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里静悄悄,没有熟悉的回应。
小备长炭并不伤心,笑着替婆婆说道:“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呦。”
有爱,感恩的小备长炭从不会抱怨。
大概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不能拥有。
比如,莲炭和爷爷生活在一起。
比如,芦荟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来。
比如,竹炭和妹妹竹林、爷爷生活在一起。
比如,栎炭和好多的仆人生活在一起。
想起栎炭,小备长炭想到了老管家。
那是一个和婆婆一样的人。
小备长炭有时候会羡慕她们。
但,只是羡慕。
更多的是祝福,祝福她们不要像自己和婆婆一样分开,很久都见不到。
这种感觉很不好,小备长炭不喜欢。
也不想让其他人体会。
不好的事,小备长炭自己试过就好了。
小备长炭也不会嫉妒。
小备长炭有婆婆。
虽然婆婆现在不在,但小备长炭相信婆婆会回来的。
心里有爱,小备长炭就是阳光。
总会替别人考虑。
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到了车站,刚刚在等待区蹲好。
就听到嘹亮的雄鹰叫声。
小备长炭紧张的闭上眼睛。
虽然坐了很多次了。
可小备长炭还是会害怕暴躁脾气的雄鹰。
雄鹰俯冲下来,抓住小备长炭的粉色蝴蝶结,飞向空中。
到了目的地,小备长炭自然不会忘记了给费用“谢谢你!”
雄鹰张嘴含住橡果,把小备长炭扔在了一棵树上,让小备长炭从树上落下。
下滑的力量太大了。
小备长炭落地的时候根本止不住,在地上接连滚了好几圈才缓过来。
幸好厚厚的草地接住了小备长炭,让她没有受伤。
尽管这样,小备长炭起身走路还有些摇摇晃晃的。
晃了晃小脑袋,清醒过来后,小备长炭才朝着小镇而去。
进了小镇,小备长炭加快步伐向着找工作的地方走去,晚了可能就找不到工作。
而且,小备长炭还想找些报酬高点的好工作。
现在,小木屋除了她,还多了个小哥哥。
报酬太少,两个人都会饿肚子。
小备长炭不怕饿肚子,但不能让受伤的小哥哥饿肚子。
今天,人不多。
小备长炭挤进去了,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小备长炭开心的眯起眼睛。
拿到招聘广告,小备长炭不认识字。
但她认识画。
工作单上画着精美的面包,看起来就好吃。
小备长炭觉得可能是面包店的工作。
面包店的报酬还是不错的。
“今天的运气不错,要努力呦。”
小备长炭笑着说道。
拿着招聘广告去登记处。
熟悉的小姐姐和以前一样笑着摸摸小备长炭的头。
告诉小备长炭这是面包店的工作,还给小备长炭说明白了面包店的位置。
其实,小备长炭知道面包店的。
她以前在面包店打过工的。
但,小备长炭还是笑着听完了,临走的时候还礼貌的道谢。
爱,要用爱回报。
善意,要用善意温暖。
回应别人的爱,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小备长炭牢牢记得婆婆的话。
而且,小备长炭喜欢这样的感觉。
太阳越爬越高,调皮的阳光像贪玩的孩子,跑遍了能到的所有地方。
小备长炭的木屋也不例外。
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爬上木门,爬上了木窗,爬上了屋顶。
这里,她们发现了许多破裂缝。
调皮的他们迫不及待的钻了进去。
落在了木屋内。
落在了靠窗的少年身上。
爬上了少年的脸。
或许,阳光太调皮了。
少年的脸痒痒的,跳动了起来。
“唔~!”
一声长叹。
少年睁开了眼。
眼神迷惑。
这是……
入目的环境让少年愣住了。
斑驳脱落的墙皮,角落里有着雨水渗透的霉菌。
屋顶布满了破裂的缝隙,像皴裂的老树皮。
阳光透过缝隙洒落,让破旧的小屋多了些生气。
木屋里空空荡荡。
只摆着几件少到可怜的物什。
开边的草席。
磨损了底的木桶。
边沿层次不齐的小木盆。
一口缺了耳朵的大锅。
缺了口的碗。
裂了缝的木勺子。
长短不一的木筷。
一件缺了角的收纳木箱。
以及,一个粉色鞋刷子?
唯一完好的就是大肚子的水瓮。
还有一件盖在自己身上,破了个大洞的小被子。
这是……
少年皱眉思索,感觉场景有些熟悉。
头有些晕,扶着墙站起来。
看向窗外。
杂草丛生的院落。
歪歪扭扭,有些地方断裂的围栏。
一条弯弯的小路蜿蜒通向森林。
少年皱眉思索。
树林里……
破旧的小木屋……
少的可怜的家具……
破了大洞的被子……
蓦然,少年眼眸一缩,似乎想到了什么,仿佛不可置信。
惊呼道:“备长炭!”
“穿越了么?”
少年叹息一声,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
走到水瓮边,看着水里的倒影。
少年皱起了眉头。
水里那张漂亮的不像话脸也皱起了眉头。
这是十八岁的自己。
叹息一声,少年无奈接受了返老还童的事。
穿越都遇上了,返老还童也没有什么可值得惊讶的了。
“系统?”
犹豫了下,少年轻轻说道。
没有反应。
少年的脸上有些尴尬。
“金手指?”
沉默了下,少年又低低说了声。
木屋内静悄悄的。
少年挠了挠头,自嘲的笑道:“三十来岁的人了,怎么还相信那些网文里的事。”
看到窗外林间斑驳的阳光,少年的目光六分迷离,四分感慨,二分复杂。
“备长炭么……”
少年叫王满。
却人生一点都不圆满。
有时候,王满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就是那对男女故意留下来嘲讽他的。
刚出生,被父母抛弃在孤儿院门口。
只留下了一张写着王满两个字的纸条。
生日都没有。
从小辗转在孤儿院生活。
也不知道是王满自带倒霉属性,还是社会变得太快。
孤儿院缺少资助,接连倒闭。
经历过十几次孤儿院倒闭事件,王满熬到了十六岁。
期间,也有人领养过王满。
没几天又被送回了孤儿院。
有的嫌弃他是男孩子,以后花费大。
有的有了自己的孩子,不想要王满了。
有的对王满很好,却早早离世。
有一对老夫妇,儿子是军人,死在了任务中,领养了王满。
然而,讽刺的是,吃斋念佛,常做好事的老夫妇却没有长命百岁。
到了十六岁,王满离开了孤儿院。
捡过破烂,也睡过桥洞。
搬过砖,也扛过钢筋。
端过盘子,也握过菜刀。
干过瓦工,也干过木工。
进过厂子,也摆过摊。
磕磕碰碰三十岁,有了点事业。
好不容易资助了家孤儿院,却开车进了孤儿院附近的河里。
备长炭,王满看过。
许是同病相怜,王满心对备长炭很是怜惜和心疼。
经历过,才知道一个人那样的日子有多难。
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比如王满。
有的人,童年照亮了一生。
比如小备长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