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小家电市场

“这心态才对嘛,做到了第一,就要有老大的气势,不惧任何挑战才是。

那物美母公司呢?现在怎么样了?”

“李明俊?扩充了厂区,正在大力招人,摩拳擦掌的想要在小家电市场大展拳脚呢。

我估计就是因为兼并了两个厂子扩建了研发部,加上设备更新所以才没有余力帮助李英浩!”

“哦!”

李秀成眼睛眯了眯,没有余力帮助李英浩,那就说明物美的情况并不是太好。

这是不是个机会呢?

如果能够想办法让物美向丽影求援,那边的收购案会不会缓下来?

但要怎么操作呢?

物美这种成规模的小家电公司产品并不单一,虽然这样没有太大的品牌优势,但同样风险也小。

而且李英浩母亲吴丽平虽然在香江发展,但吴家主家是沪城的,也有些势力,肯定会帮助李英浩的。

这物美的关系盘根错结的还真不好对付!

出乎意料的,他有些被难到了。

就像是做题,明明告诉你了答案和已知条件,却找不到解题的具体思路,这憋的人难受啊!

姚金山不知道李秀成正难着呢,见他不说话,便扯着他道:“你不是说要去义乌?什么时候走?”

还有义乌!

听到这个问题,李秀成想捂脑门。

蒋维兴和音天的代表也会在今天赶过去,跟义乌方面谈妥了就要签字,自己也不能迟到。

这事怎么就赶到一起了!

分身乏术就只能顾着一头,思来想去还是义乌的事情最重要,只得做出决定。

“明天早上过去!”

“那可太好了,走走走,我们喝酒去。”

李秀成:“....”

本来他是想去见徐春荣的,可无奈姚金山太热情就是不放手,最后只能把徐春荣叫了出来。

虽说是喝酒吃饭,但他的心思还是在银行的事上,可惜最终发现这个牛角尖钻不过去。

索性不想了,喝了酒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未亮就赶去了义乌。

义乌是浙省的一个市,位于省中部位置。

浙省四通八达,南接广东,西临长江,东面就是大都市沪城,还连着太平洋黄金通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位于中心位置的义乌自然也沾了光,发展速度极快,现在已经是一片繁华景象。

而今天的市政招待所也是格外热闹,在大礼堂内更是汇聚了一大批人。

礼堂中部靠前位置,鸿福机电厂的彭福昌厂长坐在椅子上不住的东张西望。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他‘啧啧’有声的说道:“今天咱浙省有名有姓的企业家全来了吧!”

旁边的助手点头,如数家珍般的指点着四周人群说道:“最前面那个是省电气公司家电分公司的韩经理。

最左边那个是市机械厂的王厂长,王厂长旁边那个是民营公司荣声电子公司老板,好像也姓王,后面这个是....”

“嘿,能不来嘛,这次可是绝好的机会,彭厂长你们说是吧。”

在两人说的热闹时身后凑过来一个圆脸的中年人,脸上挂着和气的笑容。

“原来是李老板!失敬了!”

说着,彭福昌一搭手拱了拱,然后笑道:“我是听说了这次有可能拿到锦绣电子的订单才来的。

要知道现在他们的配件基本都是进口,要是能拿下来,就相当于有了一项长期稳定收入。

实在太诱惑人了。”

这李老板叫李宣平,经营着一家小厂子,专门生产一些电子零配件,虽说厂小但技术底子却好,跟不少小家电公司都有合作,听说还有上海那边的大厂子从他这儿采购配件。

也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一家竞争者了。

“嘿嘿,我们也差不多。”李宣平一脸希冀的说道:“而且不只是订单,最好是能被选中进行研发合作,以音天集团和锦绣电子公司的实力,咱们搭上这两架马车,那发展起来速度还不是嗖嗖的快。

现在咱们国产电子科技技术实力实在差劲的很,那些高端小家电全是松下,日立这些小鬼子的天下,只有低端品牌才能看到咱们自己的品牌身影。

就更别提出口创汇了。”

“是啊,锦绣电子是真的牛皮!大家还在小家电上挣扎呢,人家就已经能在通讯电子科技方面跟摩托罗拉这样的老牌公司竞争了,关键还争赢了。

简直不可思议!”

彭福昌一脸羡慕!

离发售日已经过去好些天,年代二型在海外热销的消息渐渐在国内传来。

普通人可能不怎么关注,但在商圈儿里以及企业圈子里那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大惊失色。

原来,自己国家的民营企业居然还有这么牛气的存在!

能打败外国科技巨头,简直不可思议!

而在颇受震惊之余,也是大受鼓舞,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个锦绣电子科技公司,扬名立万!

李宣平也是一脸与有荣蔫的说道:“是啊,所以我从建厂之时就给技术员们订了高工资,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安心的设计研发好的产品!

目前我们厂子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产品却供给了不少公司,而且颇受好评。

要是能得到这次的发展名额,就能拿到一笔扶持贷款,厂子就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要说对这次计划最重视的莫过于浙省官方,一个电子科技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流入,意味着大量的人才聚拢,意味着有不少企业将快速成长,意味着GDP增长,意味着义乌可能会因此而得到一次飞越的发展机会,甚至可能会带动整个浙省的经济飞速前进。

所以,当孙旭明之前代表锦绣电子向浙省发出计划书时,整个浙省内部高度重视,辖下各个地区更是为此剧烈争论过。

都想让这个天大的机遇落到自家的地盘上。

最后,经过多次商讨,项目才落在了义乌的头上。

本来还有金华和东阳两地备选的,但李秀成受前世记忆的影响对义乌这个助他发过家的小商品集中地更加喜爱,所以才选了义乌。

项目确定,义乌以及浙省当然不可能干等着享受成果,也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来助力这个项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