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新的理念

“我曾经是在座各位中的一员,就在二车间担任技术员。”

“但是无论我过去的身份是什么,此时此刻我是接管机械厂的负责人,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负责机械厂的经营管理。”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实现机械厂顺利改制,走上市场经济的正轨。”

“我希望机械厂全体职工与我一起共同努力,不是为我而是为你们自己。”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大家可以工资翻番、奖金加倍!”

李秀成说完,台下直接一阵欢呼,开始自发响应李秀成的号召。

工人们这样的反应,李民华和赵雪瑶都很满意,李秀成确实非常适合接手机械厂,不仅是因为熟悉了解知道机械厂内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更是因为他永远明白工人们想要的是什么,市场想要的是什么。

“好的,谢谢李总的致辞,李总的发言振奋人心,让大家为之欢呼,从今天起就由李总代表赵氏集团正式接管机械厂。”

“今天的接管仪式现在结束,请机械厂中层及以上干部到二楼会议室开会,其他职工回到各自岗位工作。”

普通职工陆陆续续地走出礼堂,人群之中,可以明显看到人流形成了两团。

这两团人的中心分别是李秀成的妻子苏晓萌、李秀成的岳父苏东国。

此时此刻他们俩在机械厂的地位甚至高过了厂领导。

“苏师傅、苏师傅,原来接管机械厂的是秀成,你都不跟我们说。”

“对啊,对啊,你还天天在我们面前那么幽怨,担心改制了别人辞退你。”

“是呀,苏师傅你演技挺好啊!该不会你女婿都没给你说过吧。”

围在苏东国周围老油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李秀成接管机械厂这件事。

苏东国被说得脸上有点挂不住,自己家女婿现在变成自己上司的上司,但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谁说我不知道,我早就知道了,不是秀成不让我说嘛,这段时间我都不太好意思了。”

苏东国嘴硬道。

“苏师傅你这太不够意思了,咱两什么关系啊,你连我们都瞞。”

“去去去,这么大事儿我可以告诉你嘛,你这个大嘴巴。”

苏东国嘴上说是埋怨,但是嘴角从会场出来之后就没下来过。

“哎呀,别的不说,苏师傅,以后多罩着我们点啊!李秀成可最疼你们家苏晓萌了,天天上下班接送,那豪车都见过好几回了。”

“是呀,你可是李秀成的老丈人啊,你说话得比厂长管用,该不会就要把你提上去当厂长吧。”

这些老油子深知苏东国是个什么样的人,越说越离谱,马屁拍得比谁都溜。

苏东国却很是受用。

“说什么呢,我当厂长像什么话,不要乱传,虽然秀成是个好孩子,暗示过我想不想,但是我觉得不合适就给推了。”

好家伙,这一听还得了,抓住一些时机,努力地拍苏东国的马屁,抱紧他的大腿。

从技术到为人,从基因到育人,把苏东国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我们家秀成可是能干人,大家跟着他好好混,以后肯定他都能带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苏东国越说越飘,那飘飘然的感觉像极了飞升道士身边的鸡犬。

相比之下,苏晓萌就淡然得多。

同样的恭维,同样的奉承,苏晓萌的回应都是淡淡的,别人再想多问点什么,苏晓萌都只是扯出一个淡淡的微笑,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秀成做什么我也不太懂,我都是让他去做就是,需要告诉我的,他自然会告诉我,不需要告诉我的,我也不会问。”

苏晓萌的回答让很多人都觉得是自己在自讨没趣。

有多人羡慕苏晓萌就有多少人在背后骂苏晓萌,自持清高,实际上嫌贫爱富,以前李秀成落魄的时候要离婚,到现在李秀成发达了就装出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

渐渐地围在苏晓萌身边的人都散了去,跑到了苏东国的那边。

李秀成这边正安排所有中层及以上干部开会,着手进行工作交接和讨论改革后的管理试行方案。

李民华和赵雪瑶坐在一边旁听。

“今天把大家留下来再开个会,主要目的是想听听厂里现在的一个业务运行情况,还有就是有一些变动需要跟大家讨论一下。”

“现在请各个办公室、车间的负责人汇报一下各自分管的工作情况吧。”

李秀成对机械厂的整个运行状况心里有数,也知道一些厂里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要做出更加精准正确的人事调整,他还需要进一步掌握情况。

听完各办公室主任、车间主任的一系列汇报之后,李秀成发现机械厂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差一点,简直可以说不容乐观来形容。

机械厂目前的主营业务是研制、生产、销售试压泵,但是随着技术的更迭,机械厂现有的技术情况已经开始有些落后了。

研发跟不上,生产成本高,销售业绩差,明明是辉煌一时的驰名商标,现在却已逐渐走向了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看来最开始李秀成制定的仅仅只是更新生产线是远远不够的。

比起引入先进的生产线,机械厂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将研发搞出来,不然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捡肉吃,终究是会被饿死的。

再其次就是精简机构,强化管理,现在机械厂的人心涣散,大多都是得过且过,没有冲劲儿,等着发大锅饭就行了,做得多错的多反而被骂得多,那些整日无所事事,干啥不行的人,却玩得比谁都开心,工资好一分不少。

最后才是提升生产线,把生产成本降下来,这样才能提高盈利空间。

至于销售,现在的国内市场大多都是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只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就算不吆喝,也有人追着你买。

不像二十年后,那时候是再强大的技术部门,也比不过一个牛逼的销售部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