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安尼变安妮

当安尼的作品传到维也纳时, 就已经引起国王的注意。

在国王的眼中,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爆发,就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作品在民间流传开来, 而他们写下的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因此国王必须要保证他的国度流传的作品是合法且合理的, 至少他得知道这些作家的真实身份,将作家的信息牢牢把握在国王的手中。

虽然安尼的作品如今瞧不出什么危险性,但安尼的名声还是引起了国王的忌惮, 最重要的是,国王不知道安尼的真实身份。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 安尼利用自己的名声写出那些什么三权分立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这个国王却因不知道安尼的真实身份而促手无策, 那么搞不好他的维也纳也出现第二个法国大革命。

因此为保险起见,国王尽快要把安尼的作品封杀, 将这位作家的名声早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并且国王还积极向周边国家通信,夸大安尼未知身份的危害性, 努力让整个欧洲都封杀这个不知道身份的安尼作家。

而黛玉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封杀局面。

这次她路过维也纳,没有到美泉宫去拜见自己的舅舅,而是与她的表姐安娜在一家旅馆暂时住下来。

维也纳处于柏林的更南边,这时候的大雪一时不会飘到这里来, 再加上黛玉带来的军队日夜兼程, 早已疲惫不堪, 为了保证他们以最好的状态返回巴黎, 黛玉就暂时在维也纳休息几天,也好养好他们的精神和身子。

在这几个月来,安娜凭着自己在巴黎学习到的经验顺利经营着自己的一家报社。

虽然安娜的报社没有像在巴黎的报社有名气,但在维也纳也足够让人们知道这个报社, 以至于会日日购买报纸了。

只是由于国王下令,安娜的报社无法发表安尼的作品,为此安娜还发了好大的脾气。

但她也没敢让报社的人知道她自己的身份,报社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老板的身份就是奥地利的公主。

安娜明白,如果她的父亲知道自己偷偷经营着报社,国王一定会出手把她带回皇宫,禁止她做这些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在国王的眼中,奥地利王室的女孩们就应该像法兰西的王后,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作为政治的联姻品嫁入他国,为奥地利增添政治上的筹码。

国王内心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在别国呼风唤雨,借此来扩张自己奥地利的版图,就像德国人叶卡捷琳娜,如今正操控着整个俄国。

但安娜在巴黎时就已经学会高超的撒谎技巧,能轻松向父亲隐瞒自己的行程以及行为。

她随口说谎可以脸不红心不跳。

当黛玉知道安娜已经很好的经营着一家报社,她就想到她可以通过安娜来扩张自己作品的知名度。

安娜听到黛玉想参观自己的报社时,立马邀请黛玉去参观她的报社,如今安娜身边周围的人只有黛玉知晓此事,她早就想向熟人炫耀自己能把报社管理得井井有条,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她只得压下自己的表达欲。

如今见唯一知道自己的人来了,安娜哪会放弃炫耀自己的机会,于是便马上带领着黛玉到自己的报社去。

安娜的报社在一栋旧房子的房间门里,这房间门并不算大,但里面堆满着报纸以及几台单滚筒印刷机和几个简陋的打字机。

和她们同行的法拉第上前好奇地观察这些机器,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这些机器比报纸上的内容更加吸引他的注意。

法拉第知道,这时候真正的打字机还没有发明出来,他现在看到的打字机还是未经过改良的。

“你们就真的不能发表安尼的作品了吗?”黛玉询问。

安娜苦笑说:“现在的出版商已经不敢接收和公开安尼的诗集作品,即使我想发表安尼的作品,我也找不到原来的诗集版本。”

原来国王已经下令销毁安尼的诗集作品,虽然有些人在销毁前偷偷抄了去,但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公开,也只是悄悄私下传阅。

虽然安娜是安尼的粉丝,但她也没有完全背下安尼的作品,因此安娜也不敢在报纸上发表安尼的诗集,害怕自己无意间门有损安尼的名声。

“这有什么难的,我在柏林时碰巧抄全了安尼所有的诗集,你直接拿去印刷就好。”黛玉浅笑着从小皮箱拿出自己的废稿。

安娜有些意外地接过黛玉的稿子,迅速浏览一遍,发现这就是安尼的诗集风格,千真万确错不了。

“这些诗歌是可以发表到报纸上,只是不能署名安尼,否则国王也会封杀我这个报社。”安娜有些发愁。

但旋即安娜又笑道:“安尼的诗歌清雅别致,即使我另换个名字,读者也能猜到这是安尼,更何况大部分人也已经看过安尼的作品。”

