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打断许二柱的腿

“跟着人家好好学点拳脚功夫,以后有人欺负你们,你就拦在前面,护着弟弟们。”

“娘以后也清闲一点,要打人你就上,不用老麻烦人家来金。”

若娘想的都是实际的,许二柱被打断了腿,好不容易清静了,但还有些人没来得及收拾,早晚有那么几场架要打。

但很明显许来金不会在许家村待很久的。

她护不住所有人,就只能让其他人成长的更快一点。

“知道了,娘。”老三苦着脸,他不想打架啊。

可他不打,还有谁来保护娘和他媳妇儿呢?

打吧打吧,打多了可能就习惯了。

柳氏一夜没睡好,因为她当家的夜里睡着了嘴里还一直嘟囔着打死你,打死他的。

拳脚也不安分,一抽一蹬的,像癔着了似的。

第二天大清早起床,柳氏眼下都是青黑的,哭丧着脸在厨房拍胡瓜。

不时朝外面看两眼。

堂屋里一直没有动静,若娘还没起床呢。

天色渐白,若娘才从屋里走了出来。

柳氏搅着菜粥的勺子往灶上一放,嘟嘴看着若娘。

“娘!”

“咋了这是?”柳氏可不常闹小性子,平日里活都是抢着干的。

“老三欺负你了?”一大清早的院门还没开呢,不可能是外人来了。

“娘,当家的没欺负我,可我觉得他有点奇怪,像是病了?”

“老三人呢?咋病了?人还在屋里躺着吗?”若娘一边问着,转身想往老三屋里走。

被柳氏拉住了袖子。

“娘,您现在别找他,当家的在茅坑蹲着呢!”

“那怎么了?”

“娘,当家的昨天是不是发生甚么事了?夜里一直做梦要打架呢,手脚都跟着舞,可吓人了!”

柳氏大眼睛瞪的圆圆的,更显眼下青黑了。

“哦?那没事,梦里多练练也行。”看来她给老三的压力不小呀。

“你要夜里睡不好,最近搬到堂屋的西厢房住,反正现在也是空着,老三估摸过几天就好了。”

“啊?娘,当家的没事呀?”

“没事,娘打算让他去拜师学艺,他这是提前练着呢,挺好的。”

若娘摸了摸她的头,怎么说了半天话,老三还没从茅厕回来?

说到茅厕…

她就想到如厕用的叶子,新屋子她还是要想想办法,竹条和树叶子她用着总觉得自己没有擦干净。

等老三回来,还是照旧先给许来金家送了早食。

吃完,若娘带着老三夫妻去镇上买了被面、红布和布料,上梁要准备的祭品。

若娘原先不懂,还找富婶去问了问。

三人买了一板车的东西从镇上拉了回来。

接着又喊上许来金去山上物色梁木,张景彦将军很是自然地跟着上了山。

古有习俗:选梁不取“独木”,寓意独木难支。

所以不管多穷的人家,在上梁之前,都要精心挑选梁木与制梁。

要挑选一根好的梁木也非易事。

富婶跟若娘说,必须得她亲自去山上物色梁木。

选梁木也是有要求的,必须是杉木,树干要笔直参天,长的要枝繁叶茂。

要看清树龄,不可长不可短,树形要从下到上尽量一致。

若娘听得迷糊,甚叫不长不短?

富婶还在念叨:“树的四周要长有许多小杉木,越多越好,才会多子多孙。”

如果是独木一根,就不能选用。

砍伐梁木的时候,不能破坏周围的小杉木,梁木伐倒时的方向要朝南,不能朝其他方向。

动工制梁的那一天,要挑选吉日,木匠师傅要先点三支香,再放二响鞭炮,然后开始制作。

梁木制作完成之后,便可选定吉日良辰上梁。

按习俗,上梁这一天不能和屋主一家任何一个人相冲,否则便是不吉。

如若其他人的生肖与上梁的时辰相冲、相克,也要回避。

杉木是许来金若娘张景彦三人去深山寻到的,外围合适的早就被砍光了。

途中遇到了一只野猪,一头熊瞎子,都他们轻易就抹了脖子。

若娘觉得这两人要是不上战场,光靠打猎就饿不死。

......

上梁前的祭梁是必不可少的。

若娘让老三和老五一起将贴上红纸的正梁抬到新屋堂前,在供桌上摆上猪肉、鱼、鸡、蛋、豆腐、香烛等祭品,由瓦匠、木匠等边说好话边敬酒。

瓦匠和木匠都是做惯了这种事的,几人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若娘是一句没听清。

祭梁完成后,便由工匠师傅们把正梁拉上屋顶。

拉梁时,鞭炮齐鸣,站在最中间的师傅开口唱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在上梁的过程中,正梁必须是平平稳稳往上拉。有高有低,前后晃荡都是很忌讳的。

若娘看着一群人站在屋顶上,下身弓步,上身用力,拉动时不断地调整力气和尺寸,梁木是半分倾斜也无。

难怪上梁的师傅总是特定的那几个。

将正梁放平稳后,若娘让老三将富婶,冯翠花还有之前送过蔬菜的几个人家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

寓意五谷丰登。

然后将红布披在梁上,在正梁中间挂上装有红枣、花生、米、麦、万年青的红布袋,寓意“福、禄、寿、喜,万古长青”。

万年青也是若娘顺手在山上挖回来的。

上梁仪式最热闹的还当属“抛梁”。

工匠师傅将准备好的花生、馒头、铜钱等从梁上抛向四周,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人越多新家才越是兴旺,此举称为“抛梁”,取“财源滚滚来”之意。

若娘看到院子里站满了人,自己就退到了门边。

可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来给她暖屋,还是带着一家老小都来了!

大多数的都是为了馒头和铜钱吧。

馒头是柳氏一大早起来蒸的,铜钱若娘拿了五十个,散放在竹编上。

“娘,二哥来了。”老三指了指混在人群里抢馒头和铜钱的人。

这时抛梁的师傅还在说着吉利话:“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来就来了,你还打算赶他出去?”若娘也无奈,她一早就看到了。

穿了身破麻布衣裳,袖口,后背胳膊处都开了线,裤子膝盖也破了,胡子拉碴的,人又瘦又柴,看着比许二柱都老了几分。

抛梁结束后,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这叫做“晒梁”。

若娘一直面带微笑地看着人群,话是对着站在一边的老三说的:“老许家最近又不安分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