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钱龙锡的绝户计

看着这些倒霉蛋,哭丧着脸下去了。

崇祯心里有些消了些气儿。这个惩罚不轻不重,但是他们去了辽东和热河,可有的罪遭了。看看今后谁还敢在跟朕抖机灵,就都试活着。

“九原城危在旦夕,定远伯向朕求援,众位爱卿都议一议。”崇祯继续说道。

李标和钱龙锡对视了一样,今日终于说到了正题。定远伯的事情,才是陛下今日真正要处理的。

李邦华上前一步说道:“目前九原城的处境,兵部已经知道,按说是应该派出援兵的。不过此时兵部已经无兵可调。”

“蓟镇本来有十万兵马,但是刚刚发生叛乱,虽然镇压了下去,但是损失巨大,尽管兵部把投降的叛军重新编进蓟镇,蓟镇兵力也不足三万人。长城沿线的烽燧守御都有些捉襟见肘,哪里还调得出多余的兵力去西北。”

崇祯默然。李邦华说的是实情。蓟镇废了,根本无兵可调。

“再说五镇裁撤之兵。精兵都去了辽东和热河,老弱已经编为巡防营,负责地方治安,他们已经划给了州县。算是地方之兵了。地方上给他们发饷银粮草。至于普通士兵打算合编为营兵,去陕西平叛的。现在陕西民变蜂起,陕西本地根本镇压不下去。兵力严重不足。所以这些人也是动不了的。”

崇祯问道:“九原城关系整个西北战局,不得有失。建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卫拉特人打进来,情况就更糟了。难道朝廷什么也不做,坐看定远伯失败吗。”

李邦华无言以对。没兵就是没兵。他也没有办法不是。

崇祯没有再理他,转头问户部尚书毕自严,“户部如今还有多少存银,拨出来一些,招募士兵是否可行。”

毕自严说道:“陛下,臣这两年开源节流,从历年的罚款、税费、折色等各种名目中攒了五十万两,是预备朝廷有紧急情况下的救命钱,万万不可轻易动用。户部就这点机动银子了。”

毕自严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把这五十万两拿出去招兵。今后朝廷在要有紧急情况,可就拿不出来钱了。

崇祯感觉心里非常烦躁,调兵没有兵,招兵没有钱。

钱龙锡忽然出列说道:“陛下,定远伯一向善于练兵,号称有教无类。不论什么人到了他那里都能练成好兵。不如把各省的囚犯都发送到九原城,将功折罪,军前效力。这样,就不用再花朝廷一分银子。同时也能帮助定远伯守城。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钱龙锡此言一出,顿时,一片惊叹之声。

这些囚犯,是不用给军饷的,管饭就行。他们本身还背着罪行呢。拿他们当敢死队,当炮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办法真是既可以堵住定远伯的嘴,又不需要朝廷花钱,还不用抽调各个势力控制的军队。除了定远伯,几乎所有人都高兴,可真是太好了。

李邦华心说,要是杨凡在这里,估计会口吐芬芳,我踏马的谢谢你。

这么阴损的糊弄定远伯,这奸计也是没有谁了。

钱龙锡看准了崇祯的心思,他即不愿意杨凡战败,导致卫拉特人打到长城之内来。又不愿意掏钱。况且辽东才稳定下来,也不愿意从辽东调兵。

杨凡确实善于训练团练。但是,此时九原城已经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了。哪里还有时间给你从容的练兵。现在那里只要是一个兵,就得给杨凡顶上去。

钱龙锡这是恶心杨凡吗。监狱里的人,哪有什么好人。

单单管理好,不闹事,不逃跑都是大问题,还想驱使他们上阵。

简直是笑话。

但是,钱龙锡这老贼,就是看准了陛下不舍财,才故意出这个坏主意的。

人很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的相信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而不愿意相信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果然,皇帝动心了。

“全国的囚犯,也不好筹集。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五省的囚犯有多少。”

很快大理寺的数据上来了,这五个省,在押人员,足足有二十五六万人。

崇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在坐牢。

这么多人,挑出来身体状况较好的十万人,应该不是问题。

可是,这些人能打仗吗。崇祯自己心里都没底儿。

他又纠结起来。他感觉这样对定远伯有点过分。但是,他又舍不得军费。好不容易裁撤了五镇,蓟镇也瘦身成功了。他是一点也不愿意增加军费了。

囚犯当士兵使用,就是一个字,省钱。只要管吃就行了。崇祯都是采购杨凡的一文钱三斤的玉米面,他出得起粮食。

他们如果立功,也不用赏赐和升官。只要减刑就可以了。

可是他也知道,这些人都是些人渣败类,穷凶极恶之徒。

别所打仗了,他们在牢里都不安分,每天打架都不知道死多少人呢。

杨凡看到这些人非得气疯了不可。

钱龙锡心里却十分得意。这些贼人,看着他们都得浪费兵力。养着还浪费粮食。都是朝廷的负担。还得动用兵力看管着。

他们别说上阵打仗了。他们一有机会早就跑了。谁给你卖命。

招兵得招那种老实巴交,害怕官府的农家子弟。哪敢招收这些街面上的泼皮喇虎们。市井油滑之徒只会把军队给你搞烂。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

但是,这些人把鸳鸯战袄一穿,押送到九原城,就说是新招的兵。杨凡不要也得要。

既然不想给他帮忙,那就只好添乱了。等他败了,京营垮了,再回头收拾他。

崇祯脸色不停的变幻,心里纠结了好一会时间,最终下定了决心。

毕竟朝廷财政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这两年,皇后入股杨凡的几家买卖,都很赚钱,每年都有七八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随着北城的开发,商业也繁荣了起来。杨凡的买卖都是照章纳税的。尽管明朝商业税率很低,很多士绅还拒绝交商业税,但是杨凡还是缴纳商业税的。一个是杨凡想给天下做个表率。二是杨凡的商品利润太高,根本不在乎这三瓜俩枣的。

虽然商业税税率很低,但是也收上来不少钱。而且数十万工人,带动起来的消费市场,也给朝廷提供了不少的税收。至少很多人交得起税了。

虽然户部银库依然紧张,入不敷出。但他手里也确实宽绰了不少。

“这件事,就按照钱卿的意思办吧。五省的囚犯,只要能跑能撩的,都给定远伯送去。让他们军前效力,争取减刑。朕回头给定远伯一份旨意,让他们体谅一下朝廷的难处。这件事就这样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