“但可惜的是,安尼这个笔名以后可能再也不能出现在奥地利,甚至可能是整个欧洲。”安娜叹息。

黛玉安慰她,说:“原不应该在这笔名上下太多功夫,只须再内容下好功夫即可,谁又在乎这笔名的真真假假,如果内容独一无二,即使披着一百个笔名,读者也知道出于谁的手中。”

听了黛玉的解释,安娜情绪好了一些,又问道:“那么该给安尼起什么笔名。”

黛玉低头思索一会,随后抬头回答:“安妮,读起来仍是同一个发音,只是字体有些不一样。”

她已经来到欧洲快一年的时间门,黛玉对各种语言的学习和发音已经很好,因此黛玉很轻松就想到安妮代替安尼这个笔名。

“安妮?”安娜有些迟疑,“这是女子的名字,读者们会接受吗?”

林黛玉缓缓说:“安尼和安妮,这时候在读者们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你只管发表出来便是。”

安娜虽然心中仍有一丝怀疑,林黛玉笑说:“如果我们来个以假乱真,再找个其他人借安妮的名头发表别的东西,如此真假难辨,国王也不好拿你们的报社怎么样。”

安娜慢慢理解黛玉的想法,说:“你的意思是,在发表安妮的诗歌同时发表别的风格的作品,这样国王没有证据百分百确定安妮是就安尼,但读者们却对这些作品心知肚明,知道这些都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林黛玉微笑点头,她很高兴地看到安娜如此迅速地理解她的对策。

黛玉知道,自古以来作品的流传不是一成不变的,诸如她在东方阅读的小说和诗集,就有非常多的版本,各种版本在读者们的世代相传中熠熠生辉。

但安娜又犯愁,说:“可是我们从哪里拿到别的作品来浑水摸鱼。”

林黛玉指了指自己,说:“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路途上写小说打发时间门,那就用安妮这个笔名发表我的小说。”

“但国王仍然可以封杀安妮这个笔名。”安娜指出问题根源。

“这是自然,但这一次读者们不会向上回那样如此高调宣传作品,肯定会在私下里传阅,国王发现的速度会慢许多。”林黛玉对此不以为然,她可以再换一个笔名,国王封杀一个,她就换掉一个。

于是安娜依着黛玉的话去做了。黛玉把她在路途上写下的短篇小说交给安娜,让她去印刷发表,就夹带在安妮的诗集里头。

至于奥斯汀的小说,黛玉并没有直接拿出来,她承认奥斯汀写下的小说比她自己精彩许多,但她知道她不能未经奥斯汀的允许就擅自发表她的小说,所以黛玉打算下次给奥斯汀回信后征求她的意见。

报纸的发表比出版商出版诗集要快许多,更何况这一次安娜的报社绕过出版商供稿,直接利用打字机和印刷机发表安妮的作品。

正如黛玉所料,在销售报纸的第一天,读者们都十分默契地把报纸收藏起来,或者把安妮的作品裁剪下来,粘贴到国王看不到的地方。

维也纳城里以一种古怪的氛围传阅着黛玉的诗集,本来这些诗集在国王下令封禁前,对人们来说不过只是个清新雅致的作品,但因为国王的封杀,这些人对黛玉的作品产生不少好奇心。

甚至原本那些没有看过黛玉的诗集听说此事后,就忍不住去报社买来瞧瞧,人们就是这样,国王越是反对,他们就越好奇,越要看。

报纸本就比书本容易传阅,折叠放进口袋,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看。因此安娜在发表黛玉作品的第一天后,报纸的销量到达开办报社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

面对如此迅速上涨的销量,安娜和她的报社成员连夜赶制印刷,在黛玉离开维也纳的那一天,她可以肯定全城的人,除了那些不识字的人,都全部人均有一份安娜报社的报纸。

黛玉能肯定,全城的人几乎都已经浏览或听说过她的诗集。她心中感到有些好笑,没想到国王的封杀,反而却推动她的作品的传阅。

但比起诗集,安妮的小说也引起部分读者们的注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