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忍痛割爱?(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

华夏虽然在数学方面发展的很早,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阿拉伯数字以及字母并没有在汉朝传播。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权其实属于印度人。

印度数字在公元世纪左右传入阿拉伯,后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印度数字随着佛学东渐也曾传入过天朝,但并未被当时的中文书写系统所接纳。

至于,y这些字母,那就更远了。

所以刘羽这么一提及,对于这些古人来说,那简直是闻所未闻,能够载入史册的大事。

蔡邕好奇问道:“小兄弟,能否解释一下,你刚才所说的艾克斯是什么意思。”

刘羽笑道:“蔡老,这艾克斯其实是一个代数,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未知数,可以是,也可以是。”

“有些时候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往往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就比如吴先生的九章算术当中有一题。”

“五只雀、六只燕,共重斤(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

蔡邕道:“如何作答?”

“蔡老勿急,此题我们需要设置两个未知数,一个是,一个是y……”

“如此,我们就可以列两个方程组,上面一个方程式为+y=,下面一个方程式为4+y=y+。”

“……”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答案,雀和燕各为/,4/两。”

刘羽似乎感觉自己在这一刻化身成了一名数学老师,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解法都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甚至刘羽还借用了蔡邕的洛阳纸,当众边写边讲边算,最后刘羽还将阿拉伯数字一同搬了出来,惊得众人一身冷汗。

蔡邕是大学士,有文化,有基础,刘羽这么一讲,不知别人是否听懂,反正他倒是懂了,心中震惊不已。

此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有学问,将来必有大用!

还有这阿拉伯数字,既简单,又高效,流传出去,必定会震惊天下!

东汉的算术是用方块字在竹简上计算,一次庞大的数目计算用去的竹简数以吨计。木条竹简上用方块字计算之繁琐,可想而知。

“伯喈兄,这,这阿拉伯数字如果传了出去,算术一道就要改变了……!”杨彪低声道,杨彪有个儿子名叫杨修。

“是啊是啊,如此学识,老夫惭愧不已。”王允叹息道,忽然又问蔡邕:“此子可是名叫刘羽?”

蔡邕闻言一愣,心想,好家伙,这么快就想抢老夫的宝贝了?不过考虑到绝大多数都知道,只能点头默认。

王允捏了捏胡须,就在前天,皇帝刘协曾经秘密召自己入宫,告知自己一定要在坊间留意一个名叫刘羽的年轻人,如果寻到,务必将其留住,效忠大汉,且不可放之!

莫非正是此人?

终于,刘羽将这道题给讲完了。

蔡邕连忙问道:“这数字可是小兄弟所创?”

刘羽沉默了片刻,阿拉伯数字人家阿三哥还没发明呢,自己不揽在自己身上,实在是有些不好解释……

“确实是小的所创。”

“好啊好啊!这可是能改变算术一脉,且可流传天下的美名啊!”蔡邕激动不已,仿佛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见证者。

王允抚须笑道:“不如,这数字就叫……刘羽数字,怎么样?”

刘羽数字?

“万万不可啊!”刘羽吓了一跳,自己要是真把这名头用自己名字来命名,估计明天脑袋就要搬家。

“王司徒,这数字乃是我大汉的数字,我们就称其为——大汉数字!怎么样?”

“大汉数字?我看行!”蔡邕点头表示同意,木秀之林,风必摧之,这样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王允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

文化界的泰山北斗,还有当朝司徒都点头了,还有谁敢不答应?所有人连忙起身,对着刘羽一阵吹捧,就连卢植的神色也缓和了些许。

后世史书记载:新汉开国皇帝,汉圣祖刘羽,创大汉数字,改变算术一脉,让华夏数学始终领先世界一千年。

……

人群中,反倒是董卓摸着自己大肚子,像是在想着什么。

“蔡先生,我观此子,乃是以为大才,可否忍痛割爱?”终于,董卓还是发话了。

刘羽心头咯噔一下,完了完了,看来自己这是装逼装过头了,最后还是被董卓盯上了。

一时间,在场鸦雀无声。

蔡邕、王允二人面面相觑,他们也不敢提出拒绝,万一拒绝,董卓手上的屠刀,那可就……

这时,卢植忽然开口道:“刘羽,你的意见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