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奶孙相依(五)

形势变化之快出人预料,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生产方式说变就变。据说AH有一个叫小岗村的搞家庭联产承包,很受农民欢迎。上面吹风,要学习推广呢!

江北平原的人起先颇不以为然。早几年,此地常有些要饭人,说话都是北方口音。问问他们家在哪,就是AH。在本地,出门讨饭历来认为是很丢脸的事,而这帮人却是三三两两,有说有笑,高兴起来还唱几句,很无所其谓似的。他们讨要不止吃的,更愿人家给钱。有次姚美云上街,在供销社商店,看到几个要饭人围着营业员欲把零钱换整钱,又唱又跳讨营业员的喜欢,一人都换了几张大票子呢,回来讲给大家听,众人都笑得肚子疼。穷斯滥矣,好像都没皮没脸的,现在却要向他们学,难不成要……

不知就里的心里都抵触,但后来风声渐紧,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通过宣传,联产承包的好处大家似乎也越来越明: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劳动生产责任心,避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家庭联产承包,核心是一个“包”字,包土地,包分配,“包干到户”;其特点是责任明确,利益直接,分配方法简便: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承包田分到户,母亲得两人份,自己和安顺的。平时自己种,富生秋萍回来也可帮帮忙。一开始队里有人提出质疑,这小孩子——安顺,不久户口要随父母迁出去的,还占一份田,不行吧?问题反映上去,很快就有答复:按政策来,依现有人口分。要不,这有这的理由,那有那的说头,事情就难做下去了。老人小孩又怎样呢,他们也要吃饭啊,不给生活来源,咋行?

田分到户没多久,多时不开这样的会了,母亲本来很自在的;这一次又把他们召集到一起,母亲一下又觉得低人一等,心里很不是味。来到会场,大家都灰溜溜的,大队干部们却很客气,这是怎么回事啊,等到会上一听,原来是宣布政策,国家决定调整社会关系,从今往后一个称呼,都是‘公社社员’!这一时大家都懵了,消息来得快,可说都是喜出望外!“一个雷声天下响,没有可怀疑的,以后就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吧!”治保主任对大家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