了个三品侍卫的职衔,有时朱元璋偶尔问起,上官雷便也偶尔安排朱文琅随班侍卫,但毕竟特殊,并不似其他侍卫一样轮流值守,通常只是临时安排,好在朱元璋在陈老夫子死后赐给朱文琅的宅子距离东华门不远,一个招呼很快便能回到宫中,倒也方便。
日子便慢慢如同流水般平淡下来,朱文琅依旧偶尔入宫当值,每几日又到“边叔”的院子中随他修习霸道的剑法。
而侍卫统领“雷霆剑”上官雷也依旧时不时地指点朱文琅的剑法招数,朱文琅将“边叔”所授剑法演给上官雷看,上官雷也看不出这剑法门派,只是感觉这套剑法大开大合,霸道威猛,似乎十分适合军阵之中群战使用,叮嘱他好好修习。
自陈老夫子和马皇后去后,在这皇宫之中,上官雷已算是朱文琅最为亲近之人,他的话朱文琅自然凛然遵命。
++++++++
***********史实贴片:*******
【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另设内阁供皇帝作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再无丞相一职,后来在永乐帝后由内阁首辅实质取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马皇后】====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1382年),女,汉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至正十二年(1352年),马氏嫁于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为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永乐元年(1403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沐英】====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皇后马氏的养子,受封西平侯。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
【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十六日,明太祖改仪鸾司为锦衣卫,其属有御椅司、扇手司、擎盖司、旛幢司、斧钺司、銮舆司、驯马司等七司,秩皆正六品。御椅、扇手等七司执行的无疑是仪仗职能。这些司的成员依旧是校尉,校尉主要任务是「专职擎执卤簿、仪仗及驾前宣召官员、差遣干办」。按照明代的制度设计,卫之下都设有镇抚司,主管本卫司法工作,设从五品卫镇抚二员;千户所下设所镇抚二人,从六品。镇抚司之下设司狱司,主持本卫监狱的管理工作。锦衣卫作为亲军卫,虽然地位特殊,但同样设有镇抚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